分享

回望历史——清朝皇帝们的“闲章”

 lj0279 2021-11-23

“闲章”顾名思义是对应“公章”的——就是与正式的公文无关的,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章”。今天很多的人也刻有“闲章”。

由于“闲章”涉及到的内容和领域也比较丰富,姑且把它们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是反映清朝重大历史事件,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印章。比如:乾隆皇帝的“武功十全之宝”、“归政仍训政”、“太上皇帝之宝”。熟悉清史的看官一目了然: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发动过十次对周边少数民族和邻国的战役,自诩“十全武功”,为纪念这一“丰功伟绩”而命人制“武功十全之宝”;后两枚印章则是他退位后做“太上皇”时刻的。

文章图片1

武功十全之宝

第二类是用于鞭策自己的印章。比如:“谦斋”、“兢兢业业”、“静观”、“自强不息”、“朝乾夕惕”、“为君难”等。其中雍正、乾隆和嘉庆都刻有“为君难”印章。

文章图片2

为君难

第三类是斋号室名章。比如:“圆明园”、“狮子园”、“三友轩”、“无逸斋”等。

第四类是诗文成语章。比如:“高山流水”、“桃园深处”、“开卷有益”、“古稀天子”、“一年无日不看书”(乾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为苏轼的名篇,洋洋数百字,刻工却将其刻于长宽仅为6.5㎝×6.5㎝的两方石头上,文字清晰、布局严谨,堪称雕刻精品。

第五类是鉴赏章。清朝皇帝多喜文物收藏,尤其是乾隆皇帝。他把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视为至宝,专辟一室,名“三希堂”,并刻有“三希堂精鉴玺”印章。其他的鉴赏章还包括:“乾隆鉴赏”、“乾隆御笔”、“养心殿精鉴玺”等,在清代帝王收藏的书画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类玺章。

文章图片3

三希堂精鉴玺

第六类是吉语章。多为赐福、吉祥之语,比如:“福自天赐”、“如意”、“敬天尊祖”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