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卫平:如何指导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完善认知结构,实现学习进阶?

 wangzh311 2021-11-23

图片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

总结反思是指系统总结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反思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及其经验教训,不断发展和完善认知结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思维型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计划、自主实施、自我反思能力。

图片

为什么要进行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能够系统的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学习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在学生积极的思维下,对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建构。总结和反思就是建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果说学习之后,在大脑中没有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关系,没有系统的知识和方法的总结,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也就不可能灵活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图片

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它是指学生把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积极主动的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通俗来讲包括如何制定计划 、如何实施计划以及总结反思

我曾经看过一个采访高考状元的节目,在节目中我就发现几乎所有高考状元都有一个纠错本。纠错本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总结反思自己的经验教训,这是学生在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如果教师要系统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就一定要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总结反思的环节。

图片

总结反思是顺利实现目标的一个必然要求,不进行总结反思,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不仅一节课需要总结反思,一个活动、单元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学年学段都要进行总结反思,因为总结反思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图片

总结反思有哪些层次?

总结反思有不同的层次,我们可以划分为课时(活动)单元(或者大概念、主题)学期学年学段等层次。由于学期、学年和学段层次在实施总结反思方面具有相似性,下面就课时和单元的总结反思做一简单介绍。

1

课时(活动)总结反思

课时(活动)总结反思是在一节课或者一个活动结束时进行的总结反思活动,主要有总结与反思两个方面。

图片

总结是概括某节课或者活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将之与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之前大脑中都有一定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就是要把新的东西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同化或者是顺应来使得大脑中的结构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如果新的知识和方法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一致,就通过同化将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如果新的知识和方法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就通过顺应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知识和方法的需要,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图片

反思是对某节课或者活动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思考,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对学习活动进行补救或者改善后续的学习。

2

单元总结反思

单元总结反思是指在一个单元(或者大概念、主题、项目等)学习结束后进行的阶段性的总结反思活动,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单元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总结,形成单元的认知结构。

对于单元的认知结构我们可以用一个图来进行表示。这张图由品质、方法、知识三个维度构成。

图片


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构成知识的结构,知识和方法这两个维度构成一个整体,即学科结构。学科结构在大脑中的内化,构成了一个人大脑中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与品质结合,构成了人的能力结构

品质反映的是人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林崇德教授在介绍品质时,指的是思维的品质。但我认为,这五个品质可以推广到任何涉及到能力的地方,比如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因此把知识和方法用于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体现思这些品质,就构成了能力。教师在进行单元总结时,主要总结的是知识、方法形成的学科结构,以及基于这样的学科结构去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

图片

总结反思最关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概括。

所谓概括,就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概括的过程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

如何有效进行总结反思?

图片

1

概括式总结

即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讨论概括总结所学内容,教师引导总结。


可以让学生应用叙述式、列表式、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法进行系统概括。例如很多教材在在单元的最后会对这个单元进行一个整体的概括和总结。

图片

2

比较式总结

即通过比较两个知识和方法的异同来进行的总结。

一般来说,我们在总结单元知识时,最好借助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单元内部的知识、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也需要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再进一步深化,就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也才能真正明确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这一知识点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

图片

3

解释规律式总结

通过对定理、公式、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系统的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比如学了一个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解决哪几类问题,总结出来后,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就可以把规律和问题连接起来,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片

4

延伸式总结

在课堂总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把课堂总结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说我们学习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可以解决哪几类问题?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总结这种方法,以后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就马上可以把这个问题本身和哪个规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对接起来。

例如历史课上学习中日战争最后可以提出问题:抗日战争对我们现在的外交有什么影响?该问题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图片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对所学内容有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各种思维工具进行概括总结,如表格、概念图、思维导图等。

总结反思的四大标准

1

结构合理

总结反思要便于学生建构合理的学科结构。学科结构就是从学科视角来看,包括知识和方法;认知结构就是学科结构在大脑中的内化。

图片

2

内容全面

总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方法。在以往的很多教学中方法不被重视,但是方法特别重要,仅有知识而没有方法是绝对无法发展能力的,一节课上如果没有方法的渗透则这节课必然是没有价值的。既要反思探究的过程,也反思探究中的经验教训

3

引导恰当

教师要基于学生反思能力,立足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引导的基础要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要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实现提高。

引导要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代办,教师直接帮学生总结好起不到一个强化作用。我们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不断提升,展现思维过程。

图片

4

针对性强

即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反思的方法,并且注意对易错点进行总结和反思。

第一,重难点和关键点是一节课的核心资源,需要重点掌握;

第二,总结、反思的是所学内容的方法,同时总结、反思也有自己的一般方法,教师需要注意教给学生总结和反思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三,对易错点进行总结和反思,常用的工具就是纠错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纠错本,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犯以前的错误。

作者 | 胡卫平

整理 | 王璐

编辑 | 王璐

统筹 | 孙习涵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胡卫平——为素养而教,我们需要思维型教学
胡卫平——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从思维教育开始
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思行合一”:这样提升专业能力才是当下教师所亟需的
“学思维”开学第一课来了!看看这些“玩”high了的课堂都是什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