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怕孤独,我怕枯萎

 汐止水 2021-11-23

你有想过,要过怎样的人生吗?

幼年时,我也曾在懵懂的岁月观察星空,满脸好奇,问父亲,你说宇宙之外是什么?

少年时,我也曾在玄幻故事的加持下,幻想连篇,关于远古时代那些上神的传说。

青年时,我也曾在铺天盖地的学业里,邀三俩好友,流连于湖光山色的柔情。

再后来,风花雪月渐行渐远,只因为他人的劝诫,一副语重心长要告诉你在这人世应该如何活下去。

渐渐地,我不再对着蓝天发呆,看着白云的归途;不再看玄幻小说里那个让人向往的世界;甚至不再写作,几乎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做别人眼里真正有意义的事。

我想告诉所有人,我不是一个满脑子只有风花雪月的绣花枕头,我可以做的事很多,可以写公文,可以做预算,可以做统计,可以做标书,可以去谈判,只要我想,我可以比任何人做得都好。

那段日子,我整个人生,都在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某一个七夕,文文约我去吃饭。

坐在饭桌前,周边是热闹的人群,而我,离开工作的我,却无比空虚、寂寞、躁动。

夜里,文文让我送她回家,若非深爱着她,想必我早已掉头回家加班了。

陪她走在那条长巷子里,她的步伐一直很慢,为了迁就她,我也只有让自己慢下来。

走着走着,她突然说,“谣谣,你看那颗星星!”

我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一颗孤星,在干净的天空里,显得那般明亮,美好。

就这样遥望着,仿佛天地之间只有我和它,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泪水划过脸颊,我才意识到自己哭了。当我低下头,看见文文正关切地看着我。

那一刻,我痛哭流涕。这么多年,我拼了命的努力,在摒弃自我的路上, 活得如此麻木、痛苦、虚伪、卑微。

夜里,文文发给我一句话,“人,一定要做自己。”

自己?什么是自己?我是谁?

漫长的回忆在脑海里翻涌,才恍然大悟,在我二十几岁的青春里,竟然都在世俗里荒芜。

我还记得十几岁的那个自己,曾说过,“我不怕凋零,我最怕还没有绽放,就枯萎。”

这么多年,我竟然把心间的花朵关在密室,不闻不问,任其凋零,甚至把它视作耻辱,认定它是软弱和幼稚之花。

可是,人一旦背离了自己,这一生的得到和失去,又有什么意义?

从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那一刻开始,我才真正开始寻觅自我。

之后的很多年,我成了物外书店的常客,在那里顺着心意遍寻世间箴言;我也是星巴克的常驻民,坐在落地窗边,将信手拈来的文字落笔成章。

光阴如梭,眼看着三十岁近在眼前。

我曾恐慌过,恐慌自己的一无所有,而立之年,却孤家寡人;我曾悔恨过,悔恨自己浪费了很多年,去否定自己;我也悲伤过,悲伤青春的荒草丛生。

直到三十岁真正到来的时候,我突然就不迷茫了。三十而立,不一定是要成家立业,于我,是立身、立德、立心。

我更坚定追寻自我,那个向往自由、心怀善念、落笔成诗的自己。

我不再是那个怯于向他人说出梦想的胆小鬼,那个害怕别人觉得我不切实际而躲起来哭泣的小孩。成长的代价虽是锥心刺骨的疼痛,但好在能让人清醒。

我可以向世人高喊,我这一生的梦想,是走遍世间风景,领略风土人情,倾听人间故事,将途中的悲喜,编纂成册,做一个说书人,讲给世人听。

我想去大海深处,听鲸的鸣唱,在一鲸落万物生的壮阔里,领悟生命的轮回;

我想去地球极端,看那神奇的绿光,遥想远古的传说,相信神明的存在,许下今生的夙愿;

我想去奥维尔小镇,在梵高举枪自杀的那片田野里,看鸦雀飞过天空,看他人生所见的最后画面,感受他的孤独与眼泪;

我想去普罗旺世,在彼得梅尔的山居岁月里,鼻息溢满薰衣草的气息,安然入梦;

我想去死亡冥河,看火烈鸟那跨越死亡的壮美生命,感受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孤勇;

我想去莫高窟,在高棉的微笑里,感受信仰的力量,在遗迹的荒芜和自然的包容里,闭目深思。

我想去稻城,感受荒凉与绝美;去云南,领略风月与相遇;去布达拉宫,虔诚叩拜,看仓央嘉措曾坐过的圣殿,曾走过的街道……

我还想去埃及,一探金字塔的秘密;去巴黎,揣着卢浮魅影的故事寻觅瑰宝;去土耳其,在热气球里,伸手触摸天空……

我想在清迈放孔明灯,在星河摇曳扁舟,在生命的自由里,听风的悲欢,望云的聚散。

我想走过这世界一遭,看风景万千,历春花秋月,在迥异的风土人情里,听闻更多的人间故事,把这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落笔成章,将这世间的美呈现给你。

原来人间,真的值得。

我不怕孤独,我不怕一个人在这世间独行,我不怕孤芳自赏,只要我能自由飞翔。

最可怕的,是摒弃自我,让心灵的花朵,未曾绽放,就已凋零。

在这只有一次的人生里,我有什么理由不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在凋零前绽放过,哪怕昙花一现;在跌落前飞翔过,哪怕粉身碎骨;在黑暗前闪耀过,哪怕归于寂寥。

至少,这一生,我来过,活过,绽放过,而后才离开、死去、凋零。

终于等到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