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典故:“宰相肚里能乘船”的由来?

 书鸿生 2021-11-23

“宰相肚里能乘船”是一种夸张的比喻说法,寓意为人处世胸襟开阔,宽宏大度,不会在小事方面斤斤计较。

相传,这句俗语和宋朝丞相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于神宗年间授为丞相,推行变法改革,后因保守派反对,遭罢相隐退江宁。

王安石五十岁时,因妻子故去多年,难免孤独寂寞,于是在朋友的劝说下,纳了一房小妾,名唤姣娘。

姣娘出身名门,年方十八,自幼熟读诗书,琴棋书画也无一不精,初入王安石府,老夫少妻花前月下、品酒论诗,几乎形影不离。

怎奈,王安石名声极大,不久即被朝廷征召,二次拜相,整天开始忙于政务,极少回家陪伴姣娘。

这便苦了正当妙龄的姣娘,她时常一人独守空房,对月妄自兴叹。

一天,她在后花园散步,碰巧遇上年轻英俊的府中家厨,姣娘便唤住他闲聊,这位家厨做得一手好吃的骨酥鱼,而姣娘特别喜欢吃鱼,俩人言谈甚欢,且年龄相当,竟越聊越投机,从此一见钟情,暗中频频私会。

怎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府中有人探知后悄悄禀告给王安石,王安石闻言气愤难当,暗自回家后,果然发现姣娘与家厨的私通,但他一时并未冲破。

背手转身一看,院中一棵老槐树上多个老鸹窝,不禁灵机一动,顺手操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窝中老鸹惊叫而飞,响声遂惊动屋内二人,家厨慌忙跳后窗逃走,王安石则装作无事,继续上朝去了。

不久,到了八月中秋,王安石摆下家宴,与姣娘一道品酒赏月,正当家厨端鱼上菜时,王安石随口吟诗一首:“中秋之夜月当空,鸦鸟不叫竹杆捅,花枝落到粉团上,老姜躲在门外听。”

姣娘与家厨闻言,自知私情已被王安石察知,于是双双跪地请罪,家厨从小也学过诗词,便借着王安石的韵律,续诗一首道:“八月中秋月儿圆,小厨知罪跪桌前,大人莫把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姣娘见事已挑明,干脆也吟诗一首,曰:“中秋良霄月偏西,十八妙龄伴古稀,相爷若肯抬贵手,粉团恰好配花枝。”

王安石闻诗内心一酸,知姣娘再难回心转意,仔细一想,自己确实年逾半百,而姣娘正值青春妙龄,遇见才貌相当之人,自然是倾心相爱,不如就此成全他们吧。

想到这,一过中秋,王安石便赠予姣娘纹银千两,让她转嫁给家厨,双双离开本地到外乡一块生活。

临别前,王安石又以诗相赠二人:“花枝粉团既相宜,远离相府成夫妻,两情若是久长时,莫忘曾经骨酥鱼”姣娘与家厨一听,再次叩头含泪拜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