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托罗拉手机现在极具性价比,为什么讲情怀的中年人都很少问津?

 爆侃数码圈 2021-11-23

说到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曾经可都是手机行业的绝对霸主,在功能机时代这两大品牌在整个市场堪称一骑绝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人可出二者其右的存在。不过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兴起,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并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最终沦为时代的弃儿。

以摩托罗拉为例,2011年8月15日,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虽然谷歌称此举是防御性措施,防范对安卓操作系统日益增多的诉讼潮,不过在外界看来背靠谷歌这棵大树对摩托罗拉来说绝对是“反击”的良机。

然而遗憾的是,谷歌始终没有给予摩托罗拉应有的重视,并在2012年12月13日宣布摩托罗拉将不再从事手机生产制造,所有手机将会通过代工的方式生产。

2014年10月30日谷歌以29亿美元左右的价格将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出售了联想,这一出一进赔钱近百亿,而后者也全面接管摩托罗拉移动的产品规划;而联想之所以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原因很简单,其期望以此进入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并助力其回归主流智能手机市场。

根据国际著名的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第三季度,美国手机市场也迎来了大洗牌,其中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以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虽然相比苹果、三星的市场份额不值一提,但至少位居主流市场。

相比美国市场,从2015年回归国内市场的摩托罗拉却表现一般,甚至不及realme这些新生代品牌。事实上,包括Motorola edge s等产品本身同样极具性价比,但为什么讲情怀的中年人都很少问津呢?细细说来,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市场竞争惨烈

中国手机市场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许多国家消费者只有一两个品牌可供选择,而中国手机市场则是百花齐放。目前以小米、苹果、OPPO、vivo为代表的市场核心品牌在线下、线下两大渠道牢牢把控着,摩托罗拉想要进入主流销售渠道的难度系数极高。

具体说来,目前小米和苹果在互联网渠道一骑绝尘,几乎实现了全段位产品的强覆盖,摩托罗拉更多依赖于联想现有的电商渠道,如旗舰店、官网等等;而在实体门店、运营商渠道,OV两大兄弟凭借高利润深受追捧,追求性价比的摩托罗拉自然像小米那样不受线下渠道待见。

也因为市场竞争惨烈,友商可替代产品众多,这让摩托罗拉仅有的优势荡然无存。

产品缺点太明显

虽然摩托罗拉的诸多新品颇具性价比,但产品本身的缺点太过明显。以Motorola edge s为例,该手机8GB+256GB目前仅售1769元,直降1030元。

Motorola edge s采用了骁龙870处理器,标配的LPDDR5+UFS 3.1;采用6.7英寸的双挖孔屏曲面机身;支持90Hz的高刷新率;后置四摄则为6400万像素主摄+1600万像素121°超广角镜头+200人像景深相机+TOF 3D结构光镜头的组合模式;拥有5000mAh的大电池等等。

但不论是LCD屏,还是仅支持20W的充电速率,都是这款手机的缺点。尤其是20W快充,在这个30W已经普及到千元机,甚至65W、120W都下放到这个价位段的时代,选择Motorola edge s需要作出的取舍确实让人有些难受。

联想负面不断

作为全球顶级的科技巨头,联想的负面消息接二连三,尤其是今年联想宣布上市仅8天就选择退市,外界普遍认为联想研发投入占比持续在3%左右(连续三年联想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98%、3.27%、2.92%);联想的高负债率(截止至2021年3月底,联想的负债率达到了90.5%);联想退休高管高薪(柳传志年薪高达7000多万);以及司马南近日扒出了联想27个高管,14个外国人等等。

这些数据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联想方面始终未给予正面或者明确的回应,负面消息不断之下,作为联想子品牌多的摩托罗拉自然难以躲避。

侃哥叨叨

1973年,摩托罗拉推出DynaTAC,现代手机开始发展,称摩托罗拉为手机之父一点也不为过。然而时过境迁,曾经开创手机行业的摩托罗拉却只能在主流市场之外获得存在感。不管是对于母品牌联想,还是对于摩托罗拉本身来说,想要重回主流市场,恐怕还得拿出更多诚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