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东部四明山区,她是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都有着光辉一页的革命根据地。 从这座革命的熔炉里锻炼出来的成千上万的干部,象发芽的种子洒遍在祖国各个岗位上。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壮烈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优秀儿女,他们遗留下来的英雄业绩、光荣的形象,成了精神上的无价之宝。 这里风景似画,远处红似喷火的杜鹃花漫山遍野,白似飞雪的贝母花遍地皆是,眼下沿着竹篱笆的青松翠柏井井有序,再深入几步又是布局颇具艺术构思的桃梅李橘等果树,以及构成图案的红花绿叶的草。 ...接着便是烈士纪念塔和烈士公墓。人们一到此地,神情就会有种异样感,心头被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仿佛那些火红的杜鹃是染上了当年烈士的鲜血,雪白的贝母花象征了烈士的高洁,青松翠柏显示了烈士的精神不死。 那些桃梅李橘的果树则是先烈奉献给后人的幸运福。..人们在这里找到样子,同时也得到镜子,受到了光荣与伟大、高尚与文明、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再教育。 在这座烈士基里,长眠着一位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最年轻的区委书记,在浙江妇女运动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和享有盛名的李敏同志。 01、童 年李敏是浙江省镇海县小港乡青峙人。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村庄,风景非常秀美。一九二三年,李敏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当时,她的名字叫李雅琴。 李敏的父亲是个常遭失业的穷苦店员,在她五岁时父亲又失业了,直到她九岁时才在上海找到工作。她随同父母到了上海,母亲也进了日本人开的纱厂做工,她总算勉强地读上了书。 她自小聪明伶俐,深感穷人孩子读书的不易,十分刻苦用心,从不请假,成绩一直保持着优良。但是一年以后,爸爸又失业了。她就主动对母亲说:“爸爸失业了,书也读不起了,还是让我跟你一起去做工吧!” 父母的心里虽然很难过,但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不得不忍痛将这个独养女儿送进日本纱厂当了童工。 有一次,她右手大拇指在操作机器时扭伤化了脓,每天发烧不退,但她为了不被开除,不影响一家人的生计,不肯休息一天,始终熬着剧痛,坚持上工。 这种苦难的童工生活,在她的心灵里深深地播下了阶级仇、民族恨的种子,并且在她身上形成了倔强的性格。 在她十四岁的那年,父亲在老家镇海找到了工作,一家人从此又回到了家乡。父母为了满足她读书的愿望,就把上代遗下的仅有的一小块山地抵押给地主校董,她终于重新进了学校。 有一天,老师又讲起故事来了,这一回讲的是一支部队的故事。大意是,从前有一支部队,专门打日本鬼子,打士豪劣绅,打坏人,但和老百姓却很好,不但不打老百姓,还帮助他们种田地、割柴草,有时还把粮食分给他们。 这样好的部队,有的人却不欢喜它,要打它。没有办法,这支部队就从南方走到北方,一共走了二万五千里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和困苦,爬雪山,过草地,咬树皮,吃草根。.... 同学们都听得出神了,张着小嘴巴,呆呆地望着老师。过了一会,李敏禁不住问老师道: “老师,这是什么部队呀?”“是红军!”老师回答说。“红军!什么是红军呀?”“是帮助老百姓打坏人的军队!” 同学们还弄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红军是一支帮助老百姓打坏人的部队,这一点,大家已经记住了。 一九三九年春天,李敏小学毕业了。这时,她刚满十六岁,长得非常健壮、漂亮,红红的脸,又大又明亮的眼睛,乌黑发亮的头发剪得短短的,完全象一个大姑娘了。 02、接受党的教育第二年七月,日本鬼子侵犯浙东,不久,就在青峙老鼠山登陆。国民党军队一枪不放,自顾自地逃跑了。日本鬼子如入无人之境,到处杀人放火,把青峙蔣家村一带的房屋全部烧光,杀死了许多老百姓。 日本鬼子的暴行,激怒了大家,人们的心里燃起了抗日的怒火。李敏也口口声声要离开青峙,找抗日部队去,但是苦于找不到关系,没有去成。 一九四二年,李敏由她的老师介绍到离家十里路的长山桥地方徐小学教书。和她一起工作的两位女教师,都是共产党员。她们常常把一些进步书籍借给她看。 她看得忘记吃饭睡觉,看完一本又看完一本。日子久了,她们就亲密得像亲姐妹一样,无话不谈。渐渐地她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 一天晚上,她们在闲谈中,谈到不久前在青峙发生的一件事,国民党军队霍中柱部进攻抗日的人民武装,好几个抗日战士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李敏早想参加抗日部队了,但不知道它在哪里。 今天听到了国民党打抗日部队,心里真是又气又恨,气得恨的是国民党见了日本鬼子就逃,见了百姓就欺,自己不抗日,还要打抗日的部队。她把这些想法告诉了两位共事的女教师。 “你们知道抗日部队在哪里吗?”李敏性急地问。“在四明山,抗日部队里还有许多女同志呢!” “我们也能去吗?'“你愿意去吗?” 一个女教师反问道。“当然愿意去!”“那你怎么和爸爸妈妈说呢?” “我决心要去,他们也拖不住我。”李敏倔强地回答。女教师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不,要好好地劝一劝老人家。'女教师稍为犹豫了一下,又说,“或者想个办法暂时瞒一下老人家也好。”李敏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年夏天,学校放暑假了。李敏急匆匆地回到家里,一进门就走到妈妈身边,轻轻地说:“妈,我不教书了,想到宁波读书去,你说好不好?”“啊?你发疯了!我们这种穷人家还能到大地方去读书吗?”妈妈突然听到女儿想到宁波去读书,觉得又吃惊又奇怪。 “妈,我不发疯,有朋友对我说,那里读书不要钱。”“读书不要钱,哪里会有这样的好地方?”妈妈听说读书不要钱,口气已经松了一半,不过还是不大相信。 “有的,有的,那里有帮忙的朋友。妈,你答应我吧!如果我再多读几年书,以后就能多做一些事,这难道不好吗?”“我是没有什么的,只怕你爹不肯放你远去。”“不会的,我同爹去说。”她用同样的方法,把爸爸也说服了。 李敏背起了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可爱的家乡,离开了亲爱的爸爸和妈妈。她并没有到宁波去,而是由地下党组织介绍到鄞西梅园乡参加“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去学习了。 这个训练班是鄞西地下党领导的,共有五十多个来自鄞西、镇海、慈溪、奉化等地的知识青年,学的是政治常识、游击战术、民运工作等课程。训练班还常常举行晚会和联欢会。这些,对李敏来说是多么新鲜呀!训练班里的生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短短的二十天中,她学到了许多东西,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她知道中国人民要翻身就得跟着共产党走,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共产党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 03、好老师 好姑娘学习结束后,党组织介绍李敏到鄞西章村去教书,以教书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她就在崔夹岙村的启明小学高小部当了教师,并把原来的名字李雅琴改成李敏。工作了一段时间,她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了。 章村的自然风光十分迷人,青青的丛山,银练似的溪水,两岸浓荫荫的桑树,绿油油的春花,火红的杜鹃,雪白的贝母花,沿着章水奔腾而下的竹筏以及筏头站立呼喊声声的筏夫。... 组成了一幅山乡的静中有动的风俗面。然而对李皱来说,最可爱的还是这一带的淳朴而热情的山区农民。她由衷地热爱这里的工作。 她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下课时,就经常讲故事给小朋友听。在讲的这些故事中,也有一个故事是讲一支奇怪的部队,这支奇怪的部队叫“红军”,它走了二万五千里路,怎样勇敢地和敌人打仗,怎样渡过乌江天险,爬过看不见山顶的雪山,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 小朋友都很喜欢她,每当她下课时就围着她,有时还同她开玩笑:“李老师,我们抬你上楼去好不好?” 因为李敏的办公室是在楼上的。她照例是一面用手摸摸孩子们的头,一面笑着说:“你们抬不动的,还是我自己走好。” 她很喜欢唱歌,喉咙又响,唱得又好。她不放松自己是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时常教小朋友们唱抗日歌曲。在她的教室里,风琴弹起来了,清亮的歌声也跟着响起来了:
有时,她还带着小朋友们到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去演戏,唱歌,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和形势。党领导的浙东抗日游击武装三五支队来了,她就带着小朋友们去慰问。小朋友们也时常把茶叶蛋、芋芳等东西托她转送给三五支队。 日子一久,人们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了。不管她到哪一家去,大家都对她很亲。她经常在附近一带访贫问苦,谁家的孩子生病没钱请医生。 她就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拿出来,谁家没米下锅了,她就把自己的米分出一部分送过去,情愿自己吃薄粥或杂粮;谁家婆媳争吵了,她就去劝解。如果有人要她写点什么,比如信呀,条子呀等等,无论怎样忙,她总是满口答应下来。 在这期间,她收到了母亲一封信,告诉做娘的生了弟弟,希望女儿回去一下。她对母亲生了弟弟打心眼里高兴,如此一来她就不是独养女儿了, 往后更可以在外面工作了。 但她觉着这里的工作不能分身,只得写了一封长长的问安信,请求母亲谅解。这件事给有的大婶、大嫂知道了,劝她回去住几天,她也做了解释工作。 由于李敏一心挂在群众上,一身扑在工作上,章村一带的人都夸奖她是个好老师,好姑娘。 04、办妇女识字班有一天,有个妇女到李敏的学校里来找她写信,她自然高兴地答应了。她把信写好以后,就念给那个妇女听,然后问道:“这样写,好不好?”“好,好!李老师你们识字人真能干,你看我们这些不识字的人多命苦呀!” “不,大嫂,这不是命苦,是有钱人剥削得我们读不起书,是天下不公。”那个妇女只是点了点头,没有作声。李敏接着又说:“大嫂,你们不识字,我每天来教你们好不好?”“李老师,谢谢你一番好心。村子里不识字的人多着呢,你老教得了吗?” 李敏听了,猛然想到办一个妇女识字班不好吗?帮助妇女学文化,把妇女组织起来,也应该是自己的任务呀!忙对那个妇女说:“我们来办一个妇女识字班,让大家都来读书,你说好不好?'“好是好,”那个妇女犹豫了一下说,“困难很多,比如说成年人没有习惯上学。” “这个困难肯定是有的,你带个头,再帮我去做动员工作,开头人数少些也不要紧。”“要我带头是容易的,”那妇女又想到新的难题,“恐怕要很多钱吧?” “不要多少钱,我们可以办得节省一点。大家出点灯油费,其他的东西,如课本、簿子、粉笔等,由我来想办法。”就这样,崔夹岙村的妇女识字班办起来了。李敏更加辛苦了,上完了日课,接着还要上夜课。 05、被 捕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八日上午,李敏从区中队驻地的下孤山吴阿根家出来,走到村后部队的集合地。因为从温州来的一批新战士,要在这里进行射击训练。她看了一会新战士的打靶,自己也举枪射击,竟然三发三中。她为此兴奋极了。本来还想多待一会,但因另有任务,就匆匆地离开了这里。 这天下午,李敏正在后隆村农民应贵清家里。刚吃过中饭,忽见一个妇女气喘吁吁地跑来,见了她就说道:“李。.李老师,不,不好了,郭青白部队把村子围住了,你快躲一躲!” 李敏一听,又是郭青白突然袭击过来,忙向外走去,刚走到门口,村里的黄狗就象发疯似地狂叫起来。她知道已经走不出村了,忙折回来,迅速地理了一下衣服,顺手接过房东老婆婆递给她的一只鞋底。 ...还没等她缝上几针,敌人便衣队的五、六个人已经跑到她面前,捏着手枪,指着她喝道:“别动!” 接着,就有两个匪徒扑过来,把她浑身上下搜了一遍。“你是什么人?”匪徒凶巴巴地问道。“我是住在这里的,你们为啥要搜我?”李敏镇静地反问。这时,房东老婆婆连忙走过来,护住了李敏说:“先生,她是我的女儿,你不要吓她!” 这批人看不出破绽,也就离去了。不料前脚刚走一批,后脚又跟进一批,其中一个还是附近村子的人,参加匪军之前听过李敏的宣传,一进门就大嚷:“好啊,李敏到底躲在这里!” 房东老婆婆急忙上前说:“不要乱咬人,这是我的女。儿。...坏蛋狞笑一声说:“老太婆,窝藏了共产党,还敢当面扯谎!” 那人猛一用力,把老婆婆推倒在地,乱踢乱打起来。这时,李敏见势,谅来已瞒不过去,更不忍老婆婆受苦,就立起身来厉声地说:“不许打老人家,有事找我!”李敏就这样被捕了。 06、在敌人的刺刀面前敌人抓了李敏,怕我们有伏兵,就飞快地将她押送到崔夹岙村,关在寡妇崔述阳家里。匪首郭青白如获至宝,亲自来审问李敏。 “你叫李敏吗?”“是的。”“搞民运工作的?”“对”李敏大声回答道。实际上她已是中共章水区委的负责人了。 “这样说来,你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章水两岸有多少共产党员?多少武装?你详细的讲出来。”“共产党员就是我一个,要杀就杀,再问,我也不会说的!” 郭青白呆了一呆,接着又和缓了口气说:“硬到底是没有好处的,章水两岸到底有多少共产党员?你老实说出来!”“共产党员多少不能告诉你,可以告诉你的是,四明山除了汉奸卖国贼,都拥护共产党的!” 郭青白发火了,指着门外卫兵的枪刺说:“限你十分钟,再不说,叫你吃刺刀!”李敏头一昂,咬着牙,不再答理了。 郭青白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威胁,一次又一次地限时间,十分钟,十分钟,再十分钟。... 李敏淡淡地回答了一句:“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要命有一条,要口供,半句也没有!” 面对着倔强的战士,敌人只好暂时罢休。郭青白匪部把李敏关在崔述阳楼上的一间房子里。不一会,民兵中队长老石匠的老婆也被押进来,和她关在一起。当敌人不在跟前时,李敏就轻轻地对老石匠的老婆说: “妈妈,我们情愿牺牲自己,千万不能讲出一句话来害别人,牙齿咬一咬,许多人的生命就可以保住了。” 老婆婆眼泪满面地说:“孩子呀,你放心吧!我死也不会招的!” 敌人是不会随便放过一个共产党员的。这几天,他们软哄硬压,一切卑鄙的手段都用了出来,结果还是落了空。敌人气得暴跳如雷,可又没有什么办法。于是决定下最后的毒手。 这是下午四点多钟,天已黑了下来,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叫着。李敏和另外两个女同志,被国民党匪军剥掉了外衣和鞋袜,由一群持枪的敌人押着走出了崔夹岙村。 李敏她们穿着短衫裤,赤着脚,大踏步地向章村街走去。她们都已做好了一死的准备,面呈愤怒却毫无惧色。街上的群众不忍心看着亲人遇难,挥泪、掩面地纷纷奔跑回去。 但敌人为了杀一儆百,用刺刀尖把一部分人拦了回来,有的还被从屋子里赶了出来。天气阴暗、寒冷,气氛恐怖、窒息。 章村街的十字路口,有几根刚竖起的木柱子,敌人把李敏她们三个人绑在木柱上,旁边站着满脸杀气、紧握刺刀的国民党匪兵。临刑前,敌头目还厚颜无耻地对李敏说:“只要你说一声,现在还来得及。”“少放屁,共产党员是不怕杀、杀不光的!”她愤怒地叫喊。 敌人气极了,命令士兵用刺刀向她身上刺去。狼心狗肺的敌人恶毒地从她的小腿上一刺刀、一刺刀地戳上去。她紧咬着牙齿,不说一句话,不喊一声痛。敌人的刺刀从她的腿上戳到腰部,戳到手臂,鲜血满身,血水流满一地。李敏突然开口了:“乡亲们,不要哭!好汉不怕死,共产党是杀不光的!” 敌人吓慌了,他们万万想不到这个已被戳了十几刀的年轻姑娘,还能喊出这样又响亮又令人吃惊的口号来,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 人面兽心的敌军官连连挥手向愣着的士兵示意,士兵又咬着牙用刺刀疯狂地向李敏身上戳去,从左臂截到右臂。。..“抗日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这时,被刺刀强迫着观看的人们,都放声号哭起来,哭声散播在荒凉的原野,哭声霞撼着阴暗的上空。国民党匪军惊慌失措地用刺刀和警告声来威吓群众,凶狠而语无伦次地喊道:“不许哭,哭就是同情共产党,私通共产党!”“哭的人就是共产党!' 敌军官眼看哭声压不住,就改变主意,命令把群众赶散。人们哭着散去,纷纷关上了排门,用沉默来表示对这批野兽的抗议。 那个动用刺刀的刽子手,面对着这个场面,当他戳到二十几刀后,不由得心慌手抖。敌人的小军官骂声“饭桶!”一脚把他踢开,狂叫着自己上去动手。 “共产党万岁!'...李敏被敌人残暴地戳到二十五刀,还倔强地喊出这样的口号。同时被杀害的两位女烈士,一位叫袁春妍,一位是做税收工作的胡同志。 顿时,山谷齐鸣,声震天外。十二灵柩入墓后,又在基前竖起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九个大字:“抗日死难烈士纪念塔”。石碑的顶端有一颗五角星,红漆漆得闪闪发亮。 在七十多个年头,章村街的照相馆里的镜框内,放着一张意味深长的照片:一排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青少年站在烈士墓前,上面题着:“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通往烈士墓地的一条新开的石子路被命名为“烈士路”,人们走在这条路上,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那么艰难不易,后代人必须要珍惜和坚持。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