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游戏人辩护

 泠申 2021-11-23

大学以前,好学生不敢碰游戏的,据说碰过的,都迅速堕落下去了,成绩难看得不像话,因此在家长甚至好学生眼里,游戏变得和帝王的艳妃、败家子身边的赌博鬼一样不健康,仿佛游戏本身有种魔力,摧残人的心智,使人万劫不复。最可笑的是,沉溺游戏之中,对沉溺者而言,如同肾虚者耽爱大屁股,其爽不可言说,其害难计。

例子很多了,譬如我一堂兄,初中玩网游,断送了学业,支付了私立高中的昂贵学费之后,支付了音乐学习的昂贵补课费之后,终于上了本科。后来所从事的,也只能和乐匠相关,艺术生实在和艺术扯不上关系。

我爸同事的儿子,原成绩也棒,比我好些,后来被舍友带去爬围墙网游,他父亲知道了,没有抽出皮带教训儿子,宽怀为主,说孩子学习压力大,要放松些。后来,成绩一落千丈,本科困难。

能避免么。我以为可以避免。但后面我自己玩游戏了,才觉得不能避免。

学习太需要专注,这边是萧条和凄凉,那边一扇窗户后面是绝色风景,不开,也不知道,一开了,惨了,潘多拉魔盒开启,人回不去了。理智胜不了绝色风景,除非时间淡化,除非强制隔绝。人都是会逃离战场的,应试教育就是摒弃人性的战场。

我的观点是,一般人,大学毕业之前,不要玩游戏。但有个问题,电竞职业选手的出道年龄是十六岁,这阶段反应、操作双一流。此前大概十四三岁就应该玩这游戏了,这时候初中仍未毕业。初中生的自制力可想而知,即使再聪慧和自觉,一旦沾染,无从回救,一旦沾染,父母强制回救,小孩儿不肯,要玩,家庭矛盾升级。中国这种士读考取文化,有千年历史了,电竞行业发展至今,有几年呢。就中国行情来看,顶是八零后群体体解电竞,往前探一步,换七九年看看,想都别想。

所以一个年青的职业选手要闯出来,多难,跨出一步前,他不只和家庭抗争,不是和对手抗争,而和整个社会语境和生理机制抗争。还有,他要有足够的天赋自觉和果决的性格。

多少可悲的故事,无论是直播平台的游戏主播自我道来,还是贴吧传播的小故事,都是这些孩子的苦难经历,有些人运气好,走出来了,签直播合约挣钱,多数电一王者发传单、搬砖,或去新东方学烹饪和挖掘机,泯然众人。游戏好像给不了他们未来。

前段时间马云谈了他对电竞进奥运的看法,我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是所谓体育精神。我想,奥运会的所有项目,田径最好看了,但凡那些胜利者,有舒舒服服的么,四十二公里跑下来,血尿了一瓶。

无论如何,相对来说,电竞其实很舒服了,坐在软椅子上,中晚饭可以叫外卖,厕所和床几步远。

但电竞到底给这个世界增添了色彩,增加了就业。电竞比赛要比很多电影有看头,高端局主播实况要比很多电视剧有趣。尽管他们说,做主播很累,喷子带节奏。累觉不爱。试问哪个行业又轻松呢,想想被患者砍死的主治医生和被学生扎死的班主任吧,才知道什么是身在天堂习焉而倦的肏性。

为游戏人辩护也是为所有行业辩护。我看见游戏人每天的辛苦,他们为订阅去抽奖、竞猜、换女装,我感觉看见古时小贩在吆喝。他们拿着丰厚的奖金,好像没有远大的理想。他们致力于的电竞事业得不到主流价值观的认可,被家长视为眼中钉。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行业都如此,辛勤劳动,只为糊口。

不过,游戏人应该满足了。镜头前,他们真的有千万观众。光这一点,就被我等写字人嫉妒得体无完肤。

(RNG代表LPL参加MSI季中冠军赛,祝福他们,祝福小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