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道探秘】(1)南岭的分隔与连接

 禹衡图书馆 2021-11-23

  五岭逶迤腾细浪。

  南中国大地上,南岭是地理的分界线,也是文化的分界线。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它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穿越五岭,我们看到一条清晰的人文脉络……

  南岭,南中国最大的一片山岭地带。

  如果从高空中俯瞰中国,可以看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之间,横亘着一片东西600公里,南北300公里的山地,把湖南、江西和广东、广西分隔开来。

  南岭不是一座岭。传统意义上,它主要由自西向东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5座山岭组成,所以又称五岭。其中前三座都在永州境内,永州可以说是南岭的中心。

  进一步认真探究,其实这五岭也不是5座山岭,它们各自是由一组相对集中的多座山岭组成。南岭山地究竟有多少山丘、山岭和山峰?恐怕谁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远古多次的造山运动,使这一组山岭没有统一的走向,却一起构成了一条巨大的分界线,清晰地划分开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从广泛意义上说,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的分水岭。

  这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地理标志物,亘古以来站立在中国南方的大地上,如一道巨大的屏障,疆分楚越之地。南北朝的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写道:“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岭北岭南,是两个天地。

  莽莽南岭,是一个分隔点,也是一个连接点。

  诗人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南岭的阻隔是自然形成的,但世居南岭的人们总有办法打破这种阻隔。

  自古以来,人们说的“五岭”,既是五座标志性山岭,也是五条过岭通道。《晋书·地理志》:“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故曰五岭。”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云:“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之。考之乃入岭之途五耳,非必山也。”

  依托南岭山地之间自然形成的谷地,上古的山民们开山辟路,久而久之形成了著名的“五岭峤道”,沟通南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南征百越,组织民工大规模重新整治修筑五岭峤道,开辟“新道”。新道筑成后,从关中经汉水顺流下长江,分别转赣江和湘江,逾岭南后即入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直取番禺。秦汉以后,五岭通道变楚粤屏障为楚粤门户,把岭南岭北紧密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之路。

  这五条道路自西向东分别是:沟通湘江与漓江的越城岭道、沟通潇水与贺江的萌渚岭道、沟通耒水与北江的骑田岭道、沟通潇水与北江的零陵桂阳峤道、沟通浈水与北江的大庾岭道。五条入岭之途,沟通中原与岭南,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重要性。而其中开拓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距离最短、交通最便捷的,当属穿越萌渚岭联接潇水与贺江的“潇贺古道”。

  “为爱青山好,开屏四野横。平分楚与粤,两地倚长城。”五岭最中间那座岭叫做萌渚岭。整个山系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30公里,宽约50公里,最高峰马鞍山海拔1844米,一般海拔1100-1200米,从九嶷山向南延伸至江华境内分成两支,成为湘、桂、粤三省区的界山。萌渚岭主体在江华境内,纵贯江华全境,把江华切割成岭东岭西两大板块,岭东是山区,岭西是丘岗。

  萌渚岭耸立在湖南的最南端,成为一个地理原点,是湖南的西南门户,古称“南关尽处”、“梧岭南屏”。萌渚岭在历史上有苍梧岭、白芒岭、桂岭、临贺岭等等各种不同的名称,著名的九嶷山、姑婆山都是它名下的“子品牌”。

  九嶷山是舜帝陵山。传说上古华夏人文始祖舜帝南巡,在九嶷山去世,就葬在九嶷山下,至今仍有“万里江山朝九嶷”的说法。《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据《九疑山志》记载,九嶷山一带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于九嶷山望祀虞舜。2000年,在九嶷山考古发掘出秦汉时期的舜庙该遗址。如今九嶷山舜帝陵已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公祭舜帝大典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姑婆山是瑶族圣山。传说姑婆山上姑婆仙是瑶族女神,至今一带民众仍存留有上姑婆山拜姑婆仙、吃“姑婆饭”、洗“姑婆澡”辟邪求福等民俗传统,反映了瑶族女尊于男的传统女权社会现象。而姑婆山下的盘王庙,曾是湘桂边界数万瑶族群众的朝觐圣地。据中国瑶族第一殿——江华盘王殿内的《迁建盘王殿碑记》载:“在江华姑婆山的灵山圣水之间,有一座盘王殿之建筑,古往今来受到湘、粤、桂三省边陲瑶族的膜拜,俎豆馨香。由于年代远久,殿宇倾倒,至今残垣尚存。”这一瑶族圣殿于1995年由姑婆山中迁建到有“神州瑶都”之称的江华县城中心。

  两座山的传说,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却奇妙地组合在萌渚岭山系之中,共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萌渚岭,又多了一层文化融合的意义:它是地理的屏障,也是文明的纽带。这种文化地位的形成,与其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萌渚岭西南为潇贺谷地,湘江支流潇水和西江支流贺江在这里分流。谷地两端潇水和贺江可通航处,最接近的地方仅相距数十公里。在古代山区交通以水路为主的状态下,这谷地就成了湘西南和桂东北最便捷的交通要道,也成为了岭南岭北两地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通道。

  “屏障三湘雄万仞,道通百粤绕千蟠。”分隔与连接,都在此山中。

  2016年12月,国务院出台《“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其中涵盖桂林、永州、贺州、郴州、清远等城市的“南岭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区”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性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永州依托这一国家规划和南岭中心的优势区位,即将迎来一个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大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