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张静后,我们去了汽车站坐上了去门源的班车。 故事写到这其实就可以结束了,再写下去就有点狗尾续貂的嫌疑了。我还是交代一下吧!。 我依稀记我们坐的得那个班车叫驼铃牌,不知道是哪个国产厂子产的。车叫驼铃牌,和骆驼沾不上任何边,真要是骑上骆驼,肯定比这个车舒服太多了。车上的座位又小又窄,可想而知我们两个大长腿有多痛苦,这辆不知道服役了不知道多少年老破车,吱吱呀呀行驶在破破烂烂的宁张古道上。为了缓解身体上的痛苦,只有分散下注意力我给李瑾讲讲我们走的这条路,年轻时的我比现在要勤快好多,出门之前是要好好做攻略的。 宁张公路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一段,当年青海的少数民族,商人翻越祁连山去张掖走的就是这条道。这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西域少数民族政权通交流的一条新通道,原有的是汉朝以来开辟直通西域的丝绸之路。青海有藏族和土族,甘肃祁连山里有裕固族。两地都有汉族和回族。沿线文物古迹众多。当年隋炀帝决定加强与西域“诸蕃”的联系,学汉式帝,再铸丝之路的辉煌。 当时“西域诸,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隋炀帝乃派自己的亲信大臣裴矩到张掖管理贸易,了解“西域诸蕃”情况。裴矩在张利用掌管、临护与西域商人贸易之使,搜整理成《西域图记》三卷,合四十四国,上奏炀帝。隋炀帝大悦,决定亲自到西巡张掖,在张掖开大随帝国第一届“旅游贸易博览会”。 这真是一个让很多人都震惊得目瞪口呆的决定。中国古代社会延千年,除了传说中的移天子西巡之外,还没有哪个皇帝到过西部青海、河西走廊这么远的地方,即使雄才大略的秦皇汉武,也没有产生如此离奇而匪夷所思的想法。隋炀帝说干就干,带着人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到西宁然后走扁都口穿越祁连山到张掖。途中顺便和青海当地强大部族吐谷浑打了一架,降服了吐谷浑。并亲自主持了这次规模盛大旅游贸易博览会,会见了二十七国的君主。使古代张掖的繁荣达到了顶峰,gdp蹭蹭的往上涨。 车过了大阪山垭口,经过几个小时颠簸终于到了门源县境内,门源县国海拔高,油菜开花晚,夏秋手大片油菜花的全黄,在绿野,雪山和天对比下海为社观。山山北面是高原收场、松林録草、羊群和帐篷。看得人心旷神怡,暂时忘却了身体的痛苦。进入大通河谷,尚保留有大面积的原始林。下山走20余公里到门源县青石嘴镇,到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下车时我已经站不起来了,在车上缓了好一会才迈开了步子,李瑾要比我好的多,开玩笑道:“来!闻老头,看在路上你给我讲了那么多故事,我来扶你车吧!” 门源的油菜花的确也是很美,但视觉在青海湖边已经被轰炸过一轮了,审美疲劳倒不至于,但也没有刚开始见到那么兴奋了。门源的奶皮子非常好吃,我是第一次吃奶皮子,味道至今难忘 在门源逗留一晚,第二天坐上了去张掖的班车,到车站买好票,到停车场去坐车,一看车,我立马崩溃了,还是我们做过那辆班车。今天运气还不错,我两个坐到司机后面那一排,总算宽敞了一些。 向西北一路过景阳岭入祁连县境。景阳岭海找3740米,山顶有一大玛尼雄,有经幡迎风摇拽,是信奉藏传佛教的土族人的功德。过岭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场,地形平坦,水草丰美。全程40公里至祁连县峨堡镇。这里是门源与祁连的交界处,这里是祁连山深山区。祁连县峨堡镇位于青甘交界上,有农家旅舍,小饭店。 过了峨堡进入了甘肃境内了,班车在这里停留吃中午饭。找了一家小饭店去吃饭。状况出现了,我不知道是该感谢那位班车司机还是去投诉他,等我和李瑾吃完饭出来,发现我们的班车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问停靠的点的人说,说走了至少二十分钟了,居然把我们给甩了?我们的行李还在车上呢!再慢他也是个车啊,肯定是追不上。 怎么办?我看了看李瑾,这姑娘好像一点也不着急,仿佛和他没关系似的。这里离目的地张掖市还有一百多公里,不能走着去吧?虽然景色很美,我也无心去欣赏。怎们办?问她:“两种方案,我们在这里等下一班车,或者往前走走边走边搭车。后一种显然不靠谱。”没想到看似文静的姑娘毫不犹豫的选择后一种方法,我有点瞠目结舌。人家姑娘都这样选择,我也不能露怯。我们商量了一下,考虑到搭车是个不确定因素,的准备些什么。我们到小商店买了些饼干和水,火柴,白酒。又买了两条廉价腈纶毛毯防寒,那绳子一绑背到身上,还买了两根铁锹把当拐棍用,还能防身。我人生中第一次徒步之旅就这么戏剧性开始了,不过心情还不错,并没有想象那样沮丧,这和跟一个漂亮姑娘在一起有很大的关系。 峨堡百里河谷草原牧场铺存两山平缓的坡地上,海約为3300米左右,四周高山都在海找4000米以上,冬夏均有积雪。这里天茫茫野茫若,定如一千五百年前隋炀帝所见的口。八宝河自东向西流淌,又是一条倒流河。这里植繁茂,没有受到人为破坏,因此几乎完全没有水土流失,祖居此地的藏族,容古族、裕族“回族”及少量汉族,没有破坏这里的环境。从峨堡向北山道狭容,东西两山上有古岸火台。山上有一条曲折块打的羊古道残迹,人不能并行、马不能双缀,只容単人匹马鱼贯而行,是古代通行的线路。 我们边走边聊顺带欣赏着风景,不知道走了多久,眼瞅着天快黑了也没有见到一辆过路的车。看样子晚上我们要在野外露宿了,我对她说!她说好啊,天当被地当床,又能看星星了!哦.......!你就不能表现得柔弱些,让我表现一下么!老天终究还是没有让我们露宿野外,我们碰见了一位藏族牧民大妈。虽然语言沟通不畅,只有连比划带蒙,总算弄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他告诉我们晚上这里有狼不要住在这外面,让我们到他家的毡房去住。我们跟着藏族大妈去了他家的毡房,毡房里大妈的儿子在,他儿子看上去十几岁的样子,谢天谢地总算会说汉话,他告诉我们他上高一,名字名字叫扎西!现在是放暑假。大妈给我们煮了热乎乎酥油茶,风干肉。虽然不太吃得惯,处于礼貌,我们还是吃了。我们也把买的零食拿出来和他们一起享用。扎西告诉我们,明天中午会有一班车路过这里。吃了饭,折腾了一天都累了,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起来喝过酥油茶,扎西带我们四处转了转,吃过中午饭,在路边等了一会,果然来了一辆和我们做的同款班车。走时候我们把毛毯和木棍吃的都留给了扎西。上了车,我把昨天的情况给师傅说了,师傅挺好没有再瘦车费,对我说:“那个家伙是个酒鬼,他这么干不是第一次了,肯定是又喝酒把你们给忘了,你们没有和他在一起吃饭吧?”我说没有,司机师傅说那就对了,我们都是在指定饭店吃饭。车又走了三个多小时到了张掖,我们的行李居然在汽车站,这倒是意外之喜啊!吃过饭,吃了当地特色卤肉面,不知道是我们没有选对馆子还是面就是这样做法,两碗白擦擦面端上来,上面堆着一堆白擦擦的肥肉片子,看着都腻歪。我两个皱着眉头看着面,要着牙勉强把面吃完了。吃完先去买了明天火车票,再去找住的地方。李瑾的假期也到了,要不然就和我一起回哈密去玩了。 第二天我送她到了张掖火车站,她比我先走,我是下午的火车。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有些舍不得,终究还是要分手的。没有什么煽情,两个人表现得都很平静,其实算算也就相处了短短的几天,可能连好朋友都算不上。相互留了联系地址和电话传呼,没有手机。不过上车时转过身一刹那,我看见了她在抹眼睛。回道新疆后我们一直通过电话和书信联系,她还给我寄来一套兵马俑。直到她母亲的一次来电,我主动和她断绝了联系,其实我知道她在哪里工作,也能找到她。一年后我去了西安出差,就住在她单位的对面,没有见到她,也没打算去见。(完)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老闻 个人微信:13565928907 看看我的故事 |
|
来自: 昵称5052155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