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天下 | 和风细雨访羊楼洞古镇

 人文武汉 2021-11-23

  11月20日、21日,“人文武汉”一行31人驱车前往羊楼洞古镇寻访。顺道游览汀泗桥战场遗址、向阳湖“五七”干校遗址、羊楼洞茶场知青点遗址及赤壁古战场。

炮台遗址

汀泗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最为激烈、最为关键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连同稍后进行的贺胜桥战役,击溃吴佩孚主力,直逼武昌城,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在这次战役中,以共产党员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役之后,北伐军威震全国,独立团亦获得“铁军铁拳头”之誉。

大家在参观过北伐汀泗战役纪念馆后,跨汀泗桥,沿东正街找到一座两层楼的砖混欧式建筑,据说这里就是叶挺独立团指挥部所在地。然后从东正街折回,攀上塔脑山,这里是敌军炮阵地遗址,寻访到当地的炮台遗址及猫耳洞。下山后,来到汀泗桥战役烈士陵园,凭吊先烈。

汀泗桥

叶挺指挥部

1969年4月至1974年12月,文革“斗、批、改”阶段,国家文化部所属单位的文学大师、艺术巨匠、知名学者在斧头湖的一片泄洪区的向阳湖(原名关阳湖),文化部所属的“五七”干校度过了不寻常的岁月,现在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的文化人,他们住着自己亲手盖的房子;走着自己亲手建的路、桥;吃着自己亲手种的粮食、蔬菜,养的猪、羊、鸡、鸭,在劳动中体验人生,改造思想,留下了抹之不去的记忆。看那由故宫琉璃瓦厂师傅作指导,文人们所烧的砖瓦,所盖的房屋,还有那座五墩七孔石桥,其中饱含着中国文人的多少汗水和辛劳!

赠书给向阳湖谢书记

谢书记讲解文化人建桥

驱车赶到羊楼洞古镇吃过午饭后,还来不及放下行装,大家又带着浓厚的兴致冒雨前往羊楼洞茶场知青点寻访。该知青点保留着原有的建筑格局,房屋全部正在进行翻新改造,连窗框、窗页都全部换新了,没留下一丝当年知青的气息。

雨越下越大,大家只好到茶园中的亭内躲雨,以亭或茶园为背景摆pose照相。不知是谁找到一朵重瓣的玫瑰花。士心会长锃亮的脑门放着吉祥的光彩。他以半跪的姿态,脸上堆满谄媚的笑,以期待的眼神望着夫人,献上那鲜红的玫瑰。

当年的知青在一起

经武汉历史文化学者王汗吾老师事先联系,赤壁青砖茶研究院特邀大家参加在该院举办的茶话会。赤壁青砖茶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6月19日,是赤壁市借力科技创新、科技驱动,形成赤壁茶产业新一轮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执行院长冯晓光先生亲自接待大家并概述了羊楼洞茶叶的前世今生。人文武汉寻访团领队侯红志一一介绍了寻访团成员。新朋老友汇聚一堂。

在茶话会上,大家以研究院的冠名、logo为话题,对如何创品牌,在世界打响中国砖茶品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中国的丝绸、瓷器、白酒均是以地域名称享誉全球的。羊楼洞砖茶能走多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首任馆长顾必阶的发言,引起冯院长的极大兴趣。他介绍了当年张之洞对羊楼洞砖茶的出口运输的重视,要求拟建的粤汉铁路必须经过羊楼洞。后因张之洞的离任进京及历史的原因,粤汉铁路仅赵李桥建有火车站。粤汉铁路在两湖路段的修建,与茶产业息息相关,必然会带来走向之争。1916年,武昌至蒲圻率先通车,优先考虑的是茶叶运输。

1913年,粤汉铁路湖南段勘定从长沙经浏阳至平江到湖北。岳阳籍陆军少将李澄宇写下《驳湘鄂路线改由最古大道书》。以临湘云溪、聂市等地茶叶产值为据,力主粤汉铁路应由岳阳经临湘入鄂。经复义,粤汉铁路最终改道岳阳。

羊楼洞竹器制作 侯红志摄

接着发言的田联申谈了寻访羊楼洞古镇的联想:万里茶道申遗如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历经十多年,好事多磨定会成功!本地宣传的赤壁青砖茶是否可以改为羊楼洞青砖茶?羊楼洞茶历史悠久,名头更响,为人们耳熟能详,且1874年俄国人考察的是羊楼洞,那时还没有“赤壁”这个地名,留下羊楼洞制茶的多张照片,中俄两国研究茶文化的学者都知晓。

羊楼洞邮局内壁上陈列的邮件

同行的武汉著名收藏家朱汉昌展示了1918年由晋商从张家口寄往羊楼洞的信封,信封上羊楼洞的“洞”写为“峝”,印证了冯院长刚刚讲到的百年前羊楼洞的“洞”曾写为“峝”,引来众人围观。

座谈会上,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武汉市奥略文化传播公司经理韩少斌与冯晓光院长共同回忆起大家共同的朋友,人文武汉顾问、作家、刘晓航教授生前对湖北茶文化、万里茶道申遗所作出的贡献。

茶会最后,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评委、诗人李铁桥与赤壁市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凤云女士对唱欢快的湖北恩施土家族民歌《六口茶》,把座谈会推向高潮。

院方还特意为参加寻访的每一位送上一份礼物——聚兴隆米砖茶,砖茶由晋商聚兴隆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鄂南重镇羊楼洞开创,聚兴隆以生产各种砖茶而闻名

古镇展览馆博物馆随处可见

老柜台

开业打烊上下的老门

厘金局收税的喔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一见倾心手牵手

因茶而起、因茶而盛的羊楼洞古镇,以和风细雨的新姿迎着早早起床的客人。这座距今400多年历史的中国著名的“砖茶之乡”,在明代中叶当地就开始加工“帽盒茶”转运蒙古。清人叶瑞廷《莼蒲随笔》载:“闻自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购茶邑西乡芙蓉山,侗人迎之,代收茶,取得佣。估客初来颇据傲,所买皆老茶,最粗者,踩作茶砖。”文中的芙蓉山指的是羊楼洞境内的松峰山。道光年间(1821∼1850),先后有俄国等外商洋行和汉口、镇江等地商人闻风来羊楼洞经营茶庄,羊楼洞遂成为省内外闻名的茶叶市场。

天空飘着绵绵细雨。雨中的古街显得更有情致。踏着那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时光斑驳的影子扑面而来。如同穿越一条时光隧道,去品读古镇的前世今生。古街上的厘金局、邮局、羊楼书院、盒茶帮、广济堂药铺、阜昌茶庄、新泰茶厂等7处展示店铺,再现万里茶道源头的辉煌景象。

清代中式建筑的阜昌茶庄用蜡像复原当年俄商在此做砖茶买卖,在雅座里品茶的形象,大家很自然成为这些蜡像相配合,做起砖茶买卖,在雅座内谈天说地,在天井里轻松的踱步。还有人高兴地玩起抖音。

邮局柜台内壁上的一幅邮件照片引起邮政、税票收藏大家朱汉昌的关注。他从包内拿出昨天在赤壁青砖茶研究院举办的茶会上展示过邮件与照片比照,竟然雷同。这番比较,一下子招揽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清冷的邮局顿时热闹起来。

有着2600平米展区面积的中国青砖茶博物馆,分中国古代茶文化、青砖茶的故乡和万里茶道三个单元,分别从历史源流、经济沿革、文化交流等视角,展现了茶叶的起源、制茶工艺的形成、茶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在历史演进之间的联系,同时表现青砖茶的诞生过程以及万里茶道贸易线路上的历史演进。

茶是双子叶植物,起源于渐新世(距今3400万年至2300万年),原产地在中国西南部以及毗邻的中南半岛北部。人工栽培的起源地在云南中南部和西南部。那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群山起伏、河谷交错,构成许多地貌区和小气候区,为茶树的生长和变异提供了自然条件。

独轮车运茶

中国茶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不发酵的绿茶、轻微发酵的白茶、轻发酵的黄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后发酵的黑茶、全发酵的红茶。

羊楼洞茶产区位于幕阜山南麓,此地盛产青砖茶。在中国历史上,砖茶为巩固中央政权与维护民族团结发挥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同时带动了羊楼洞茶产区的发展。

在赤壁市区、长江大堤边的第一家鱼庄的午餐成为大家为田联申、昌庆旭两位所举办的生日宴。简明欢快的生日歌伴着欢声笑语溢满数百平方的大厅,溢出窗外,传向远方。

长江边古战场赤壁

赤壁古战场是此行最后的一处打卡地。买130元一张的门票,翻山越岭,走千米之路就是为了近距离的目睹一眼那每次坐船远远看到的临近山崖,褐色的石壁上,一米见方的“赤壁”二字。

文:刘宝森田联申

图:邓伟明黎德利孙庆力童荣武钱汉明李汉望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1876年的武汉

编辑:田联申


关于我们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是由武汉市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文化各界人士及民间文保志愿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文物保护社会组织。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全国十佳团队称号。全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发起人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请点击在看,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