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而今夏

 诗悠 2021-11-23




今日立夏,我早早被窗外的鸟叫声吵醒,再无睡意。见孩子仍睡得很甜,便悄悄起床,去村巷野外走了一圈,闻一闻初夏的味道。夏风吹得身子暖,鸟儿在林中欢唱,苦楝花点缀在木叶间,如穿着浅紫纱裙的温情女子。

记得,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楝花始于暮春,收梢于初夏。而这时,正格外繁华盛大。我久久站在那高大的楝花树下仰望,心中翻腾起无尽思绪。

只觉有一种说不出的隐晦,时间过得真快,忽而今夏……


但,春花春事仿若就在昨天一般。犹记得,深春之时,山中映山红,马银花,流苏花,开得一塌糊涂。周末的清晨,我和唐先生带着孩子披着一身雾来到山中,看春花,摘水蕨,然后唐先生特意为我砍下几枝最俊的花。我手捧着那几枝繁盛得可挡住身体的花枝,高兴得快跳起来,仿佛把整个春天都带回了家。

回去以后,雾渐渐散去,春光从轻云中露出来,我坐在书房,倚着阳光,低头忙碌的修剪花枝,然后细致的瓶插起来。一时,心中不由的念到几句文字:“希望你的小世界里,山花烂漫,茶酒俱全,安宁清淡,明朗欢愉。”


谷雨之后,鱼腥草生长快速。病了一春的我,身体逐渐好转,才开始带云朵出去散步,见溪涧旁长了鱼腥草,无意中拔出一棵,根须很健硕。那个午后,我饶有兴致回学校扛着锄头,在溪涧边把那些鱼腥草连叶带根全挖了出来,满满一捆。突然想到邻居欢欢上次也挖了鱼腥草腌来吃,我尝过她腌的鱼腥草,简直口齿生香,念念不忘。

于是,回到宿舍,把鱼腥草洗尽,然后打视频让欢欢教我做,她在手机那头指挥,我在手机这头一一照做。先把切好的大蒜生姜放进鱼腥草中,然后给鱼腥草洒盐去腥,浸泡二十分钟,然后洗尽,最后放上辣椒酱,再拿烫油淋在鱼腥草上,就搞定了。

做好之后,味道还不错,很开胃下饭。而且我特别喜欢鱼腥草的腥香味,吃来让人神清气爽。我总觉得吃了它,才算过了一个春,不然无法领会春的生动、活脱和清新。


还在这个春天,读完了两本书。我的宿舍后倚青山,前傍田野溪涧,所以暮春时节,每晚我一边在床头读书,一边听窗外蛙声一片,那种诗意,是快活的。

犹记得,诗人辛弃疾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想,我正在感知,而且心中时时有激荡。

关于读的两本书,一本是梅·萨藤的《独居日记》,喜欢萨藤独居时的思索,她对写作的态度,对人性的探索,对动物的照顾,她的生活方式,无论寒冬还是春晴,都会在居室里摆上从自己花园剪下的鲜花,有时是水仙,有时是郁金香,她觉得有花的日子,充满生气和欣喜。


另一本是雪小禅的《风物人间》,雪老师讲到了生活美学,喝茶,读书,写字,插花,把自己的日子过成诗。她是一个笃定淡然的中年女性,但内心藏着少女的气息,她把她收藏的风物写灵了,写活了。把一辈子过成了八辈子,优雅灵动,细水长流。这样的生活无不让人羡慕。

其实,回望这一春,有许多值得欢喜,如读书,采花,做菜,廊下听雨,风中看云。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可以说,这两个多月,我在茫然,犹疑中度过,对于生活渐渐有些郁郁寡欢了。

或许,因为有些事情没有悟通,所以失去了写下去的动力。不知为何要写,也不知为何要放弃。突然就偃旗息鼓,不想写了。


不写文章的日子,逐渐变得轻松,不想事,每日只要上课,喝茶,读书;周末就带带孩子,照顾阳台上的花,绣球、多肉被我养的娇艳动人。这样的日子挺开心的。

但总觉得,心里好像空了一块,不是没钱用,也不是没好吃的,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现在才明白,如果不写作了,的确不习惯,而且好像没有了灵魂,半死不活的,那种感觉不是真正的快乐。

在这些日子,我想了几百个不写下去的理由,但却被一个写下去的理由完全打败了,那就是我爱写作,写作时才是真正的我。


所以,我必须活得像我,所以,我必须写下去,这样我觉得我整个人都是有光的。因为只有温暖的光芒才可以让一个人存活。

那些悟不通的,算了,就不要悟,如果每件事情都有一个答案,那么人生也太无趣了。把问题搁浅去做自己喜欢的,或许这又是一种答案。

我想做一个勇敢的人,摈弃年少时,脆弱的承受能力,及敏感自卑的心理。在风雨中一日日强大起来。


日子是美好的,我想要不畏艰险,去追梦。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春天已经过去,兴尽于此。现在夏天来了,草木浓绿,楝花将尽,蝉声渐起。每日上午,迎着朝阳,拿着课本去上课,穿过花坛,那片桂花树,鸟声清亮。我期待夏的深邃,夏的迷人,如同期待自己的蜕变。

作者简介:诗悠,教师,现居山中教书;无事时,写作,读书,习字,摄影,乐于分享山中趣事;内心淡泊悠远,日子过得坚定又深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