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行力1: 行动,为什么难以开始和持续?

 新用户36625prl 2021-11-23

——1——

棉花糖试验再解读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试验,叫做“棉花糖试验”,他召集了600多名4岁的儿童,把他们单独叫到一个房间,给每个小孩一颗棉花糖,并告诉小孩可以立即吃掉它,但如果他们愿意等候15分钟再吃掉,可以再获得一颗棉花糖。

12年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当初那些能够等待15分再吃棉花糖的小孩,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更好,面对困难时更有勇气。这个试验常常用来支撑多种理论,常见的是推迟满足感意志力的重要性。

最近读到《从行动开始》一书,它从行为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另一种解释,作者仔细分析了那些能够抵抗诱惑的儿童的行为,有的选择不看棉花糖,有的通过唱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另一些则把棉花糖当作玩具来做游戏。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让这些小孩选择推迟满足感的,并不是这些小孩有多少意志力,关键是他们采取了合适的行为来抵抗棉花糖的诱惑。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即使我们的意志力不是很强,我们还是有方法让自己行动,并持续行动,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也是作者想要分享的观点。《从行动开始》的作者是石田淳,是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的第一人,他将分析行为学和行为心理学方法相结合,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该方法已经被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波音在内的600多家公司采用,并协助日本众多公司解决了人才培育和组织活化的问题。

全书核心观点:行动导致结果,如果想达成自己的目标,采取一系正确且可衡量的行为即可,你不必抱怨自己意志力不足或者自己性格缺陷等,因为这些无法衡量、观察或改变。

全书核心回答了四个问题:为什么要从行动开始?为什么行动很难?为何行动了,但却很难坚持?如何解决启动和坚持的问题?我们分两篇文章进行介绍,本文重点回答前两个问题

——2——

为什么要从行动开始?

2.1 行动是改变的根本

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直接,杨叔子院士写过系列文章《创新之根在实践》,他在这个文章中论述了“学习、思考、实践”的关系,以及实践在三者中的根本性作用,而创新是改变的典型体现。

对个人而言,改变发生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经验替代”。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提到:“想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行动带来的直接体验的确是读书无法替代的。就像跑步,如果你不亲自体会,你很难从心底认同,只有当你真的这么做,并从中获得了直接的体验,让你真正感受到它的好,你才更加容易去运动,进而带来习惯的改变。

我们公众号“精进学思行”也是受到杨院士理念的启发,虽然“学思行”相互关联,如果一定选择最重要的,我认为是“行”,学习再多,思考再多,如果不去行动,一切都为零。

2.2 行动可被观察

意志力等特性可能很重要,但很难被观察,而我们通常说一个人自律,也是通过他每天能500起床等行为来判断的,毕竟通过行为来判断别人和自己相对比较客观,所以俗话说:“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

2.3 启动和持续

为什么书名叫“从行动开始”?我的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行动带来改变,不动就不会有改变;另一方面,一旦行动起来了,人们更容易因为惯性以及它对情绪的影响,而让行动持续下去。

2.3.1 启动电机

在搭载内燃机的汽车上有个部件是启动电机,它的功能启动内燃机开始运转。因为内燃机虽然可以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巨大的动力,但是开始阶段,它需要被启动和点燃。类比自身,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心中都不乏天然的强大动力——渴望成长、成就和变得更好,但是缺少点燃它的机器,而行动就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2.3.2 行动-成就-行动

只有行动才会打来我们想要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我们采取下一轮的行动,我认为这是行为科学管理的一个核心。

2.3.3 情绪调节器

后面我们会谈到,我们有时放弃行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情绪问题,而行动本身是一个很好情绪调节器,听上去有点像悖论。但实际经验告诉我,行动是克服负面情绪的一剂良方。

我自己有时做事情会拖延,而这种拖延通常会带来焦虑情绪,为了克服焦虑,我们本能会选择一些放松的项目,比如看个电影、打会游戏,但是这些通常会带来更大的焦虑,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我自己的经验是,可以把事情分解到最小的步骤,立即开始自己现在就可以做的任务,一旦动起来,情绪自然就缓和了,而且一旦你动起来,就更容易做下去。就像物理学中的静摩擦和动摩擦的关系一样,克服静摩擦需要的力最大,一旦克服,摩擦力反而变小。

——3——

为什么行动很难持续?

明明知道行动很重要,为什么还是难动起来?即使行动了,为什么还是很难坚持下去?我将书中的理由总结为三点:恐惧、认知偏差、效果延迟。

3.1 恐惧

不行动最典型的就是拖延,《把时间当朋友》对拖延的内在心理给了最佳的解释:我们拖延源于内外两种恐惧

对内而言,当我们做一件稍微有点难度的事情,做的过程中总会磕磕碰碰,而当看到同样一件事情,有人可以很娴熟完成,在对比中就会感到如人,这种不如他人的特征,在远古时代可能就意味着被淘汰,或者无法获得遗传后代的机会,这种恐惧是深植于基因的。

对外而言,我们恐惧外部批评。一旦动手做,就很有可能出错,就面临被评价和暴露自己弱点的风险,如果不行动,至少可以维持自己的完美的形象。担心被批评,潜在的恐惧是担心被孤立和排挤,而这在远古时期也意味着死亡。

正是恐惧让我们驻足不前。

3.2 认知偏差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小王是一个工程师,没有女朋友,平时喜欢宅着,有一天公司来了个女同事,小王很心仪,他了解到对方也是单身,而且这个女生性格不错,也善言谈,和同时关系都挺不错,平时和小王工作交集挺多,交流中小王觉得对方对自己也有好感,于是小王在情人节鼓起勇气向对方表白,但对方法的回复是:“不好意思,我今晚和朋友有约了,改天吧。”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想?

“我就是一个不讨女生喜欢人”

“我这种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就是找不到女朋友”

“装什么装,拒绝就直接说呗”

“……”

小王的这种解读有没有可能是对的,当然,但更有可能是过度的解读,这种现象被称为“认知偏差”,这种偏差源于人类特有的“自动化思考”,据说我们每天会产生700次自动化思考,而且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这些想法大部分可能都不是事实,但是我们容易坚信这就是事实,结果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行动。

除了书中提到的这种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我认为还有另一个原因——“抽象思维”,这也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现在的科技文明成果可以说都是建立其上的。但是,在我们的心理世界,如果过度使用抽象化的标签处理,容易导致僵固性的思维方式,进而导致自己裹足不前。

比如一次数学成绩不好,就解读为“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工作中犯了一次错误,就抽象为“自己是个马虎的人,干不好细致的工作“。这些想法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偷懒,放弃努力带来的痛苦,因为反正自己是……人,做什么都很难改变了,干脆就不动了。

3.3 效果延迟不对称

吃一个蛋糕,立即就会获得快感,而运动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能看到体重明显的下降和精力的改善;饭后一支烟,立刻可以获得“似神仙”的快乐,但是它带来的身体问题可能十几年后才能体现出来。

这种效果的延迟不对称,让人们本能地选择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行为,让我们回避那些长期可能有用,但是短期效果不明显的行动。这两种行为方式没有什么优劣,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也很好理解。

在远古时代,祖先的寿命都很短,且随时面临死亡的危险,所以“今早有酒今早醉”是合理的选择,遇到一个蜂蜜,最佳策略是立即吃掉,遇到一个生育期女性,最好能快速实现播种。但困境在于,时代变了,寿命普遍延长,选择长期性策略反而是更理性的,但这是反人性的,所以很难做到。

——4——

总结

石田淳的《从行动开开始》,重点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以行动开始,为什么行动难以启动和坚持,如何改进等问题,本文重点分享了前两个问题,主要收获如下:

1、行动是改变的根本,可以调节情绪,行动带来的成就感,让行动本身更容易坚持下去。

2、意志力、性格特质等很难衡量,而行动更容易观察和评价。

3、人们因为恐惧、认知偏差以及效果的延迟不对称,常常容易驻足不前或者放弃行动。

那么该如何启动我们想要的行动,并让其持续呢?请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