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架构8 概念|需求和具体方案的探索空间

 新用户36625prl 2021-11-23
在车展及很多汽车公司的宣传活动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概念车,这些车通常设计很亮眼,我曾想过,这么漂亮,为什么不量产?我们有时为了表达一个产品构思和落地之间的差距常常也会说“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

那为什么会有概念车?或者说为什么需要“概念”?在系统架构7:功能和形式如何映射?中,我们分享了从功能到概念的映射,本文分享连接这种映射的重要桥梁——概念。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什么是概念?
为什么需要概念?
如何构思概念?

有很多概念车的概念。他们通常会很漂亮,但又不像真车。我以前没有理解,
为什么会有概念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其实它是一个过渡,它什么都过渡了,就是从脑子中大致的印象到最后产品之间的一个过渡。

1 什么是概念?

在韦伯词典中,对概念的定义是:
在头脑中构思的东西;
something conceived in the mind;
从特定个案中抽象和概括的一般性东西;
an abstract or generic idea generalized from particular instances;

在《系统架构》中对其定义是:

概念是我们对产品或系统所形成的图景,理念,想法或者意象,它把功能映射到形式。它是对系统所做的规划,描述了系统的运作方式,能够使人们感到系统会如何展示其功能,也能够体现出对系统形式所做的抽象。它是对系统架构的一种简化,有助于我们对架构进行宏观的探索
这个表述看上去很复杂,简单理解,就是初步描述我们构建的系统,大概是什么样的,能做什么。

通俗地讲,概念是一种构思和概括化表达。
2 为什么需要概念?

我们为什么需要概念呢?我理解主要原因有3个:

首先,从创造的角度来看,我们一开始很难对最终产品和系统有详尽的描述,只有个大概的理解,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概念车;

其次,我们人脑处理能力有限,为了快速理解更多和更复杂的事物,需要对其进行抽象和概括化处理,比如我们学习的各种定义和简化;

最后,正如系统架构中的定义,概念有助于我们进行宏观的探索。因为概念不是具体的方案,所以它为探索更多方案提供了可能性,比如我们想从A位置到B位置,如果一开始就想着开着汽车去,那么就缩小了可能性,而如果从概念的角度去探索,就能构思水(木筏、游艇等),路(汽车、火车、高铁等),空(飞机、热气球等)等不同的方案,虽然这些构想相对汽车来讲较为抽象,但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可能性。

此外, 在《系统架构》中还提到一个重要的理由:概念可以弥补从“和具体方案无关的功能” 到“系统架构”之间的鸿沟。

什么是“和具体方案无关的功能”?,通俗讲,就是“我知道想要什么(功能),但是具体方案不知道”,而“系统架构”是“功能-形式”的映射关系,已经是对功能和具体方案(形式)比较细致的描述了,但是,从“和具体方案无关的功能” 到“系统架构”,常常很难一步跨越,需要一个中间的桥梁过度,这就是“概念”存在的意义,正如下图所示,概念和系统机构都是对“功能-形式”映射关系的描述,但是概念是“粗线条”,架构是“细线条”。


3 如何构思概念?

明了了概念的定义和目的,我们如何构想概念呢?这里面有创意的成分在,其实也有一些套路,我将《系统架构》中提到的套路总结为三个方面:构思框架、向上拓展、向下拓展。

3.1  构思框架

《系统架构》用OPM(系统架构3 :如何用简洁图形描述系统架构?)展示了针对“系统架构”,构思概念的一个基本框架:

看上去有点复杂,其实主要分为两部分,左边虚线框外的部分,叫做“意图”,也就是我们构建的系统需要实现什么目的,右边虚线框内的,就是我们对实现意图的一个概念构思,它包括了对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的构思,左右两边的关系其实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只不过在图中用“和特定……无关”和“特定”来描述。

什么是“操作数”,“属性”“转化”可以参考系统架构1:系统架构-对系统的抽象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形意思可以参考系统架构3 :如何用简洁图形描述系统架构?具体怎么使用,我们可以参考下表最左边的问题来进行:

而它背后的逻辑是:系统/产品的主要受益者是谁?通过什么活动(过程),改变了什么(操作数,属性)让其受益?实现这种活动的载体或工具是什么(形式)?
3.2 向下拓展
上面只是个我们提供了一个构思的框架,如何产生更加具体的概念呢?《系统架构》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整体概念(integrated concept)和概念片段(concept fragment),而且通过形态矩阵(morphological matrix)这个工具,为我们展示了系统产生概念的方式。

上表展示的是针对“运输服务”(集成概念)的概念构想,任何运输的过程都包括三个部分:提升,推进和导向(概念片段),为了实现这些子功能,可以有不同的工具,对他们进行排列组合(形态矩阵),就可以形成大量不同的概念方案。

3.3 向上延伸

如果说“整体概念-概念片段”是一种向下拓展,你可能很容易想到,有没有可能向上延展呢?当然,向上拓展,就能发现当前这个概念也只是更大概念体系中的一个,而且这种拓展有时还能带来新的创意。
以"人"的“运输服务”——旅行为例,我们为什么要旅行?是因为要去客户的办公室见客户,为什么要去见客户?是为了更好了解客户的偏好;为什么要了解客户的偏好?是为了谈成一笔生意。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延伸出新的概念,比如,为了了解客户偏好,一定要去客户办公司吗?电话会议可以吗?间接了解可以吗?通过对旅行这个概念,向上延伸,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案。

在上面的延伸中,我们不断用到“为什么?”,和我们在《高维度思考法》4| 升维:为什么要具体-抽象-具体?创造力|4 如何训练提案能力?分享的方法相似,而那本书介绍的也是如何更好产生创意。

总结

概念是一种构思和概括化的东西,它建立了意向和架构之间的桥梁,创造了需求到方案的探索空间,拼接了想象到现实的路径。本文从系统架构的角度,介绍了生成概念方法:构思框架-向下拓展-向上延伸。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在工作中类似的经历,当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直接采取具体的方案,无论是参考别人的还是自己想来;另一种是先构想概念方案,最要用模型预测一下,看看哪种概念更好,选定概念后,在做具体的方案。看似第二种方式多走了一步,但常常让我们能更有效解决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