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记(3)

 静影成璧的一念 2021-11-23

寒假里,闯闯(小名)有一篇微写作,选取老舍短篇小说《热包子》中的一个人或一个情节,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少于300字。

一个晚上,闯闯告诉我说,有同学QQ上问他写了没有,那同学看不懂,而且请他爸爸看了,他爸爸也没看懂。我问闯闯:“你看懂了没有?”

他说:“算是看懂了,一个关于出轨的故事。从前后段落呼应上我算看出了,因为写到了出轨,中间好像也没什么啊?我也百度了一下解读之类的,我看懂了。”闯闯这么一说,我还是比较吃惊,居然还有看不懂的文章?出轨的?我要读一读。

小说只有三页,很短。老舍的小说我读得也不少,但是这篇《热包子》确实没读过。

这是一篇无比精彩的小说。读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舍真是让人折服,短篇比长篇小说写得还要好。是可以让人叩拜的。”

我给闯闯分析了一下小说。确实,他读懂的部分,开头结尾的呼应,交代了具体的故事,如果说中间比较含蓄的话,仅开头和结尾猜也猜得出来写的什么。或许,凭他们的阅历,他们真的只能懂这么些。还是先回到小说上来。为了帮助他抓住要点,我以罗列的方式把我读懂的部分告诉了他。

一、文章前后呼应,透露了小说要讲的是一个出轨的故事。

二、老舍的伟大之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篇文字也没有落伍,相反有一种含蓄、古典的情怀,对人性有通透的了解和宽容。

比如开头的一句:爱情自古时候就是好出轨的事。不过,古年间没有报纸和杂志,所以不像现在闹得这么血花。

比如最后的一句:到现在想起来,古时候的爱情出轨似乎也是神圣的,因为没有报纸和杂志们把邱嫂的相片登出来,也没使小邱的快乐得而复失。

如此的表达,和木心的《从前慢》相似地温润。

这是一篇我读到的写出轨写得最含蓄温润的文字。

三、文章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非常精妙。写邱嫂,全是侧面描写,写她如何让人喜欢的,所有人都喜欢和她说话,到她屋子里玩,带吃的给她,描述的亮点是她亮白的牙,从他人的言行中可以感受到邱嫂的美、豪爽、爱热闹等等,已为出轨埋下伏笔。小邱,全是正面描写,写他的坐没坐相,毛糙、善良、懦弱等等,通过动作和语言来写。

四、对比描写。小邱在邱嫂在身边时快乐的样子和后来邱嫂离去的落寞与寡言显示了他的朴实善良,为后面因爱而宽容到极限作了很好的注解。

五、热包子的含义。全文就一处提到热包子。这个热字是生活的热情。(当然,作为成年人来读,可能还可以有更多的解读,还有文章中的几处“他们就必定打一架”之类的字眼。其实,这个小说更适合成年人看。)

六、“我“”的第一人称实际第三人称视角。

文章可分析之处还有很多,我给闯闯大致说了这么几点。至于疯在哪儿魔在哪儿,了解了上面几点,再自己去细读品味吧。

对于这样的文章让读高中的孩子来读,我还是有些质疑,因为就目前现状来说,在中国高中阶段是禁止谈恋爱的,要读书为重。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恋爱经历,比如我儿子闯闯就是,他一直天真可爱,他会和所有女生说笑开玩笑,比较坦荡,他也知道现在不该谈恋爱,他还没有这个心思,我感觉他还是一个纯纯的小少年。没有恋爱经历,如果,真的是两眼不看窗外事的话,出轨是什么,对于孩子来说,真的不知道是什么。而且,如果这是他们接触的关于爱的很少的文字,那么首先读到的是出轨,这样好不好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篇章选择作为作文题材,也是一种大的格局,因为生活真的很复杂,以后谁都不是王子公主,了解一些复杂性也未必不好?

所以,作为一个家长,我想,我要跟上孩子的步伐。或许他的学习真的不是我能指导得了的,但是他的社会阅历视野的拓宽或许我是可以帮得上忙的,他心理的困惑我是可以和他一起摸索着解开的。我们一起努力!

附上闯闯的习作:

装“聋”作“哑”

文\闯闯

不疯魔不成活指的就是人如果不为某事物而疯狂,那么他就枉费活一场。

《热包子》中的小邱就是一个因爱而疯,装聋作哑(的人)。

小邱嫂不知原因消失了半年,其中的隐情其实不难猜出,如果是一个清醒而又十分理性的人,必然会追根究底,更有人定是咽不下这口气的,少不了要兴师问罪,最终结果是两人一拍两散。

然而小邱因为对邱嫂的爱致使一切原因或隐情对他来说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邱嫂又回来了,因为小邱觉得邱嫂回来就是他最想要的结果。邱嫂在他身边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去追问邱嫂,让自己的幸福得而复失,与(于)他而言就是悲剧,所以他宁愿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问,生活一切照旧。就像弄脏了的衣服,洗一洗,又像新的那样了。

有时安宁比真相重要得多。

完美无缺的和氏璧早已消失不见,世间美玉都不无瑕疵,生活也是如此,谁都不能要求白璧无瑕,就像谁都不能要求镜子纤尘不染,能反映出大致样貌就够了,又何必计较那一道道浅浅的划痕或些许小小的污点呢?

妈妈我就闯闯此文思想的点评:安宁比真相重要。这样的话真的说得很好。我还想说:有时候真相是什么?就是你愿意相信的事实。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不做完美主义者,有时候放人一马就是放自己一马。

我的困惑:这样写作文是否符合高考要求的正能量呢?我们该怎样指导孩子有宽广的心灵空间,强大的内心,又顺利在高考作文中打个胜仗呢?

和大家共勉,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点击最上面题目下方的静影沉璧的似是而非 再点关注,就可以关注,每个人的出现,都深有其意,世界因你而更多彩,爱你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