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桃和软儿梨的哪些事(2)兰州人把香水梨叫软儿

 老魏的新视界 2021-11-23

       “桃好梨好,可谁知什川卖桃人卖梨人的艰辛,我们不怕炎夏不惧严冬,真正心寒的是这个城市不给这些创立本地品牌的劳动者自产自销给予真正的尊严与包容。”

      看到这段留言时,笔者内心是五味杂陈的。有同感,也有反思,想到的一句话是,“百年未遇之巨变”,正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遇到,面对巨变,有猝不及防,有摸索前行,沉着应对。还原自己遇到的几个场景,抽丝剥茧,寻找真相。

场景

时间:寒露

地点:什川镇隍城渠边,香水梨收购点,三马子车停在香水梨收购摊前。

人物:果农、媒体人。

果农甲“一百斤香水,才卖几十块钱,太便宜了。一斤五毛、一块的价格,一年务下来,打药、放水、摘下来拉到收购点,还不如去喂羊呀……

果农乙:关键是今年的果子个头太小了,你要有大果子,半斤以上的,收购价两块五,价格也不低呀。现在这种小果子幸好还有人收,不然的话真就喂羊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养猪羊,小果子卖不掉,城里卖划不来,只能当垃圾倒了。

笔者:为什么不把香水梨往大务呢?大果子价格高呀

果农乙:现实是,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种地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古稀老人种果树的也有不少呀。果子要个头大,关键是要简果(疏果),费人费力,老年人顾不上,也没这个精力呀。今年果子是大年,疏果作业跟不上,果子就小了,自然就卖不了钱啦。

场景一

地点:兰州宋家滩农贸市场。瓜果蔬菜粮肉蛋副食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但市场内本地水果的摊点很少。

时间:初冬

人物:果农

笔者:问一位在市场门口卖梨的果农:为啥不在市场里面卖呀?

果农:市场里的摊位都是长年经营的摊点,农民的瓜果季节性很强,农民长年租的不多。大部分果农的摊点都在街头市场。所以城管管的特别严呀!

笔者:每年不是都有政府分配的绿色摊点吗?

果农:这是政府为老百姓做的实事,我也卖口过,在金艳花园。

      通过以上两个情景描述,不难看出当今社会城乡发展中的真实情况。种地收入上不去,好多年轻人就一边打工一边种地。而长年守着土地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像什川这样的“高田”,没有年轻人,根本就没法去种植。所以巨变时代,会产生很多新的矛盾,像城乡之间的种种矛盾,是时代大潮席卷下产生的,城市是人类的文明理想,乡村是城市的根基,乡村涵养城市,城市反哺乡村,城乡永远不可能割裂。

      面对巨变时代的矛盾冲突,需要我们有更清醒的认识和理解。

      回头再说说兰州人喜爱的软儿梨,其实你要到什川梨乡去,当地果农都把软儿梨叫香水,意即这种水果最终会变成人们喜爱的、可滋养身心的一缕香水。那么兰州城里的人为什么都叫它软儿里,窃以为,这是市民对香水梨的一种昵称,城里生活的人喜爱香水,但香水作为一种冻梨上市,食用的最佳方式是化冻,化开的香水梨软绵香甜,余味悠长,是食用的最佳境界。

      桃子和软儿梨都是老百姓喜爱的果品,冬果梨、香水梨、白兰瓜等曾为兰州赢得了瓜果城的美誉。今天的鲜桃软儿梨,早已走上了大雅之堂。什川白粉桃和软儿梨,每年都大量销往北上广等地。相信兰州的这些优质果品,未来一定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也会通过产业化之路,优质优价,为果农带来真正的实惠。

近期热读



近期热读
1
鲜桃和软儿梨的哪些事(1)宁吃仙桃一个
2
兰州鼓子:万众一心战疫情(视频)
3
什川五福亭建立始末
4
抗疫仍在继续 我们必须努力
5
抗击疫情 有我一份力量 金城魏氏企业家魏明为抗疫捐款十万元
6
致我故去的亲人
7
【抗疫征文】抗疫如抗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8
什川趣闻轶事    (一)大力士:郎康蛮力、抱碾背柜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