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方舟:“歌蕾蒂娅”原型和元素考据,极速、巨槊和掠食者

 奇形怪状研究所 2021-11-23

歌蕾蒂娅

一、深海掠食者

六星特种干员,歌蕾蒂娅。来自海洋。她应当属于阿戈尔,但却并不止于阿戈尔。在这一点上,她与斯卡蒂、幽灵鲨两人达成了一致,同属于另外一个阵营,名为:深海猎人

根据目前的线索,可以得出推论:她们都来自阿戈尔,代表着属于某种海洋生物;但种族却不是阿戈尔,而是属于深海猎人阵营,这或许代表着海洋中的掠食者。就像“深海猎人”这一阵营的字面意思所言,她们是深海中的猎手,是顶级的掠食者。

沧龙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阵营的归属:原型是虎鲸的斯卡蒂、原型是旋齿鲨的幽灵鲨当然都要归属于深海猎人了。而原型是小飞象章鱼的深海色,就完全就与海洋掠食者没有关系了,于是阵营归属于阿戈尔。

这里唯一存疑的是安哲拉,原型是针乌贼的她理应同样归属于阿戈尔。但正如凯尔希所说:“安哲拉与幽灵鲨和斯卡蒂之间的区别,就好像滴了一滴墨的白开水和墨水的区别。”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对她特殊的阵营归属进行了解释,划到了深海猎人之中。

逆戟鲸

如果这一推论成立,那么未来的深海猎人干员在设计上将拥有极广的选择范围。他们的原型既可以是远古时期的巨齿鲨、邓氏鱼、沧龙、滑齿龙等等巨型掠食者,也可以是现代自然界海洋生物中的逆戟鲸、领航鲸、大白鲨、大王乌贼、剑鱼等等海洋生物。

Gladiia

说到这里,我们再聊回深海猎人阵营中的这位新干员:歌蕾蒂娅。她名称的英文写法“Gladiia”与其中一位海洋掠食者的拉丁学名高度一致,那就是:剑鱼(Xiphias gladius)这就是歌蕾蒂娅的现实原型

剑鱼

剑鱼,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一种常见鱼类。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因其上颌向前延伸呈剑状而得名。因为其游速极快,就如同离弦之箭,也常常被称为“箭鱼”。它们的游速最高可达130公里,远比其他海洋掠食者要快得多(参考数据:虎鲸65千米/时,鲨鱼40千米/时,飞鱼65千米/时)

剑鱼属于是比较大型的硬骨鱼,远比我们印象中的要更大。稍微大一点的剑鱼能超过三米,体重更是超过一百公斤,体型完全不弱于一头乌萨斯棕熊。它们能够忍耐更低的水温和更低的溶氧量,因此能更好地适应深海恶劣的生存环境,能通过捕食深海鱼类和头足类为生。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剑鱼的元素是如何在干员歌蕾蒂娅身上展现的。

二、极速

剑鱼是海洋中的速度之王。这份恐怖的时速,是火车的两倍左右,连最快的轮船也望尘莫及。在干员歌蕾蒂娅的档案中,也描绘了这一点:“她有时候会抱怨皮肤干燥,没有水,不好发挥什么的等等,那是因为她跑得比弩箭还快。她战斗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噪音。”哪怕来到了陆地之上,这位海洋中的速度之王会受到“缺水”的困扰,但是她的速度依旧

劈波斩浪的剑鱼

在歌蕾蒂娅的精二立绘中,呈现的正是这样一幕:剑鱼向前游泳时,长矛般的长颌不断劈波斩浪。它光滑的体表和流线型的身体,配合上强壮有力的尾柄不断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这才帮助它能达成了如此急速。在干员的立绘中:背鳍化作了头顶的帽子剑状的上颌化作了手中的长柄武器,不断地劈开脚下的水浪前行

我们继续说回剑鱼的极速。在上文歌蕾蒂娅的档案中,可以从描绘看出:她之所以在战斗时会发出巨大的噪音,因为她的速度突破了音障。在现实中也的确如此,这里参考的元素是:突破了音障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

“剑鱼”式鱼雷轰炸机

那时的设计师们从剑鱼身上获得了灵感,仿照着它线型的身躯和尖锐的上颌在飞机的前面安装上了一根长针”,专门用来刺破高速前进中产生的“音障”。战功。

但是,哪怕是作为大型掠食者,剑鱼也有着许多来自于大自然界的天敌。但其中对于它们威胁最大的天敌,还要属人类。由于剑鱼的肉质极其鲜美,被迫成为了各国渔民争相捕捉的对象。

渔民售卖的剑鱼肉排

毕竟是大型掠食者,剑鱼在市面上并不常见。偶有见到,也是以鲜鱼或冰冻的形式在市面上出售的,属于较珍贵的那一类刺身。人类最爱的部位是剑鱼的鱼腩,那里肉质超级肥厚,脆嫩而不油腻。在制作成料理后,甘香会留在嘴里,回味无穷。

香叶烤剑鱼

剑鱼腩寿司

对于这些来自海洋的“剑客”而言,我们更应该去欣赏它们的流水般的身形,欣赏它们那极致的速度所带来的优雅之美,而不是将它们粗暴地制成料理,贪婪地端上人类的餐桌。

干员歌蕾蒂娅,其原型正是这片广阔大洋中的顶级掠食者:剑鱼,这也符合上文中有关“深海猎人”阵营的推论。至于这一推论是否真的准确,只能留给未来去检验了。

三、属于海洋的武器

我们顺着上文中的线索,来接着聊一聊剑鱼身上最具标志性的“剑”。这柄造型独特的巨剑,在歌蕾蒂娅的干员档案明确提及了它的类型:“她的槊不是用来捅的,是砍,是划,虽然结果都是肉碎乱飞满地血浆一地稀烂,太恐怖了,救命。”

这里关于武器的用法描述,也非常符合现实中剑鱼的狩猎方式:主要是劈砍,并不是刺。在我们的常规思路里,常常会认为剑鱼是凭借着极速,用身上的“长剑”去刺穿猎物的。但是在捕获到的剑鱼的胃含物里,研究者们发现:猎物身上普遍存在着被利剑砍过的痕迹,甚至有的被劈成两段。因此歌蕾蒂娅的攻击方式也是如此,主要的用法是“砍”和“划”,而不是“捅”。

歌蕾蒂娅的攻击方式

但是剑鱼也并非完全不用“刺”。几乎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会让剑鱼主动开始极速冲刺,用“刺”的方式进行攻击,那就是:以命搏命、以死相拼。尤其是在面对它们的天敌时,比如虎鲸、抹香鲸、尖吻鲭鲨等等海洋掠食者,剑鱼从不退缩。

人们也时常在一些远洋鲨鱼的身体上,发现插有剑鱼的吻部残片,这已经足以想想搏杀会有多惨烈了。

鲨鱼尸体上的剑鱼吻部残片

不过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倒霉蛋:不巧撞上了速度极快、刹车不及的剑鱼这些袭击并非出自剑鱼本意,多半是受到了捕食者惊扰,在“逮虾户”的过程中撞上了一些本不该撞上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世界上最早的载人深潜器之一,明星选手Alvin号。

被剑鱼刺穿的Alvin号

但一旦用了“刺”,剑鱼自身也会受到极大的副作用影响:用力过猛会导致拔不出来,只能断“剑”求存。就像是上面两张图中所展示的这样,剑鱼是成功杀死了鲨鱼,但自己的剑吻也断在对方体内,生死未卜;深潜器Alvin号被剑鱼刺穿,但它自己也被永远卡在了里面。

歌蕾蒂娅的槊

我们再继续聊回歌蕾蒂娅的武器,“槊”。简单来说:槊是一种古代的冷兵器,可以理解为杆儿比较长的矛剑鱼的剑吻横截面是扁平的,两边薄而锋利,在歌蕾蒂娅的手中并没有具象化成巨剑,而是成为了“槊最前端的宽刃”。

虽然游戏中是这么设计的,但是在现实中:矛与枪均为锋利武器,槊则属于重击武器。在《通俗文》中记载:“矛长丈八谓之槊。”槊是锤与矛的结合杆的长度是三者中最长的,常见形态就是在槊杆的尖端上安装上钝器。

现实中的槊

历史上,槊的使用几乎是完全和重甲骑兵相绑定的。在面对战场上的重甲时,传统的刀剑砍杀意义变得非常有限,槊于是应运而生。枪矛的灵巧不同,用槊需要神力。就像歌蕾蒂娅所演示的那样,槊的主要招式说好听点是“劈砍”,说难听点就是抡圆了”。

作为锤与矛的结合,分量较重的槊是专门用来砸重甲、破重甲的。既然砍杀不动,那就借着战马的冲劲,顶也给你顶翻了。后来随着重甲骑兵的渐渐淘汰,槊也随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干员歌蕾蒂娅手中的槊,其实与传统意义上的槊不太一样,应该只沿用了这一个设定:长杆。这柄武器在外形上更像是鱼叉,或者说是三叉戟

槊上刻的单词

在歌蕾蒂娅的这杆槊上,刻着几个单词:AN OCEAN OF PAIN,一语双关。“an ocean of”相当于“large numbers of ”,意为“许许多多痛苦”;同时,结合歌蕾蒂娅的背景,也可以将“ocean”直译,翻译为:痛苦的海洋。在她的身上,两种理解是并存的,那是来自海洋的无尽痛苦。

干员歌蕾蒂娅,原型是有着“海洋剑客”之称的剑鱼。她还无法像其他族人一样适应干燥的陆地和空气,感觉到的只有燥热,因此在所有的技能中都加上了“缺水”的前缀。但即使是这样,忙忙碌碌的罗德岛也要好过那片满是同僚尸体的恐怖深海太多太多了。歌蕾蒂娅,这里不是深海,这里可以相互信任,这里可以放下警惕

首发都在微信公众号“奇形怪状研究所”,专注于明日方舟的深度游戏攻略。如果文章对你有用,就关注一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