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 ⬆️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来往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1、为什么易中天《中华史》中没有专门用一本书讲述五代十国,而是一带而过? 2、朱元璋建立明朝北伐之前的西吴国是一个什么国家?和历史上哪个国家版图最为相似? 3、为什么中国的割据乱世都是北方分裂,唯独五代十国是南方分裂? 1、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堂堂大唐为何会破碎成五代十国的局面 10、一个连姓都没有的小沙陀,是怎么样当上皇帝的 这首诗说的是朱温灭唐称帝的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宋太祖赵匡胤称帝的大宋建隆元年(960年)的53年中,一共有8姓15位皇帝,搅得中原大地乱七八糟,暗无天日。 大部分皇帝残暴无道,难得出了一个相对仁厚的皇帝,在他统治的七年,中原连年丰收,百姓相对安定,号称小康。 他是后唐的第二位君主,唐明宗李嗣源。 01 上源驿之变 李嗣源是沙陀人,五代其实是沙陀人入主中原的一部兴衰史。 后唐李存勖、李嗣源,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等几个政权的创建者,都是沙陀人。均是沙陀族英雄李国昌、李克用父子的后人或部下。 李克用本姓朱耶,因打黄巢立大功,大唐天子赐姓李。 他们长得叫“深目虬须”,深眼窝、大胡子,被中原汉人目为胡骑。 英勇善战又嗜杀无度是他们的特征。 李嗣源小名邈佶烈,连姓都没有。 十三岁就跟着李克用上战场,话不多,有礼貌,打起仗来不要命。 李克用收他为义子。 早年他作为李克用的警卫员,经历过的最危险的战斗是唐末著名的上源驿之变。 唐中和四年(884),退出长安的黄巢大军杀向汴州。 汴州是朱温的地盘,他估计挡不住潮水般的敌人,向河东军李克用求助。 李克用的沙陀骑兵“鸦兵”是黄巢最怕的敌手,李、朱联手把黄巢打得大败而逃。 胜利回来,朱温在上源驿为李克用大摆宴席庆功,不到三十岁的李克用骄傲之极,出言不逊。 朱温就是唐朝的曹操,大怒之下杀心大起,又考虑到长远之后,与自己争天下的一定是李克用,决心借此机会除掉他。 李克用大醉,三百警卫和他住进了上源驿。 当晚朱温派兵包围上源驿,用车辆木头堵住道路,四面放火,乱箭齐发。 警卫们拼命抵抗,李克用被侍卫推下床,冷水泼脸上才醒过来。 眼看大火熊熊,李克用在劫难逃。 忽一声霹雳,大雨如注,浇灭了大火。 警卫员趁机拥着李克用冲了出去,死命杀出一条路,从尉氏门缒城而出。 三百多警卫只剩几个卫士保护着李克用天亮才回到自己的营寨。 活着的人中就有十七岁的李嗣源,箭雨枪林中,居然毫发无伤。 李克用后来封晋王,其部称晋军,朱温封梁王,其部称梁军。晋梁成为不共戴天的死敌。 02 李横冲 李嗣源跟着李克用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沙陀兵战力超群,胜率很高。但军纪很坏,打了胜仗,又抢又杀,所以是征服了一大片,又反了一大片。 看上去总是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地盘却越来越小。 比如,一次李克用义子李存信率军路过魏博,纵兵大掠。 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本来在李、朱之间摇摆,大怒之下,发兵猛攻李存信,把李存信打得大败。 罗弘信成为了朱温最坚定的盟友。 就在这一战中,李嗣源率领的麾下五百骑兵殿后,横冲直撞,硬是挡住敌人追击,全师而退。 李克用很欣赏他,给他这支部队一个名字“横冲都”,类似现代的猛虎团之类。 李嗣源被称为“李横冲”。 朱温稳打稳扎,一步一步地扩大地盘。 到唐昭宗天复二年(902),梁军已占领中原大部,两次都打到了晋军的根据地河东。 这一次梁军大将氏叔琮包围了晋阳,李克用亲自上城指挥防守,沮丧之极,差点要放弃晋阳。 李嗣源和李嗣昭、周德威等大将坚决反对。 后河东散兵很多跑回来,人马聚集。 李嗣源等人不断出城突袭梁军,终于打退了敌人,守住河东。 李克用暮气沉沉,天佑五年(908)年去世,儿子李存勖继位为晋王。 (这时候朱温已经称帝,国号梁。但晋军不承认朱温的政权,还是用大唐皇帝的年号天佑。) 李存勖很了不起,一上位就严肃纪律,严禁沙陀兵乱抢乱杀,训练以沙陀为主的骑兵和以汉人为主的步兵协同作战。 晋军满血复活。 梁军以为李克用刚死,李存勖年轻,没看在眼里。 晋军前线李嗣昭部坚守潞州已经一年多了,梁军筑了夹城(两边有高墙的通道)围住潞州。 李存勖决定趁其不备,打开潞州包围圈。 晋军抵达潞州外围,大雾之中兵临城下,梁军还在睡梦之中。 东北路总指挥李嗣源,砍开鹿角,挥师直杀进敌营;西北周德威也冲杀进梁军。 梁军大败,晋军扳回了一局。 李嗣源功劳最大。 03 百战灭梁 911年,梁晋之间在河北柏乡大战。 梁军尽遗精锐出战,朱温手下的“龙骧”、“神捷”等精骑兵全部上阵,要一举消灭晋军。 梁军摆下阵势,马如龙人如虎,精甲上镶的金银耀眼夺目。 左边一片骑兵都是白马——白马都; 右边一片骑兵都是红马——红马都。 晋军见敌人阵势严密,有畏惧之色。 李存勖拿出一只大银杯,倒满酒给李嗣源:“你看敌人白马都、红马都好生雄壮,让人心惊胆战。” 李嗣源呵呵大笑:这都是银样蜡烛头枪! 喝过酒,率自己的横冲都直杀进白马军阵列中,勇不可挡,生擒梁军两名校尉回阵,身上甲胄上插满箭羽,刺猬毛一样,依旧谈笑风生。 晋军士气大振。 而梁军主帅王景仁是朱温从南方招安的将军,很受朱温器重,但原来跟随朱温的嫡系老将们不服他管。 从早上打到傍晚,梁军终于全线崩溃,被晋军杀得血流成河。 梁军的精锐“龙骧”、“神捷”被全部消灭。 此战之后,晋军越来越强,梁军走向末路。 朱温死后,不成器的儿子朱友贞继位。 923年,李存勖称帝,国号还是唐,史称后唐。 唐军找准战机,绕过梁军主力,大军直取汴梁,先锋就是李嗣源和义子李从珂。 两天两夜急行军,李嗣源攻克守军薄弱的汴梁,朱友贞全家自杀,梁灭亡。 李存勖拉着李嗣源的手,脑袋抵脑袋说:“我有今天,都是你们父子的功劳。天下是你和我共有的。” 04 兵变称帝 不得不说,李存勖是战争的巨人,政治的侏儒。 料不着李存勖排挤老臣,还把他最喜欢的戏子都封了大官,百战将士却什么都没有,人心就散了。 而此时李嗣源还在为后唐征战。那时周德威已死,他更是唐军栋梁。 朝政越来越腐败,有人提醒他:您已经是“德业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矛盾爆发。 大将郭崇韬无罪被杀,好多地方的将士反了。 李存勖虽然已不信任李嗣源,但除了他无人可用,只好派他率军去平定最乱的贝州。 到了贝州首府邺城,李嗣源的兵也叛了乱,胁迫李嗣源和邺城守军讲和,共推李嗣源为主。 大家声称:让李存勖在黄河以南称帝,李嗣源在黄河以北称帝。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嗣源为了自保,一路收拾乱兵,回师攻向首都洛阳。 李存勖亲自率军攻打李嗣源,可人心已去,将士成团成营地投奔李嗣源。 众叛亲离的李存勖长叹道:“我不行了。” 李存勖回到洛阳后,将军郭从谦又叛乱,杀进兴教门。 李存勖中流矢死去。 李嗣源攻进洛阳,平定局势,杀了郭从谦。 就在李存勖的棺材前继承了帝位。 这个原来连姓氏都没有的沙陀少年,当上了皇帝。 05 焚香祷天 大臣们说重新建一个国号,李嗣源问:“什么叫国号?” 回答说:“李家受大唐大恩,为大唐报仇,所以国号是唐。现在陛下新建国家,要立个新国号。” 李嗣源说:我十三岁跟着李国昌,又跟着李克用三十年,跟着李存勖二十年。李家的天下就是我的天下,没有一个家两个国的道理。国号还是大唐。 当了皇帝的李嗣源,节省财政,减免税收,消弱藩镇,整顿军队。 千疮百孔的国家得到休息。 李嗣源终究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最后也因为儿子兵变,受惊死去,年纪六十七岁。 他当了七年皇帝,每天晚上在宫中焚香祭天,祷告上天: 我本来是个胡人,因为生在乱世,大家推举我当了皇帝。请老天怜悯世人,早早降生圣人,做万民的主人。 于是后唐天成二年(927),大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