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背景 Y同学,15岁初一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学生自述 从小就被送至封闭式托管学校,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三天,和父母几乎无交流,不听话就被我爸暴打一顿。 我从小就不喜欢学习,开学后我就更不想去了,因为在学校也不想听,也听不懂,就经常在课上打瞌睡、看小说、或者偷偷玩手机的游戏。 所以去学校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家玩游戏做任务。 亲子关系疏远 Y同学对于家人感情相对较淡漠,只跟姐姐有沟通。 关于学习 从小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受到困难问题的影响,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就急躁。 沉迷网络游戏 Y同学对于网络世界非常痴迷,集中表现在对网络游戏的狂热,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一直玩手机(有过前一天早上玩到第二天早上,中间完全没有吃饭的经历。) 朋辈社交技巧不足 性格内向,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沟通,与人交往少言语交流,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略有自闭倾向。 注意力分散 注意稳定性较好,但是注意广度相对狭窄,注意的转移相对困难。 例如: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会非常专注,但不太能够关注到周围的事物(如是不是有人在讲话,讲了什么话)。注意力也是很难转移到其他方面的。 学生表现
咨询分析 咨询分析 从Y同学成长过程的角度来说,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家长从小无法满足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温暖或者不被认可和鼓励; 在学校和社会中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在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少、师生关系不理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能满足自己青春期的躁动和需求,同时又没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产生自卑自闭的倾向。 当前Y同学的在情感、言语以及社会性功能的发展上,水平相对较低,思维能力发展相对迟缓。 1、在情感表达及社会性交往方面,能够注意到Y同学与人交谈的全过程几乎不看对方的表情和眼神,自己的表情也不多; 2、在言语功能方面,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老师讲的内容几乎听不懂 ,现有的学业水平更多是依靠自己看书所达。另外,个体自身的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口头上,更多用“不知道”作为答复,书面表达中,言语表述相较单调,很少带有情感性表达; 3、思维能力方面,做事更多依靠直觉,直觉结果如何,对于个体发展是否有利,并没有办法清楚的分辨和认识;思维灵活性欠佳,对一些问题的认知,在不被支持或者被拒绝时(例如对网络的态度),则表现出敌对或抗拒,更多选择自我封闭,拒绝对外沟通。 调整策略 介入目标
介入策略(尤其是前期阶段)
调整历程 心理咨询内容 1、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适应方面,鼓励学生放宽心态,积极与同学沟通交流,帮助建立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新群体。 2、调整认知 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之后会对此类问题存在畏难和排斥心理; Y同学遇到问题,容易进行外归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理疏导,能够客观看待人事。 3、注意力品质的训练 使用舒尔特方格,对Y同学注意力品质进行测试与训练; 4、建立自信,稳定情绪 引导Y同学树立其自信心,稳定情绪再去学习和生活,多参与集体活动,开放怀抱去拥抱他人。 一对一容学习力培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多跟学生交流,建立好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赖和认同,其次课程适当可以放慢,让学生慢慢记! 2、建立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多举例实际动物体加强学生兴趣,增强课上互动性,积极引导该同学认真听讲,吸引他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与多样性,作业尽量少而精。 3、改善注意力问题 课堂加强监管,课后与心理老师,科任教师一起帮助学生改善注意力问题。 4、个性化教学 学生言语功能发展水平较低,对于语言类学科学习存在困难, 尝试把课业内容做成PPT,使用电脑授课;其次,授课内容上,从容易的开始,难度逐渐递进。 5、提高学习自主性 在学习纪律范围内适当放松监管,建立心理安全范围,提高Y同学学习自主性。 行为习惯训练 1、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强化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 2、严明奖惩,对于过分行为需要一定的惩罚,对于积极行为给予支持,并及时强化此类行为。 3、分配任务需要明确任务内容,具体而言就是要求Y同学完成某事,需要告知他怎么做才能完成。 4、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会让孩子的一天张弛有度,节奏有序,做事和思绪稳定。 5、尊重个体差异,利用同伴关系,增加娱乐内容,在个体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其社会功能。 6、帮助Y同学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并加强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并进行实时监督。 8、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9、身体较单薄,适度加强体育训练。 兴趣爱好培养
1、戒除网瘾
2、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Y同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谐的发展; 3、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4、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后期反馈 离校反馈 1、注意力品质训练,成效良好 学生的注意广度有明显提高,除了注意力测试成绩这种客观指标的显性提高外,Y同学对外界信息的关注度是也是有所提高的,比如上课的注意力状态,相比前期教学授课困难,当前阶段,教学授课基本不受影响。 2、建立了稳定的人际关系 跟同学相处良好,在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相较刚来那种封闭、拒绝同任何人交流的表现,Y同学当前阶段的主动性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基于Y同学分析中对Y同学现有行为特点成因的总结,以及现阶段对于Y同学社会功能的提升训练,后期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网瘾问题 一方面限制手机的使用; 另一方面,多一些情感的陪伴与投入,营造安全温暖的家庭氛围,满足Y同学生理、安全的需要,帮助Y同学顺畅地过渡到下一阶段,降低Y同学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这种需求的满足。 2、在教育的方式上面 需要下达直接、明确的指令,否则Y同学可能并不能够清楚的接受到对方传递的信息,或者接收到信息了,但是并不知道怎么去做。 尤其对于Y同学第一次要做的事情,需要再三强调,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3、对于未来方向 就Y同学当前社会性发展的水平而言,这种持续的发展基本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想要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可以建议根据Y同学自身特点,进行专精尖的学习,以保证Y同学在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中,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实现自我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