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长成什么样儿?笔者活了小半辈子,一回也没见过。虽说没亲眼见识过,可没少从书本里面读到过,您比如这位杨老光,以笔者的眼光来看,这位老兄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豪杰义士。 那位问了,杨老光何许人也?他乃嘉庆年间,湖广一带的人士,自幼好武,长成之后,以技艺精湛而闻名。那会子,川陕湘桂地区,常有强人沿途打劫过往客商,商贩为保平安,不得不用重金雇用勇武之士保镖。尽管如此,货物仍旧频频遭劫,唯独杨老光所护送的货物始终没有丢过一样。 有道是,江湖并非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杨老光为人豪爽,爱交朋友,那些绿林道上的人物闻其大名,多少都会给几分薄面,加之杨老光的的确确有过人的本领,故而雇他当保镖,管保顺风顺水,万无一失。 杨老光晚年之时,抛弃旧业,以务农为生。闲暇之时,便教授子弟们武艺。其弟子徒孙当中,高手辈出。杨老光的右边小腿肚子上有个深坑,皮肉皆无,可见白骨,看上去十分瘆人。弟子们常常问他这个深坑的来历,杨老光每每笑而不答。有一回,他不知道来了什么兴致,居然讲起一段与这个深坑有关往事,并借此告诫弟子徒孙,要时刻牢记,引以为鉴。 说起这个瘆人深坑的由来,还需追溯到杨老光三十岁那年。那一年,他受官府所托,率领子弟围剿一股悍匪,双方在山坳中展开搏斗。那里蓬篙荆棘丛生,乱石耸立如刀,且彼此错乱交杂,一个个杀红了眼,直杀得天昏地暗,星斗无光。群寇最终在丢下十几个兄弟的尸首之后落败而逃,而杨老光这边也有三人不幸丧命。 这天夜里,杨老光回到家中,洗去身上血污,倒头便睡。刚睡着,就听屋外有窸窣声响。武林高手都有“鸡思晨,犬守夜”的能耐,外面稍有动静,便会立即警醒。杨老光坐起身,竖起耳朵仔细听,的确有脚步声在门外走动,虽然动静很小,杨老光却听得清清楚楚,一定是有人逾墙入院。深夜到访,非奸即盗,一准儿不是好人。 杨老光在屋中喊喝:“外面是哪一路的朋友,既然来了,何必不进屋一叙?”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那人说道:“深夜叨扰,多有冒犯,还请杨大侠多多包涵。屋里我就不进去了,请杨大侠移步到外面说话。” 那人声音浑厚,气力十足,没见样貌,也知道是个练家子。听他说话客气,杨老光知道他这是先礼后兵,等自己出去之后,必有一场恶战。但不论怎样,人家既然到了门口叫阵,自己倘若不敢出去,未免有失侠客的威名。于是,杨老光穿好衣服,下地出门,借着当头月光,仔细打量那人。看罢之后,心中赞叹:好一个威风凛凛的猛壮士。 但见那人,平顶身高足有八尺,浑身穿黑,扯地戴皂,如烟熏的太岁,火燎的金刚。一对扫帚眉斜贯天仓;两只大环眼,叠暴双睛;狮子鼻,山根朝天;四方口,见角见楞;大下巴,衬着弯曲胡须。背后一口宝剑,垂挂五彩流苏,一颠一颤,煞是好看。此等人物,怎不教人敬佩。只是此人二目之中吐露凶光,浑身上下透着杀气,不亚于凶神附体。杨老光知道今晚一场鏖战在所难免,人家就为杀人而来,到最后谁死谁生,只能是一凭能耐,二凭造化,除此之外,再没第三条路可走。 双方抱拳见礼,大汉说道:“实不相瞒,白天那些被杨大侠要了性命之人,都是在下的好兄弟好朋友。有道是兄弟之仇,不共戴天,我身为兄长,若不为死去的兄弟讨还公道,便是亵渎了桃园之情。所以今晚特来冒犯虎威,还请杨大侠不吝赐教。只是——拳脚无眼,今夜一战,君胜则我死,我胜则君亡。我虽然带了不少兄弟,但是我不想他们惊扰四邻,如果杨大侠不愿意与我单打独斗,就请将老少子弟喊来,你我双方再来一场混战,死伤各安天命,你我只管负责各自收尸就是了。不知杨大侠如何一个抉择?” 杨老光不想牵连乡亲,于是拱手说道:“好汉独身前来,令杨某十分敬佩,既然好汉也不想多伤人命,那么就由我二人来一场生死决斗吧。只是我家院子太小,有碍好汉施展绝艺,不妨我两人找一个宽敞的地方如何?” “全依杨大侠所言。” “请!” “请!” 二人并肩而行,来至一片宽阔地域。一个站东方甲乙木,一个站西方庚辛金,相互抱拳拱手,各说一个“请”字。随即拉开架势,斗在一处。 两个人蹈厉奋发,各不相让,真乃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十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全无破绽,分不出谁负谁赢。各自使个虚招,跳出圈外,稍作休整,而后再战。月光之下,二人一来一往,真乃是拳似流星腿如钻,身如游蛇眼如电,猫蹿,狗闪,兔滚,鹰翻,蟒转身,龙探爪,猴上树,虎登山。打着打着,杨老光感觉到大汉已经喘了粗气,脚下也逐渐凌乱,好像力不从心的样子,不由得心中大喜,不再将对手放在眼中,几次捣其虚势,将其逼到无路可退之时,忽地双脚点地,身子往上一纵,利用轻功提纵术,跃起一丈多高,飞腿直踢大汉的面门。 不料,大汉见他一脚踢来,突然使出一招“藏头转脑身均缩”,轻巧躲过杨老光飞来的一脚,趁势从杨老光的脚下斜趁而入,单掌变爪,使出鹰爪力,猛然在杨老光的腿上一抓一扯。 就听杨老光“啊呀”一声惨叫,重重摔在地上,双手抱着满着鲜血的那条腿,疼得顺着额头往下掉黄豆大小的汗珠子。再想起身,已然不能,受伤实在太重了,整个一大块肉皮让人给撕扯了下去。也就是杨老光底子厚,要换别人非活活疼死不可。 事到如今,杨老光输得心服口服,怪自己大意轻敌,分不清虚实,活该着了他人的道儿。既如此,那就把性命交给大汉也就是了。于是,杨老光忍着剧痛,踉跄起身,抱拳当胸,咬着牙说:“好汉,我输了,这条命只管拿去!只是那些乡亲无辜,还请好汉不要为难他们。” 大汉抱拳还礼,朗声说道:“我敬佩杨大侠是条汉子,因此我刻意深夜前来比武,就为保全杨大侠的名声。我也不愿伤了杨大侠性命,既然已经分出胜败,那么以后该怎样,我想杨大侠自然知道。” 说罢,将手指放入嘴中打了个呼哨。不大会儿工夫,就见四面八方涌过来许多黑衣人,一个个手持钢刀,斜挎标枪,极是威武雄壮。大汉对那些黑衣人说:“杨大侠已经与我较量过了,我二人打了个平手,并未分出输赢。而今我与杨大侠已经成为朋友,你们谁也不许再找杨大侠的麻烦,至于杨大侠的村中父老,也不要袭扰,哪一个不听话,胆敢与杨大侠为仇作对,我背后这口宝剑可不答应!” 言毕,大手一挥,黑衣人立即分列两队。大汉朝着杨老光抱一抱拳:“杨大侠,后会有期。”转身步入队伍。两队又合为一队,随着大汉蜿蜒而去。 杨老光被这阵势所吸引住了,似乎忘记了腿上有伤,直到看不到人影了,这才叫一声苦,瘫坐在地。仔细一瞅,小腿肚子上掉了一大块皮肉,隐约可见白骨。这时候,有些听到动静的村民持械赶来,一见杨老光受了重伤,赶紧设法救治。半年之后,杨老光腿上的伤才终于好转,虽然保住了腿,但那块被抓扯下来的皮肉补不上,也就变成了后来的瘆人模样。 这是杨老光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败北吃瘪,因此对于这件事,从来都是闭口不提。后来,官府多次请他帮助剿杀贼寇,他每每称病不去。再后来干脆离开村子,到了别处安家,虽然还以保镖为业,但很少打打杀杀,遇到那些山贼草寇,便与其结交朋友,实在不行了,才不得不动手较量。 至于那晚跟自己交手的大汉如何一个底细,杨老光始终找不到答案。自那晚之后,那人就犹如人间蒸发一般,再没有在江湖上露过面。那人一身虎胆,独身造访,获胜而不伤人命,虽然身为绿林人,也不为是一条真好汉。他与杨老光,一个好汉,一个豪杰,这便是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在武林之中传为一段佳话。 陋文一篇,到此打住。此文系清末文人徐珂的一段笔记,至于真假,无从考证,你我皆为看客,权且当个古代侠义故事来看也就是了,不必刨根问底,非要求个真章不可。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