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过后,天气愈加寒冷,胶东乡村也基本上进入了农闲期。
秋收的结束、农闲期的到来,对于乡村大集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前者多少能使农民的手头宽裕一些,而后者则使他们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赶集。
因此,当下虽然天气冷,但乡村集市上还是相对热闹的。当然,这种热闹程度,已经远不能与二三十年前相比。
烟台莱阳市的山前镇驻地,每逢农历四和九赶集。今天农历逢九,那里就很热闹,这组图片就带大家去看一看,感受初冬时节胶东乡村的烟火气息。
山前店镇驻地距离204国道不远,从大道向南,过了铁路桥之后,就可以到达镇上的一个岔路口(大概是五个岔口在此交汇)。赶集的区域,主要是在西边的两条街上。
这两条街在赶集的功能上有明显区分,一条以服装、农具为主,一条以食品(蔬菜、水果、面食、肉蛋、海鲜等)居多。下面重点带大家看看食品区,也就是图中这条街。
这是一条临河街,图中的柳树就沿河边种植,季节的变化在树叶的色彩上也体现得很直观。而从街上人们厚厚的穿着,也明显能感受到寒意。
在很多大集上,豆腐都是一种畅销商品。山前店镇的豆腐摊就有好几家,看着生意也都不错。大冷的天,看到冒着热气的豆腐,的确很让人心动。
除了豆腐之外,粉条的摊位也比较热闹。粉条豆腐炖白菜,也是冬季在餐桌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道菜了。
豆腐和粉条,可以算是胶东乡村大集的共同点,而至于竹笋,就是莱阳乡村集市上的一个特色了。当地每逢重要宴席,通常都会有炒笋丝这道菜。这一习俗究竟是何时起源?为何会在不产竹笋的莱阳流行?暂时还没有看到权威的说法。
这张图片看到的是集上的手擀面摊位,摊主刚把面条切了出来。据说,经常吃面的朋友,很容易就能将手擀面和机器压的面区分开,前者的口味显然要更正宗一些。
如今年轻人大多在城里居住、工作,平日来赶集的,大多是四邻八村的老者。他们其中不少还习惯骑着老式自行车,看着很有怀旧的感觉。
图中这位大叔就骑着车从附近一个村来到集上买了一百多块钱的排骨,正准备放在后座上带回去。
见他一下买了不少,笔者不免好奇,就上前问道:“大叔,家里要来客么?”大叔可能没有听清,他笑着回了一句:“回去炖着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