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明庆 | 顺着风来的方向可以回到家乡

 聚力阅读 2021-11-24

总第1522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清晨,我轻轻推开阳台上的两扇窗户,一阵清风拂面,顿感满身舒畅。这是来自家乡的风吧?这么清,这么爽,还带着熟悉的田野味道和禾谷的芳香。

喜欢家乡的风,她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点污染,就像是一杯清淡馨香的茶水。她不像城里的风,有烟熏火燎的炙烤,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像是一杯高度的烈性白酒。

我始终认为,风中的家乡是最美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在如诗如画的景致中行走。

春风里,万物复苏,家乡的黄龙垴、牛头山、南塔山、东坡岭到处都是盛开桃花、杏花、迎春花和泡桐花。那粉的、黄的、白的色彩就像画师调出的颜料,用一双看不见的巨手,把这山山岭岭,涂画成一幅巨画。暖暖的春风一吹,这幅巨大的画中释放出的芳香,不但能将山村曲里拐弯的街街巷巷香醉,也能把威武雄壮的太行山香透。

夏风里,家乡浓绿重重,田野里玉米、谷子、高粱在风的吹拂下泛着银光,把绿浪送到天边。一座座山包披着绿装,像是一片片被风吹起的绿叶,欲随着夏风的劲吹飞上天空。村头碧波荡漾的水塘里荷花绽放,夏风轻吹,那洁白圣洁的,粉色艳丽的荷花与风共舞,藕香四溢。真是一幅花随风舞,香随风飘难得的景致啊!

秋风里,家乡是金黄的和色彩斑斓的世界。这金黄首先表现在田野里。玉米黄了,枯黄的玉米杆,怀揣着一尺长的玉米棒,露出长长的胡须和金黄的籽粒,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伯,捋着胡须,露出满口金色牙齿,笑着在讲述春种秋收的故事,给人殷实的感觉。谷子黄了,山地上的谷穗足足有两拃多长,弯着腰在秋风里“忽闪忽闪”来回摆动,像是大姑娘背后的辫子,让人看到心旷神怡。金黄还表现在空中,那是挺拔的白杨和银杏的叶子。这个季节的一排排白杨和一颗颗银杏,像是穿上了金色铠甲威武霸气的将军,它们在秋风中摇晃着高大的身躯,精神抖擞地守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斑斓的色彩还有红的和白的。红的是枫叶和枝头的花椒、柿子、山楂。枫叶在风中跳动着,如火似炬在岭头山巅燃烧,层林尽染。花椒、柿子、山楂等鲜艳的红色与五谷的金色,在风中被掺挍在了一起,像是灿烂的阳光之中燃烧的一抹红霞。白的是那咧嘴吐出的棉花,那长长的棉絮在秋风的助推下,像要与天上的白云握手。

朔风中,家乡锋芒内敛,把激情藏在了黑土地下面。一场瑞雪来了,漫天飞舞,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朔风中,雪花与凛冽的风在追逐,在嬉戏打闹。雪花在风中飞舞着撒满了田野和山坡。田野里的麦苗,在瑞雪的覆盖下悄然地入眠了,它要在这厚厚的棉被下休养一个季节,等到来年再爆发出能量。山坡上的梯田,在纷纷扬扬雪的涂染中,变成了黑白分明的五线谱。这弯曲的五线谱,在这个无声的季节里,孕育着一首雄伟的乐章,明年春风吹来时,将演变成一声春雷的炸响。

风中最勤劳的要数父亲忙碌的身影。晨风中,父亲扛起那把长年做伴的锄头出门了,他要到牛头山脚下那片山地里,为谷子、玉米中耕松土,间苗薅草。春风里,父亲套上老黄牛手扶老步犁,甩一声响鞭,犁头像是一艘劈波斩浪的战舰,在暄松油酥的田野里,犁出一道道撒发着泥土芳香的墒沟,这墒沟像是一行行诗行在不断地拉长和加宽。然后,父亲把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撒在这墒沟里,他把对全年的丰收和对全家幸福的希望,都种在了那一行行的诗行之中。炎夏的风炙烤着大地,父亲挥舞着镰刀,把金黄的小麦收割下来,然后用绳子捆成半人高的捆子,用扁担挑到麦场。父亲脾气急,每次挑起担子都像小跑,脚下能生出“呼呼”的风声,“嘎吱嘎吱”的扁担声在山间小路上随风飘荡。小麦经过晾晒、碾压后,只等着风的到来好乘风扬场。风来了,父亲这时像是一位冲锋的战士,手握“武器”――木锨不停地上下翻飞,把麦糠与麦粒混合物抛撒向天空,麦糠听话似地落在了下风口的地方,那包盈盈麦粒在空中行成一道彩虹,然后均匀地落在了那片干净的场地上。

风中最温馨的要数母亲的身影。清晨,在缕缕清风中,母亲开始忙碌了。她点燃起炉灶中的柴禾,要给全家人做早饭了。切菜、淘米、烧水,样样有条不紊。灶中柴禾“噼噼叭叭”作响,火苗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黑乎乎的锅底,锅子里的清水“嗞嗞”冒烟,一会儿“疙瘩疙瘩”地冒尖开了,金黄的小米、白菜丝、萝卜条、花生米、黄豆籽一股脑下到沸腾的锅里。半个时辰,一锅黄澄澄、稠糊糊、香喷喷的小米稀饭做好了。这浓香的味道,在清晨的微风中,随着袅袅炊烟把整个小院都塞满了。夏夜,母亲摇晃着蒲扇,把清凉的夜风送到孩子们身上。在满天星斗的夜空下,母亲一边摇晃蒲扇,一边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孩子们在清风吹拂下,听着千古流传的故事,酣然进入梦乡。冬季的夜是漫长的,这正是母亲做针线活的好时光。母亲点上一盏油灯,盘腿坐在土炕上,她要为她的男人和儿女们做棉衣棉裤。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母亲飞针走线。母亲把那根闪着光芒的银针,在头上轻轻膏一下,然后扎入夹着棉花的棉布上,穿透厚厚的棉布后,再用力把长长的线绳扯拽一下,这样,针脚又密又均匀。凛冽的风从门缝儿中钻了进来,豆粒大的火苗被吹得来回忽闪,这摇晃的灯火,把母亲扯拽线绳的身姿,拉的很长很长,还有那满头的白发,在摇晃着的灯火照耀下,像是一面飘扬的旗帜。

家乡的风是热是冷,在游子的心目中都是温馨、清爽、亲切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顺着风来的方向可以回到家乡。在这里,我们可以在风中把心安放,可以把一切释然,因为风中有我们先祖的身影,我们都是家乡的子孙。

作者简介

桑明庆,河南省殷都区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协会员,安阳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学习强国》平台《乡镇论坛》《粮油市场报》《老人春秋》《石家庄日报》《牡丹》《文源》《安阳日报》等,出版有诗文集《太行小溪》。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桑明庆 | 灼灼桃花情未了

桑明庆 | 父亲的诗行(外二首)

桑明庆 | 朔风阵阵摇旧梦

桑明庆 | 凤凰岗古柏的故事

桑明庆 | 浩浩汉风荡新韵

桑明庆 | 野菊花

桑明庆 | 永和看石桥

桑明庆 | 与大师相伴

桑明庆 | 午后阳光

桑明庆 | 声鸣山海

桑明庆 | 侄儿大婚

桑明庆 | 夏夜如诗

桑明庆 | 初秋游洪河公园

桑明庆 | 静听山有声

桑明庆 | 那时他们正年轻

桑明庆 | 飘香的黎明

桑明庆 | 一碗羊汤唇齿香

桑明庆 | 土地的名字

桑明庆 | 接站

桑明庆 | 人间烟火客

桑明庆 | 翰墨飘香卧龙岗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