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八戒为什么是《西游记》中的主人公?

 吴炫的否定主义 2021-11-24

很多人说《西游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经受磨砺才能取得成功。但轻视人性人欲的磨砺是不是有意义的?是不是凡是成功就是有意义的?去西天取经反映了中国人什么样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人一种什么样的人对世界的关系?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取经而不喜欢创造自己的经?这和儒家文化有没有关系?怎么理解《西游记》里面的“英雄性”?孙悟空这样的英雄专门打什么样的人?相比较而言,猪八戒我们不会当他是英雄,但是《西游记》的深层意蕴是肯定英雄还是消解有问题的英雄?

《西游记》里面的天庭代表的是道教文化,然后他们去西天去取佛教文化的典籍。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也是属于道教文化。在吴承恩的思想里,佛教的思想是比道教要高一级的,孙悟空去西天取经之后,似乎象征着他从道教向佛教转变。但吴承恩在小说中也奚落过佛教,说明吴承恩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种想法和看法是什么呢?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导火索是蟠桃会。因为只有各路神仙才有资格参加蟠桃会,“弼马温”这种什么也不是的官当然不行。猴头一气之下大闹起来,把天庭搅得天昏地暗。但最终还是被如来佛一巴掌打落到了五行山下。猪八戒被贬下界的原因也是蟠桃大会,他当然不是因为没有入场券(天河的蓬天元帅也算是一个官)。可这家伙没见过诺大的酒席阵势,借着酒劲居然跑到了广寒宫去调戏嫦娥仙子。嫦娥仙子也是能由你八戒侵染的?结果被打了两千棒锤后贬到凡间投了猪胎。这两个人天生一对,都是蟠桃会的捣乱分子,这就产生了文学疏离文化的张力,里面当然很有戏,于是吴承恩干脆请他们俩出山当主角。这里面有没有吴承恩的小说立意?

那么要弄清这两个捣乱分子的角色,只要知道孙悟空偷吃蟠桃和猪八戒偷吃西瓜的区别就行了。悟空听说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会体健身轻,长生不老,大喜,便偷吃光了园中的大桃。而猪八戒偷吃西瓜,则是说唐僧师徒一路上没吃的,渴了就弄果子吃,趁孙悟空去果园里摘水果时,猪八戒竟然弄到了一个西瓜,切成四份一人一份,他把自己的那一份先吃了,吃完以后觉得不够,就把悟空的那份也吃了,最后吃完还是觉得不够,把沙僧的、唐僧的也都吃了,这才心满意足起来。偷吃蟠桃是为了长生不老,这说明孙悟空与他打的那些妖怪其实没有根本区别,妖怪们喜欢吃唐僧肉也是为了长生不老,与封建帝王祈求长生不老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不是为吃而吃,也不是为好吃而吃,所以吃蟠桃的“吃”是工具,不是蟠桃好吃。但八戒吃西瓜和长生不老没什么关系,纯粹是好吃而贪吃,顶多一个吃货而已。但“好吃”在传统伦理看来肯定是胸无大志而品性不高的,所以小说要把猪八戒的形象丑化成猪头大耳,把猪八戒写成抢夺民女。猪八戒在高老庄想娶媳妇儿,竟然把高翠兰锁在屋子里,这和抢亲似乎也没啥区别了。一个尊重女性的男人按理不应该这样,但猪八戒的长处在于不会强行占有,这似乎是一种抢而不占,也算是一种尊重吧,只把女孩子锁在一个不见天日的房间里。但订亲时猪形毕露后还是失败了。一个好端端的女孩子谁也不愿意嫁给猪头,这似乎可以理解。如来说猪八戒好吃能把坛子舔干净就封他为“净坛使者”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其实就是要磨砺他不能再有谈爱论婚方面的欲望。这对一个满身七情六欲的猪八戒来说怎么受得了。所以猪八戒取经路上只能消极怠工,不仅不断念叨取经肯定会失败,而且见到漂亮女人就兴高采烈。但八戒除了吃是很成功的,娶媳妇、追女孩子这类事情基本上都是失败的。这意味着猪八戒在欲望实现方面是很残废的,这残废至少有尊重而不抢占的因素吧。比较起来,孙悟空除了魔牛打不过,其它基本上都是战之能胜。孙悟空的特长在“打”,猪八戒的特长在“吃”,这种区别又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孙悟空一路上打的都是好“吃”的妖怪,而猪八戒一路上是在消解孙悟空的“打”;孙悟空不看人只看是不是想吃师傅的妖怪,猪八戒只看是不是漂亮的人儿管她是不是妖怪。师傅唐僧在里面是神圣的象征,孙悟空捍卫的就是这个神圣性,所以也可以说是神圣的工具。猪八戒一路上只照料师傅的身体,并不管师傅是何方神圣。这就具有消解神圣叙事的意味了。

这也意味着,轻视人欲,霸王思想、长命百岁,官本位,都是可以从孙悟空身上看出来的,这不活脱脱一个传统文化思想的化身吗?而猪八戒正好相反,看重人欲,只图快活,当官不像官,不轻易打女人,我们欣赏孙悟空、嘲笑猪八戒,会不会我们的阅读和理解就存在问题从而没有真正读懂《西游记》?

另一方面,怎样理解孙悟空身上的“英雄性”?只要我们注意到孙悟空打的白骨精和妖怪们是什么,就能知道孙悟空的“打”存在什么问题了。孙悟空是绝不会去打如来佛祖的,这和《水浒传》里的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似乎很像。也就是说孙悟空打的都是同类中的“坏人”。但什么是坏人,不同的人回答却不相同。从统治阶层来说,破坏宏大叙事、捣毁神圣性的人都是坏人,所以想吃唐僧肉的都算是坏人。

但是猪八戒和妖精们只感兴趣美色和欲望,所以在他(她)们看来好人坏人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孙悟空打不过太上老君坐下的青牛精,只能和如来掌控的妖精斗,那么要太上老君来判断谁是坏人就很难说了。当然如来也不会说老魔牛就是坏魔牛,因为那是太上老君的宝物。所以坏不坏这个问题就看你处在什么样的立场。今天的女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猪八戒?那也是因为立场不同。因为女孩子都喜欢心疼女孩的男人,也喜欢被追的感觉,猪八戒当然是首屈一指。而且真正的男子汉长得都不好看。猪八戒的爱情悲剧与猪头有关,却与心灵和感情无关,如果不是猪头,那追他的女孩子真是一大把。猪八戒西天取经后又重新回高老庄去找高小姐,一路上变成了帅哥,当然就很容易抱得美人归。这说明女孩子不仅看男人是否会心疼人,还要看帅不帅性感不性感,这都与人性人欲有关。但是比较起帅不帅来,是否心疼和尊重女性,是不是更重要呢?

这说明孙悟空的身上也有某种局限。从某种程度上讲,功名利禄,长生不老这些意识在孙悟空身上也有,而这些东西是和他的自由实际上相悖的。他身上这些东西也是造成他悲剧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孙悟空大闹天宫其中有一面是和孙悟空自身的、和中国文化相符合的意识有关:长生不老、官本位、享受享乐。这个是和封建统治者的意识相通的,如果是这样,他身上的英雄性又该怎么理解呢?是七十二变的技艺英雄?能打善变的英雄?

另外就是西天取经,与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是有关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里面就已经提出来了——“宗经”。“宗经”在民间代表着崇奉祖宗,祖宗的话是不可不听的,祖宗的话就代表着天,就代表着天道天理。在官方就代表着儒家的等级秩序,所以现实中的统治者要使他的话语有力量,就往往会以“奉天”和“上天”这样的名义出场,这代表的是绝对权威,老百姓不得不听。在知识界、学术界就以“六经”为代表。“六经”是中国文化的六大基本经典,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遵循并且崇拜着的经典。尽管后来人可以对“六经”作新的阐释,但这六大经典本身是不可撼动的,是不可颠覆的。那么在《西游记》里,为什么到西天取经呢?那就是唐代文化开放以后,唐太宗也逐渐认识到能体现权威的经典不一定就只有这六大经典,在其他的异域世界也会有其他的经典。在政治上这当然是开放的态度,比“独尊儒术”好的多。那个时候佛教文化正好是印度影响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所以就有“取经”(《大乘佛法》)这么一说。不管西天取经是否是国家行为。到严复翻译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后,我们整个的现代文化依然是取经和宗经的思路,将西方的思想拿来和儒家思想构成冲突状态,而从未去努力创造中国自己的现代哲学思想。后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依然还是这样的思路。这一百年来,中国文化都是不断地在“拿来”西方的各种经典,一直到现在的后现代理论,依然是这样。所以学习也好,修身也好,养性也好,都是以经典为学习和阐释对象的,认为经典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是中国人集体性的文化思维所致。也因为此,从中国自己的现代性文化创造去看,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缺少对西方经典和儒家经典的批判、审视和改造,缺少用自己的感受和问题挑战经典这么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就缺少基于这种批判性思维展开的理论思维教育,当然也就不会在这个意义上去解读《西游记》。我认为这种缺乏正是中国现代文化一直没有自己的理论主体性原因,也是我们一直依附主流文化来肤浅的解读中国文学名著的原因。

《西游记》其实是借小说的形式表现出对宗经、取经的一种消解,这种消解其实就是中国文化自己的现代性资源,通过质疑缺乏具体取经意义内容的宏大叙事为个体生存确立空间。这个工作主要是借猪八戒来体现的。猪八戒一路上讽刺也好,调侃也好,消极怠工也好,都是这种消解的具体体现。《西游记》的基本故事情节是唐僧率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还有一匹白马。里面的关键人物,最世俗的人物猪八戒,是代表着日常的、人欲的、人情的一面,来消解着“为什么要取经”、“为什么要历经磨难去取经”以及“磨难为什么要杀戮”这些宏大叙事。这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宗经”文化的一种审视,或者说是一种批判。但这种审视和批判非常隐晦,常常是在读者的会心一笑中完成的,猪八戒就常常具有这样的功效。会心一笑虽然在文化的意义上也会消解这种审视和批判的力度,从而使读者不会往深处去思考,但即便如此,这种微弱的批判力度却构成了一部文学经典不可缺少的疏离主流文化的张力,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经典对主流文化的”非对抗性”批判特点。由于《西游记》最重要的文学价值就是具有消解、审视、批判正统文化思维的文学性功能。如此一来,才会通过文学让我们更接近人性、欲望、感情和日常生活,而这些东西在经典中是被教化、克服、克制、审视和压制的对象。在此意义上,当然猪八戒就是文学性意义上的真正英雄。这种英雄性的实质就是对轻视人欲的中国主流文化的穿越性和批判性。

其实《西游记》里面的妖怪都是一种日常的、欲望的化身,他们和天庭、如来、观音之间的关系就代表着日常生活和宏大叙事的一种冲突关系。这种冲突关系使得这些妖怪既对这些文化既有依附性的一面,又有对它进行挑战和捣乱的一面。而这个文化要维持统治地位,就得利用他们中间的人物来制约另外一种人物,这就是孙悟空一路上降伏妖魔的本质。如果在这个意义上理解《西游记》的话,那孙悟空的“英雄性”就要被打上一个问号,他的目的实际上是不明确的。对孙悟空来说,如果大家都有世俗性的欲望,那么他与世俗欲望的冲突,也可以说是扼杀人欲的英雄,这还是现代性所倡导的英雄吗?唐僧作为被吃的对象能不能说是吃人呢?可能不能。因为唐僧不是肉好吃才吃,而是吃了长生不老才吃,所以唐僧其实是佛的化身,吃唐僧肉这种行为隐含了挑战佛的意味在里面。佛性是主张禁欲的,吃唐僧肉其实是一种欲望化生活、人性化生活的象征,这是对佛性文化的一种消解。所以我刚才问大家猪八戒有没有主动杀过人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一点决定了他和韦小宝、贾宝玉是不是有一个相同的姻缘。这就体现出即便是追求欲望化的自由,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物也会一定程度上依附他们想要反抗的文化,这也就是独立者、自由者、个体者身上所具有的复杂性。就像我上节课所说的,贾宝玉必须依附贾政才能够生活,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一种独立的意志。而我们对体制也有依附性的一面,有的时候拒绝体制,只是不满足处于这个体制里面的某个位置。有依附性的一面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有突破性的一面。这样才可以构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一个双向的结构。就是我既有依附和被制约的一面——这我承认我也尊重,但我们也要有挑战它、突破它、穿越它的一面。对中国有个体意识的独立分子来说,这种双重意识非常重要,即必须和体制保持一个亲和关系,但又得去突破。

基本上,唐僧代表的是一种佛性,孙悟空代表的是英雄性,沙僧代表的是一种平凡性,而猪八戒代表的是食色性,是七情六欲的化身。这四个男人正好组成了中国男人世界的四种角色、四个方面。唐僧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他和死者是无异的。而孙悟空的英雄性则更多的带着一种盲目性,如果你不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看的话,也无法看到他盲目性的一面。沙僧,默默无闻,但他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离现代性其实是最遥远的。“个体意识”在沙僧身上几乎很少能看出来,他就像动物世界里的绵羊和兔子,完全是一个被欺负的对象。大家肯定都比较喜欢绵羊和兔子,而不会很喜欢狮子和老虎,但我们要知道,究竟何者才拥有争夺的权力和捍卫自身的品格,是狮子老虎而不是兔子绵羊。

作者介绍:吴炫,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原创》主编。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太原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他30年来致力于否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涉及文学批评学、文艺学、美学、哲学,出版著作20部,编著17部,发表论文370余篇,学术随笔200余篇。

本文为著作节选,注释从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