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出名的白袍将军是谁,一定要提赵子龙这个名字。不过,赵子龙这个常胜将军的人物形象,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而在中国的历史上,真正让人佩服的白袍将军却另有他人,那就是陈庆之。 在南北朝的时候,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歌谣中有一句这样说:“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这句话是说:“什么名将世家将军,都别自称自己最大,上千支军队和上万匹马儿,看到穿白袍的人都要避开。”这其中,提到的白袍就是南朝时期的梁朝名将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颇受信任。陈庆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穿一身白衣白袍,他手底下的士兵常常也是穿着一身白袍出现。虽然,陈庆之领导的这支军队只有几千人,但战斗力却不容小看,轻轻松松就可以解决掉比它多出几倍的敌人。 在公元528年的时候,北魏突然爆发了内乱。为了保住皇室的血脉,陈庆之接到命令护送北海王回到魏国登上帝位。那时候,陈庆之只有几千士兵,当北海王看到陈庆之这几千人的军队时,顿时觉得梁武帝坑了自己,就他们还想护送自己回魏国?于是,陈庆之和北海王刚到达国境之内的时候,北海王就让陈庆之走了。之后,陈庆之便领着自己那支小小的军队,上了战场。 当时,陈庆之和他的军队一共打了几十场仗,一场都没有输过。而北魏,派出了十万军队出来阻拦陈庆之,结果,却让人十分意外。陈庆之带领着他的军队突出重围,打下了北魏几十座城池,甚至,还打进了北魏的首都洛阳。这么牛逼的战绩,恐怕这历史上只有陈庆之一人!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其实,陈庆之根本就不懂什么武艺。但是,在当时,没有一个武将敢和他当面决斗。可见,陈庆之才是真正的白袍将军。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武”,长子陈昭继承了他的爵位。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小说《奔流》中,将陈庆之设定为小说的主角,为用兵天才和不败名将,三百白骑取得了钟离之战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