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曾克林将军 作者兰台 前几天看到一篇自媒体文章,标题还是挺轰动的:
我一看这标题就有点击的兴趣,因为以我对四野的了解,我实在想不出四野哪位将军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连降五级,从兵团司令级降到旅长。 结果一看,原来文章说的是曾克林将军。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这是胡说八道。 曾克林将军确实因为具体指挥问题降过半级,但是说什么“连降5级”纯属扯淡。 我看还有自媒体文章说,曾克林将军率军进入东北后,说什么东北满地都是武器,结果严重误导了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许多部队都没有带武器徒手挺进东北,结果到了东北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同样是胡说八道。 接下我就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是胡说八道。 曾克林,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村乡齐心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冀东军分区参谋长,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 曾克林将军对于解放战争最大的贡献是曾将军是第一个向毛主席和中央建议派部队挺进东北的高级将领。 而曾克林将军这一正确的战略建议确实起到了奇效。 作为挺进东北的先遣队,曾克林将军率军挺进东北时,和苏联红军相遇了,当时莫斯科对于东北侵华日军遗留的军械并没有任何特殊指使,而且苏军一位上校还主动把两座军火库移交给曾克林,这也使得曾克林将军麾下军队获得了大量军火。 所以曾克林将军给中央汇报时说“遍地都是武器”真不是夸张的说法,只不过曾将军没有料到莫斯科很快在东北侵华日军遗留军械问题上改变了注意,不再移交给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这不是曾克林将军能预料到的。 所以,所谓“曾克林将军误导了毛主席”是不正确的,曾克林并没有误导毛主席,他只是说出了实际情况。 至于三年时间连降五级,更是胡说八道。 首先说,曾克林率领冀热辽军区4000人挺进东北,在短时间扩编为了7万人,然后在蒋介石攻陷山海关后,在四野整体撤往锦州过程中,确实这批新部队里出现了大量逃跑甚至投敌现象。 解放军骑兵部队 这确实是曾克林将军以及冀热辽军区扩编时过于“重数量轻质量”造成的,但是同样,曾克林将军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从4000人扩大到了70000,虽然有大量逃亡,但是最后毕竟还是留下了20000意志坚定的部队,这也是有功无过。 其实这一点,林彪也看得很清楚,所以对曾克林将军也是重用的。 这里我可以用梁兴初与曾克林将军做一个对比,挺进东北之前,曾、梁两人都是正师级军官,梁兴初当时是山东1师师长。 1946年1月,经过整训后,四野组织架构越发正规化,此时曾克林将军被任命为南满军区副司令员,这是一个副军级职务,梁兴初依然是山东1师师长;到了1946年8月,梁兴初任1纵副司令员兼1师师长,这时梁兴初才和曾克林将军平级。 而到了1946年11月,曾克林将军被任命为3纵司令员,这就比梁兴初高半级了,而3纵可是四野五大主力纵队之一。 而曾克林将军真正“降级”是在1947年从3纵调任7纵副司令,这确实是曾克林将军指挥上过于四平八稳,大兵团指挥能力稍弱有关,但这绝不是什么“犯错惩罚”,而是知人善用。 四野炮兵 1948年四野7纵改为44军,曾克林将军依然是44军副军长;只不过1949年年初,解放军第一个带有装甲师性质的战车师成立,曾克林将军调任战车师师长,战车师属于技术兵种,曾将军依然是副军级,并没有“降级”。 1949年10月组建空军时,朱老总亲自找曾克林谈话,让他去空军工作,并参与了空军第一个航空混成旅的组建工作。之后,曾克林入空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毕业后调任海军航空兵部任副司令员(正军级),负责组建海军航空兵1师并兼师长。 所以,纵观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要说“降级”,也就是从四野3纵司令员调为7纵副司令员,降了半级而已,所谓的“连降五级”从何说起呢? 至于什么“上将变少将”更是胡说八道了,还是以和曾克林将军资历类似的梁兴初将军为例,梁兴初将军不但在解放战争时期战功赫赫,而且在朝鲜战场也表现不俗,结果1955年也只是授中将军衔,曾克林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确实战功不彰,而且后来又受命组建空军混成旅工作,没能上朝鲜战场,所以他授少将并没有任何“意外”。 以曾将军的资历,即使他一直担任3纵司令,他也不可能在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一般来说,红军长征时期没有担任过师长职务的将军,都很难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 综上所述,曾克林将军可能在指挥上确实不出彩,但是要说他被“连降五级”就是真正的胡说八道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