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对家长说想自杀,家长可以怎么应对? ||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2-02-23


面对喊着“再逼的话,就死给你看”、“活着真没意思”、“妈妈,对不起,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的孩子。本应该是人生最好的年华,活力四射的年龄,为啥突然就变得颓废厌世了呢?花儿,还没开,怎么就蔫了呀?这是让很多70后80后的父母困惑和苦恼的问题。回想自己上学的年代,物质条件那么艰苦,竞争压力也很大;更重要的那时父母工作都很忙,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也根本不像现在对孩子的多,但为啥“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受不了一点委屈?

但这些都是从成人、从父母角色出发的观点和感受,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需要放下自己固有的评判和期待,穿越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孩子为什么想到死亡?为什么如此决绝地选择以自杀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本有无限可能的人生?

01
“想自杀”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冰山一角
————

如果把人的心内世界比喻成一座巨大的冰山,外显的行为就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在下面隐藏的巨大的部分,是支配着行为的情绪、观点和深层的渴望。我从情绪和认知两个角度来分析

1. 情绪

一般来说,无论只是偶尔抱怨一下:“我不想活了”,还是到真的施行自杀行为,孩子的内心感受都是无力、无助、失望,甚至极度绝望的。这些情绪如果长期积压在心里,得不到疏解,就会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垃圾的巨大垃圾桶,随时有爆掉的危险。情绪一种能量,同样遵守能量守恒定率,当长期在身体里超出了正常的承受力时,人体也会自动的寻找能量的出口,这时自杀的行为就很容易从情绪冲动到想法再最后变成行动。

这里介绍一个心理学理论叫“身心容纳之窗”,指的是一个人面对压力时,身心可承受的范围。在容纳之窗之内,身心处在“适度激发状态”,一个人尚可稳定与理性地面对困境,解决问题。

当外界压力持续增加,就可能进入“过高激发状态”,亦即能量过强,行为呈现焦躁、易怒、失眠、冲动等现象。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身心容纳之窗的警戒线,再加上突发应激事件——失恋、考试失利,被父母训斥等,就很容易直接被压力逼出身心容纳之窗,情绪失控状态下发生的冲动型自杀常见于青少年中。

另外的一种是“过低激发状态”,也就是能量不足,出现疲惫、无力、忧郁、失去动力等情形,很多严重抑郁症最后决定自杀,或有动机的有准备的自杀多数是这种情况。

无论过度激发状态还是过低激发状态,都需要将孩子带回到身心容纳之窗里,也就是回到一个正常的非应激状态,只是两者的方法和方向截然不同,前者是恢复平静,后者是重塑希望。

但共通之处是家长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因为你的平静、理解和包容是孩子最好的药。当孩子已经处于身心接纳容纳之窗之外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可能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哀怨的眼神,或是一个稍带指责的语调,都可能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那颗稻草。

图源:unsplash

2. 认知

说完了情绪我们再来说说认知,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情绪和认知高度相关的。

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前期,也就是从大概10岁左右开始,当然每个孩子的状态和时间会有差异,其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自己为什么活着?希望树立自己在世界上的独特性。当孩子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父母这时心理要有觉察,不要觉得孩子在瞎想,甚至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其实这正是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甚至是活着的动力的重要原因,把问题当成一个你的孩子交流的一个机会,帮助你的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而这时的孩子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准确和不稳定的。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对自己产生许多期待,“觉得自己很牛很厉害”、“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追求轰轰烈烈”,变成了标榜自己的独立意识的标志。

但他们的思想并不足够成熟,容易受别人尤其是同龄人的眼光和想法的影响,一旦自己的表现让别人失望,或觉得自己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比如女孩子的身材容貌,就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产生自卑的心理。这时突遇一点挫折、打击,他们内心的担忧,对自己扭曲的认知——“我一无是处”、“世界上没有人爱我”、“一切都完了”......就会被无限放大,而当这种想法长期无法得到校正时,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自我认知。

另外关于自杀的一个扭曲认知是:死了一了百了了,死了就再也不用面对这些了,其实这是身陷痛苦中的孩子无力应对和解决当前的压力和困难,而采用的一种逃避的无效的解决方法。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就会出现这种“认知狭窄”的现象,对于本来思想就还不成熟的孩子,就更容易理解了。

从自杀念头到自杀倾向到实施自杀行为是有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的,就像从感冒到肺炎到肺癌的过程,自杀念头其实并不可拍,而且很多时候很多人压力过大的时候都会有这张一闪而过的念头,这时家长如果能及时协助,早发现,正确、有效、和及时干预,自杀的想法就不会像毒瘤般一直在心里蔓延。

02
如何识别孩子陷入心理危机时的求救信号?
————

如果孩子有一下言语、行为或状态,都需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这和身体上生病去看医生是一样的,“讳疾忌医”受苦的只会是你的孩子和你的家人。其实当孩子处在奔溃的边缘,而且很多时候,出于本能会有求助的信号的,但只是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忽视了:

1、和你很严肃的讨论活着的意义或生命的意义。

2、看一些和自杀有关的书、电影、视频等。

3、常说“我觉得好难,我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我看不到任何希望”、“我怎么也做不到”这样的话。

4、总是处于很绝望、麻木、无力的状态中,“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世界上根本没人懂我”。

5、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或一直很被动的人突然主动找你说一些过去很重要的时刻,突然与亲友告别,看一些过去很重要的地方)

6、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没有我,你们会过得更好。”

7、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8、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可能已经在自杀的准备阶段。

9、开始不和任何人交流。

图源:unsplash
如果你想更详细的评估一下孩子的自杀风险请参考PIMPS自杀风险评估(注: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去专业医院或机构评估和求助。)
Plan(计划):有没有自杀或者自伤的计划?是否有计划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计划越详细,风险越高)
Intention(意图):有没有已经产生了自杀的意图?
Means(方式):有没有想到具体的自杀方法?(自杀的方法越详细具体风险越高)
Priorattempts(过往尝试):之前有没有去尝试过自杀,有过这样的念头,或者有过这样的一个实际的行为?(曾经有过自杀的行动,现在实施自杀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Supportsystem(支持系统):有没有社会支持系统?有没信任的人?(社会支持越薄弱的人,风险相对更高)

5个字母组成分别代表5个因素,这5个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综合权衡被干预者当时的自杀风险大概有多大。

03
孩子已经表现出自杀倾向时
怎么做?
————

1、让他们尽情倾诉,没有时间限制;家长最重要的是用心倾听,一定不要插话、点评,甚至指责。

在孩子没有主动问你的反馈之前,不需要主动给反馈,如果你实在想给,请先证得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说不想听,请保持沉默,这是对孩子更是对一个独立的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不要急着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去给出你的建议。给予孩子最初的生命动力的是“爱”,所以唤回孩子活下去的动力也是“爱”,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耐心的“陪伴”是最好的爱。

2、你可以不同孩子的观点,但你需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做孩子情感的容器,尽最大可能地在孩子面前保持平静和包容。

父母当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难免不投注大量自己的复杂情绪,比如恐惧、委屈、无力。所以,介绍一个小妙招给家长,当你听的时候,当成别人家的孩子,就容易做到平静和包容了,就很容易去理解对方。当一个人在遇到巨大打击的时候,内心很容易退回到一个比实际年龄幼稚很多的状态,这时就需要父母像包容一个小孩子,甚至是小婴儿般的包容和理解。

3、当孩子们说自杀时,应认真对待,不要轻视,也不要回避,无论对孩子、自己和家人更不要指责,这些只会让问题更糟糕。面对危机,需要的是勇敢面对,而此时,正是家长为孩子树立勇敢面对挫折的榜样的时候。

请带着上面说到的尊重、平静和包容,询问他们“在你痛苦、绝望的时候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吗?”如果有,请立即启动自杀风险评估程序,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必要时求助专业人士,对生命保持敬畏心,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她应该是想用以死来威胁我们,她就是矫情,她不敢死,她不会真的想死的……

图源:unsplash

4、最重要的一点!找专业人士来协助你评估孩子的自杀风险,并与你和孩子沟通,因为此时父母想做到冷静和客观是非常难的,而且自杀风险评估和干预本来也是一个很专业的事,需要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团队共同完成。

不要觉得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就可以独立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就像你不能自己给自己做一个阑尾炎手术一样,即使你是一个医生,这种自大的心理会延误了最佳的干预时机,严重的可能就错过了一个生命。更何况此时需要帮助的已经不仅仅是孩子,而是整个家庭,因为父母当面对自己的孩子要自杀时,本身就已经处于高压和应激状态,也是需要心理支持的对象,也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支持下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否则不能帮到孩子可能还会成为孩子情绪的导火索,问题的加速器。

5、如果评估认为风险很高,请把一切可以自杀的工具收起来,不要让孩子接触到,不要让其独处,保证24小时身边有人。很多悲剧都是在看似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在家人疏忽时不经意间发生的。

6、即使暂时性的危机解决了,孩子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就万事大吉了,时父母需要开启一轮严肃认真并深刻的自我反思,面对同样的压力和困难,为什么我孩子的内心会如此脆弱?从大量心理咨询的案例中我们知道,即使表面表现的很正常,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社会面具,其实自杀者的内心早已是千疮百孔,一片荒芜,所以更重的是帮助孩子重建自我价值感,因为自杀的本质是内心极低的自我价值感。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需要反思的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如何影响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设想一个天天被父母批评指着,或没有情感交流的孩子是不会有自我认可的。

甚至思考我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也就是说,父母给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人格环境,孩子将来就容易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从心理学创伤理论的角度讲,父母自身没有处理好的心理创伤会以潜意识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即“代际创伤的传递”,如果父母自己都一直挣扎在情绪的黑洞里,自己的爱就是干涸的,是没有能力给到孩子爱的滋养的。如果你是这种情况,也同样需要一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做一些自我探索,先学会爱自己,才有会有更多真正的爱给到孩子。

上世纪70年代,穷困潦倒的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在画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差不多同一时期,承受残酷迫害的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却没有选择自我了断,而是一边劳作一边坚持创作。多年以后,她穿着朴素的白衬衣,坐在一把老藤椅上,这样回忆起自己的选择:人啊,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我们必须想办法说服伤痕累累的年轻生命,尽管看上去并不理想,但总还有其他的选择绝大多数时候,“痛苦地活着”会比“死亡的解脱”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

于芷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在职研究生,专注于戏剧治疗,师从众多国际顶级戏剧治疗师进行专业学习,并整合国际最新的表达性艺术治疗理论和方法,结合精神动力学与后现代的人本存在主义理论,深入落地于中国国情,将整合性的心理咨询技术灵活应用于团体和个案咨询
咨询方向为焦虑、抑郁、家庭关系,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