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味崂山】非常三加一

 行者老鱼 2021-11-24

崂山之名,据说缘于“劳”。“劳”与山联系在一起,最早出自《诗经》“山川悠远,维其劳矣”,这里的“劳”可能是“广阔”的意思。但自古以来对“劳山”的解释也不尽一致。一说该山雄险陡峭,上下行走辛劳;二者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考证,秦始皇到崂山时,劳民伤财,因此称为“劳山”。

不管是辛劳还是劳民伤财,崂山的山路难行却是事实。以前太清宫僻居东南一隅,欲进太清或西行梯子石,或东走窑货堤,此两者皆是崎岖险峻的要道,行走极其辛劳。故当时游玩崂山或者从峡口到上苑,或者经月子口到华楼,在这两个地方游玩文艺一番,这就算游崂山了,这也是此两处摩崖石刻如此集中的原因。

外地游客来崂,游玩整个景区有些困难,大多在太清转一圈就回去了,不免产生“名不副实”的感觉。其实如果不愿跋涉,也没有时间深入游玩,要选择能代表崂山的外围,老鱼认为非三处莫属,即为上苑、华楼及鹤山,此三山,可代表山的精、气、神,是崂山的另一番三味矣。

览山海之奇,须上苑。崂山之精为何? 山与海的结合!如果没有了海,崂山就是一座石头比较奇特的花岗岩矿脉,不过是另一座大泽山;如果没有山,海也就失去了依托,也不过是另一个金沙滩。正是同时有了山海,才有了“山海奇观”!

自峡口入山,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上苑,但见峰峦层叠,咸莲花状,瓣瓣耸入云霄。花内有太平宫,有觅天洞、有混元石、有天罡北斗阵、有奇观狮子峰,还有不露于人世的海底玉。

有山如莲,有宫太平,有峰寅宾,有玉深藏。座峰之上,东望沧溟,一碧万倾,是故邹善说“登其巅,望东海,了无津涯,心目恍然,非人间境”。

览山之奇,尽华楼。自月子口进山,北为黄石、南有石似楼,名华楼,其上松石错处,群峰左右列,阔然而达,幽然而深、巉然而峻,夷然而坦,碑书:“海上名山第一”,信夫!

元尚书王思诚将华楼品为十四景:清风岭、王乔崮、聚仙台、翠屏岩、迎仙岩、高架崮、凌烟崮、玉皇洞、玉女盆、虎啸峰、碧落岩、南天门、松风口、夕阳涧等。

华楼山是各样的明清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喜欢此道的大可在此临摹品评。

当年崂山山路未辟,达官贵人不愿跋涉之苦,大多相约载酒于此,故华楼之名旧时更胜二崂,当时的游崂就是游华楼而已,这就如今天的游八水河、太清宫就等于游崂一个道理。

览山之神,非鹤山。鹤山为崂山余脉,山脉到此,本山势已尽,忽有名山峙立,其山岩峦幽奇,洞壑深幻,崂内名胜莫能过之,游崂者诚不可不一至也。是故明代国子监祭酒周如砥撰写的《鹤山正殿碑记》中盛赞道:“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最秀奇者,尤首推鹤山焉”“游崂山而不游鹤山非游也”之叹谓。”

另外在鹤山东南,海水西入数里,有半岛。半岛有孤峰耸立,其石径周回,岩峦翠苍,东为碧波万傾,周如锦尝建“紫霞阁”在此。蓬莱仙踪当不过如此,名为小蓬莱。小蓬莱有海、有山、有石、有洞、有阁,兼有上苑、华楼及鹤山三山之胜。

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上苑、华楼和鹤山,加上小蓬莱,这崂山北麓的“非常三加一”论高度都不足半千,论山体也无雄伟大气之规模,但喜游者若可善游,则岩壑之幽、沧溟之广、日月之奇,诸山皆可遍历而备尝之矣。实在是没时间、没体力、没毅力、没感觉和胡吃海喝、品书论字、朋友圈发电的必备良山啊......

假期到了,各位朋友酒酣耳热之际,不妨遍历非常三加一,玩玩“逼上良山”,也不枉人世间又一个四季的轮回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