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山走水】山上雪如花,山下花似雪

 行者老鱼 2021-11-24

山上的雪总是较山下来得早,当寒潮初临,最厚的冬衣尚没有上身,山上大约已经被厚厚的雪覆盖成一层了,所以到山里赏雪,不必找有雪的日子。

记得第一次进山的时候,山下的街市仍然是熙熙攘攘,看不到一点雪的样子,对山一无所知的我就这样一头扎进了初冬的山。冬日的山很是萧瑟,到处是满满的荒草衰败,让兴致勃勃来看风景的我索然无味。行山到半途,忽然有丝丝亮晶晶的物飘落下来,仔细感受了一下,竟然是雪。

雪落到野,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并不会凝结,你看不到雪会累积的样子,所以也不会担心大雪会封山,还是一个劲的走,直到忽然遇到一片固体的白雾。是的,就是凝结在草地、树梢,所有可以凝结的地方,变成了固体的雾,这就是崂山有名的雾凇了。

雾凇不是雪,雪抖一下,会飘落,雾凇不会,她们仿佛已经与山、与森林融合为一体,进入其中的行走者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在这里没有富人、穷人、贵人、贱人,没有得意、失意、沮丧、高兴,没有成人、孩子,没有历史、未来,只有尽情的释放和洗涤。

也许最美的记忆永远是第一次, 记忆中最美的雾凇在长岭到天茶顶的路上,一路翻山越岭即将到达向天茶右拐的山口,当雾凇包围了整个世界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仿佛一生都因这一刻而值得。

经过了雾凇,整个人会变得通透,满足,这满足置于尘世,仿佛手里的沙子,早晚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经历过,懂得雾凇的人很少会向人提起,只是默默的享受这只属于自己慢慢减少的满足。

喜欢雪,最好从北九水进山,但不要走台阶路(台阶路是雪的红太狼),转过北九水的双石屋,有一条左向的路向上而去,顺着这条路上行不久,路中的条石变成了深青色,随意的一层层向上向远处延伸,这是蔚竹庵的古道,是真正的登山路。自路迤逦上行,不必担心滑到,雪慢慢没过了脚面,当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纯白,就到了蔚竹庵上面的泥洼口。

每当大雪封山,进入泥洼口的密林,犹如进入林海雪原。这里的树很高很密,树丛遮盖了雪,缠住了风,雪色风声呼啸,但与你无关,你像行走在透明的屋里,屋外是沃雪无垠,屋内却暖意融融.....只有靴底下咯吱咯吱的声音提醒你,你正行走在雪上。

这条路上,还有一个被老鱼名为“雪”的地方,就是亮晶晶的水晶洞。沿着河谷行二三里,有两峰突起,左峰是一座被常年的无根之水润透了的峰,这经年的滋润让这峰生成了水晶。于是不畏辛劳的采晶人找到了这里,采晶人的劳动使快到峰顶的地方形成了一个“肺”型的洞,这是崂山有名的相公心。

这是一个透洞,洞中有亮晶晶的水晶,风从洞过,呜咽有声,仿佛痛诉精髓的遗失。第一次来的时候正逢大雪纷落,湿滑的山岩几乎浇灭了我们探索的念头,当我们终于跌跌撞撞的钻进这个雪洞,后来我这样记录当时的情景:

“我在这个雪日走近你

正如月亮回到湖心

野鹤奔向闲云

我步入你

一场大雪封住了归路

千山万水

晶莹澈明

那发光的晶石

蕴藏着所有的孤寂”。

从泥洼口到滑溜口,从滑溜口到五岔、到天马峰、到五指山,这是崂山最美的雪道。不过下山的时候,不要走巨峰的南门,全是害人的台阶,最好走军用公路,忽然没有了不平,没有了崎岖、一条平坦蜿蜒的雪径绕山走谷的向家里延伸,对于经过跋涉的行者来说,这真是世间最大的惬意、最美的时光......

如果说山上雪如花,那么山下则花似雪。崂山的最有名的花叫绛雪。绛雪实为耐冬,又名山茶,值瑞雪飞舞之际其花最盛,而其花分红白,届时瑞雪、红花、白花,盛开之时可能分不清何处为花、那处为雪,此情此景让人心驰神往。

传说耐冬最早盛于崂东的诸岛上,有似树的枝干,其干直径盈尺、龄可达千年。清初蒲松龄数次来太清宫,见三清殿内山茶盛开,红花尽数覆盖到绿叶之上,象落了层厚厚的红雪,故名其为“绛雪”所以周至元《崂山志》里曾经说过:“太清宫耐冬,雪里赏之最宜。

山上有雪,崂山脚下还有具有传奇色彩的“花雪”。这就是登瀛一带传说已久的“登瀛梨雪”。

登瀛村在崂山沙子口,因旧时该地当地居民多以种梨卖梨作为生计,故其山前山后遍布梨树,每当洁白的梨花盛开的时候,恍惚之间宛如雪压枝头。自沙子口以东,花开如雪,掩映增姿,旧时名为“登瀛梨雪”,为青岛十景之一。

当年岑参有诗赞塞外大雪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登瀛花开之时,雪如梨花,梨花如雪,也无法分辨何谓雪,何谓梨,穿越时空的千年绝句在诗画一般的登瀛得到了绝妙的和谐。

当年郁达夫夏季来青岛,以末赏登瀛梨雪为憾。洪深早期剧作《卖梨人》取材于此。前些年,有一部电影《恋之风景》,电影是在青岛拍的,影片背景就是“登瀛梨雪”。

令人遗憾的是,近些年来由于梨不值钱,大多数百年梨树被砍伐,剩下的也多数无人照管,很多百年的梨树逐渐消失!村民转而大量植茶。所谓的“梨雪”成为了昨日黄花。

真正的“登瀛梨雪”是什么样,我没有看到,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了。就像没有去过塞外的人也无法理解大雪纷纷后“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喟叹,但记忆中满山的梨雪,应该就是登瀛人心中的“乡愁”,是存在与生长于斯处每个人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当雪落到大地,有了生命,而作为行色匆匆的我们,有时候没来及感触,她们的生命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春去冬来,雪落无声,大多时候,人们就这样错过了很多的雪,就像她们从来没出现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