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任

 新用户7929nxBe 2021-11-24

“五一”节那天,天热,走得累了,我在某银行大厅的沙发上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大厅很大,格子间的工作人员非常忙碌,靠外边,好几条沙发上坐着不少人,或是顾客,或是短暂休息的人。

我正在东张西望中,有人问我:“大姐,请问你有20元现金吗?现金给我,我扫微信还给你。”我迅速收回目光,只见一个穿黑色工作西服的瘦高个年轻人站在我侧边,他戴着黑色口罩。我抬头看着他,停顿了几秒,摇了摇头,回答他:“没有。”小伙子飞快地走开了。

一身黑的小伙子转向另一条沙发上坐着的人,他低下身子,应该是问了同样的问题,那个姑娘正在专心致志地低头看手机,她摇了摇头,连头都没抬。

我的眼光一直追随着小伙子,他又问一个刚进来的老人,老人退后一步,警惕地看着年轻人,大声说:“你要干什么?我没有!”老人有点生气了。

小伙子不死心,又走到一个中年男人的身边,询问他,中年男人更干脆,没理他。

在这样的大都市里,陌生人之间,戒备心非常高,没有人答应他。

也可能是今日说法看多了,警惕性特别高,凡是涉及到钱的事,都会多个心眼。小伙子的行为,着实让人生疑。在这个银行大厅里,他要20元现金干嘛呢?现在不都是移动支付吗?连不少耄耋老人都使用移动支付呢。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胡乱联想着,在一开始,我认为他是做微商的,找个理由,加陌生人为微信好友,然后推荐产品。前两年,我曾在菜市场里遭遇过。当时我跟档口老板娘聊怎么做卤肉,旁边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搭腔,以跟我学做卤肉的名义,加了我微信,说有空再请教我。我当时还挺自豪的,喜滋滋地等着做老师,后来没有音信。无意中翻到她的朋友圈,全部是卖货的消息。这才明白,人家只是想找一个营销对象而已,自己太天真了,大小事,都有套路。

眼见几个人都拒绝了小伙子换现金的要求,我没再关注他。歇得差不多了,我走出银行大门。看到门口穿制服的保安,我还是忍不住告诉他,刚才形迹可疑的小伙子。保安很警觉,问我:“在哪儿?在哪儿?”我说刚才还在大厅里,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保安进去找了一会儿,没找到,又重新站到了门口。

在银行门口,竟然又看到了那个穿着一身黑、戴黑口罩的瘦高小伙。他正从不远处跑向银行,手里捏着2张10元现金。估计是到附近士多店里换到的。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急忙跑进了银行大厅。也就是说,他刚才说换20元现金,是真的!没有骗局,他不是坏人。

举手之劳,没有人愿意去冒风险,何况他是个年轻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人们之间变得戒备森严,互相提防。

想起在驻地的小镇上,有次买水果,我问李子多少钱一斤?旁边坐着一个老妇人回答:“8块。”

等我付钱时,40多岁的老板娘说,10元钱一斤。

“刚才你婆婆说8块。”8块两个字,我学着客家话说的。

老板娘笑了:“她不是我婆婆,是老房东,她不知道价格,只是坐在这里玩的。”

我朝老妇人笑了笑,老人也咧嘴笑了。老人的脸上布满了老年斑,满头的白发却是很浓密,身材较高,没有发福,看起来身体还不错。我试着跟她聊聊天,无奈,我们听不懂彼此的话,只好放弃。后来我得知,她88岁。

小镇上的人不设防,比较热情。这个老婆婆也不例外。后来,我每天晚上散步经过那里,经常看到她,我会对她笑一笑,她也会笑,还认真地打量我。她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也不说话,只是打量来来往往的人,显得孤单。

后来有一次,她只是盯着我看(可能只是觉得我不像本地人),没有表情。显然,她已经忘记了我,老年人健忘。见状,我竟有些莫名的失落感。

如果语言相通,我很想跟她聊天,我一直认为,我们之间是互相信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