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东双鼓”谈礼出东方(上)

 微湖渔夫 2021-11-24

     “滕东双鼓”出土于岗上遗址,年代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形成初期的见证者,是礼乐制度的缔造者,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图片

岗上遗址陶鼓

     《世本》载:“夷作鼓,盖起于伊耆氏之土鼓。”《礼记·名堂位》:“土鼓,伊耆氏之乐也。”然《世本》和《礼记》中所记载的“伊耆氏”就是神农。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黄帝取代神农氏的年代在5000年~4500年之间,当属东夷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5000年前汶、泗流域当是谁的领地“神农还是蚩尤”已不可知。

图片

兖州王因出土(现存山东博物馆)

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自大汶口文化发现以来至今已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如陶器、石器、玉器以及骨牙蚌器,唯独乐器类文物出土稀少。陶鼓自发现以来仅在邳州大墩子、兖州王、邹城野店等遗址发掘数件。

图片

邳州大墩子出土(现存徐州博物馆)

由于受考古资料的限制,陶鼓起初被考古界认为就是一般陶器,称为漏缸、陶罐、漏器等,随着田野考古的深入,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专家对此类陶器有了新的认识,在兖州王因出土的漏器内发现了鳄鱼骨板(鳄鱼皮下组织),初步定为此类陶器为“鼍鼓”。

图片

岗上陶鼓

岗上遗址出土陶鼓为泥质红陶,外饰彩陶衣,陶胎明显的比一般陶器要厚。其口沿外侧分部有泥铆状凸纽,为蒙放固定鼓皮而特意设置。陶鼓腹部和底部有数量不等的小圆孔,这些圆孔在声学上被称为“释放孔”。这些小孔虽然不大,但在演奏时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陶鼓在拍打时产生不同的振频,陶质材料无韧性,极易产生共振导致陶鼓破裂。这些小孔有很好散音作用,为敲击时气流溢出而设计。《诗·大雅·灵台》载:“鼍鼓逢逢”。敲击陶鼓应该就是此声。因年代久远,岗上陶鼓出土时未见有皮革和鳄鱼骨板,故岗上陶鼓是鼍鼓或异是土鼓今已不可考。

图片

       岗上遗址陶鼓起源于北辛文化晚期,兴盛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直至龙山文化时期。是黄河流域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