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居于胸中,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其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与大肠互为表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其吸入清气,积于胸中,参与宗气的生成,并贯注心脉以运行全身气血,故有“肺为气之主”之说。肺又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宣散卫气,滋润皮毛,并主嗅觉和发声。大肠具有传化糟粕的功能。 1.含义 肺气虚证是指由于肺气虚弱,呼吸无力,卫外不固,肺失宣降,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咳喘无力,少气息短,动则尤甚,咳痰清稀,语声低怯,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弱。3.证候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或因脾虚失运,化生不足,肺失充养所致。4.辨证要点 有久病咳喘病史,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1.含义 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以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燥热伤肺,或痨虫蚀肺,或汗出伤津,或素嗜食烟酒、辛辣燥热之品,或久病咳喘,年老体衰,而致肺阴亏虚。4.辨证要点 本证以干咳或痰少而黏及阴虚内热并见为辨证要点。 1.含义 风寒犯肺证是指风寒袭表,肺卫失宜,以咳嗽、咳痰稀白、恶风寒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咳嗽,咳少量稀白痰,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风寒外邪,侵袭肺卫,致使肺卫失宣而成。4.辨证要点 本证以咳嗽、咳痰清稀及风寒表证表现为辨证要点。 1.含义 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侵袭肺系,肺卫失宣,以咳嗽、发热恶寒等为主要症状的证候。2.临床表现 咳嗽,痰少而黄,气喘,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风热外邪侵袭肺卫,致使肺卫失宣而成。4.辨证要点 以咳嗽及风热表证表现并见为辨证要点。 1.含义 燥邪伤肺证是指外感燥邪,肺失宣降,以干咳少痰、鼻咽口舌干燥等为主要症状的证候。燥邪有偏寒、偏热的不同,而有温燥和凉燥之分。2.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则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口、唇、鼻、咽、皮肤干燥,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或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时处秋令,或干燥少雨之地,感受燥邪,耗伤肺津,肺卫失和,或因风温之邪化燥伤津及肺而成。4.辨证要点 以干咳少痰、鼻咽口舌干燥等为辨证要点。 1.含义 肺热炽盛证是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嗽气粗、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2.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风热之邪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所致。 1.含义 痰热壅肺是指痰热交结,壅滞于肺,肺失清肃,以发热、咳喘、痰多黄稠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喉中痰鸣,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邪热犯肺,肺热炽盛,灼伤肺津,炼液成痰;或宿痰内盛,郁而化热,痰热互结,壅阻于肺所致。4.辨证要点 以肺病常见症状与里实热证的表现并见为辨证要点。 1.含义 寒痰阻肺证是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与寒象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咳,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素有痰疾,复感寒邪,内客于肺;或因外感寒湿,侵袭于肺,转化为痰;或因脾阳不足,寒从内生,聚湿成痰,上干于肺所致。4.辨证要点 以咳喘、痰白量多与寒痰内盛的表现并见为辨证要点。 1.含义 饮停胸胁证是指水饮停于胸腔,阻碍气机,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胸廓饱满,胸胁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呼吸、咳嗽或身体转侧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中阳素虚,气不化水,水停为饮;或外邪侵袭,肺失通调,水液运行输布障碍,停聚为饮,流注胸腔而成。4.辨证要点 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为辨证要点。 1.含义 风水相搏证是指风邪外袭,肺卫失宣,水湿泛溢肌肤,以突起头面浮肿及卫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上半身肿甚,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发亮,小便短少;或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见发热重恶寒轻,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风邪外感,肺卫受病,宣降失常,通调失职,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溢肌肤而成。4.辨证要点 以眼睑、头面水肿及表证见症为辨证要点。 1.含义 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内蕴,阻滞肠道,以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大便黄稠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或腹泻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夏秋之际,暑湿热毒之邪侵犯肠道,或饮食不节,进食腐败不洁之物,湿热秽浊之邪蕴结肠道而成。 1.含义 肠热腑实证是指里热炽盛,腑气不通,以发热、大便秘结、腹满硬痛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2.临床表现 壮热,或日晡潮热,汗多,口渴,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大便恶臭,小便短黄,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或迟)有力。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邪热炽盛,汗出过多,或误用发汗,津液耗损,肠中干燥,里热炽盛,燥屎内结而成。4.辨证要点 以大便秘结,腹满硬痛与里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1.含义 肠燥津亏证是指津液亏虚,肠失濡润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左少腹或可触及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素体阴亏,年老阴液不足,嗜食辛辣燥烈食物,或汗、吐、下太过,或久病、温热病后期等耗伤阴液所致。4.辨证要点 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与津亏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1.含义 肠虚滑泻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不能固摄,以大便滑脱失禁及阳虚为主要表现证候。2.临床表现 泄泻不止,或大便滑脱失禁,甚则脱肛,腹部隐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弱。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久泄、久痢,失治误治,以致大肠阳气虚衰,传导、排便失于固摄而形成。4.辨证要点 以泄泻无度,大便失禁与虚寒并见为辨证要点。 1.含义 虫积肠道证是指蛔虫等寄生肠道,耗吸营养,阻滞气机,以腹痛、面黄体瘦、大便排虫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临床表现 胃脘嘈杂,时作腹痛,或嗜食异物,大便排虫,或突发腹痛,按之有条索状物,甚至剧痛,呕吐蛔虫,面黄体瘦,睡中齿,鼻痒,或面部有白色斑,唇内有粟粒样白点,白睛见蓝斑。3.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进食不洁的瓜果、蔬菜等,虫卵随饮食入口,在肠道内繁殖滋生而成。4.辨证要点 以腹痛、面黄体瘦、大便排虫等为辨证要点。
▶ 【本文由培医教育整理发表,摘自《中医诊断学速学素记》,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