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举措引才!海垦科学院集团以人才为支点撬动产业创新发展|海垦科学院集团

 菌心说 2021-11-24

为抢抓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海垦科学院集团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多举措引进高层次人才——

以人才为支点撬动产业创新发展

■ 见习记者 郭祺 通讯员 王章

8月19日,记者走进海垦科学院集团李智全创新工作室,透过明净的玻璃窗,只见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反复进行试验。整理、萃取、提炼、对比、检验……然后把每一个经过处理的标本标记好,放进箱子里。

已创建运营两年时间的李智全创新工作室,由海南省领军人才李智全领衔。该工作室自投入运营来,汇聚了中国民族医药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代军、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遗传学首席专家齐力旺、领军人才郑荣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海垦科学院集团现有科研人员35人,其中海南省认定高层次人才14人(领军人才2人、拔尖人才2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10人)。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察看样本。海垦科学院集团供图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为了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海垦科学院集团主动作为,在坚持“一平台,两翅膀”的发展思路下,秉持“围绕产业搞科研,结合科研抓产业”的谋篇布局,不断吸引高层次人才,积极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为海南农垦转型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政策红利和发展前景,吸引着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来到这里,把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落地和转化。”海垦科学院集团总裁助理、科技事业部总经理、科技研发中心主任贾笑英向记者介绍,该集团拓展了传统的人才引进渠道,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搭建良好的平台,以兼职兼薪、项目合作、顾问指导等创新形式柔性引才,用优越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高层次人才。

以事业聚才、以项目招才,在创新全产业链的同时,筑牢人才之基。据了解,去年,该集团柔性引进两位首席专家王代军和齐力旺后,开始筹备组建生物工程中心,并于今年4月开始开展具体工作。

科研人员在做田野作业。海垦科学院集团供图

“生物工程中心不仅作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还承担着海垦科学院集团未来基层科研人才队伍的培养任务。”贾笑英说。

以服务海垦、服务海南为己任,目前海垦科学院集团聚焦重点产业和项目,已组建了生物工程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并结合这三个中心,采用多种方式吸引聚集各类人才。

与此同时,该集团还采取市场化手段,瞄准省内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行业有相关影响力的专家型人才,实施管培生计划,增加专业性人才比例。通过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盘活带动一批基层工作一线的基础性人才。

“上个月,我们和海南大学园艺学院签订了战略协议,合作成立见习基地。”海垦科学院集团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李业海说,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研学人才储备的新模式,不仅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就业的平台和空间,更能为集团不间断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畅通了引才通道。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授牌仪式现场。王章 摄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和储备人才,海垦科学院集团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规划,设置人才工作专项经费、设计科技创新人才基金和引才基金、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机制、奖励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更加规范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据了解,依托高水平的专家人才队伍,海垦科学院集团积极推广植物细胞工程、遗传育种工厂化育苗、植物全息生化物理耦合提取等方面的成果,开展金线莲、铁皮石斛工厂化栽培、生物提取研究及植物精油、南药、热带作物精加工生产,加快作物引种与丰产栽培基地建设等,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海垦科学院集团将借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把目光瞄准日后产业和科研不断融合所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所需人才储备,进一步完善人才结构,通过人才创新促使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打造海垦科研人才集聚洼地。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公众号新闻,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编辑 | 梁宁

责任编辑 | 卢雅楠

值班主任 | 倪德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