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帆品读】范德忠:一寸诗心比海宽 ——郭顺敏先生诗词曲艺术初探

 云帆诗友会 2021-11-25


【云帆品读】

一寸诗心比海宽

——郭顺敏先生诗词曲艺术初探

作者:范德忠



郭顺敏简介

郭顺敏,女,潍坊诗词学会发起人及创建者之一,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党总支书记。系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山东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诗词学会散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微刊《鲁韵曲芳》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潍坊诗词学会第一届、第二届会长,高密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特邀顾问。师从当代散曲大家南广勋先生。第二届“山东优秀诗人”,作品多次在全国性诗词散曲大赛中获奖。

一寸诗心比海宽

——郭顺敏先生诗词曲艺术初探

范德忠

郭顺敏先生不仅是潍坊诗坛的领军人物,而且是一位成果丰硕的诗人。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坚持辩证思维,以宽大的心胸,善于使不同甚至相反的特质既和谐共存,又各美其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和真善美的艺术享受。

郭顺敏先生人生就像一首诗。她从小就有远近闻名的音乐天赋和播音朗诵特长,上初中开始就表现出很强的写作天赋,读大学期间师从著名书法家张其凤教授学习书法。四十年来笔耕不辍,在格律诗、词、曲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二十年担任本科高校中层正职,九年担任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期间担任潍坊诗词学会第一、第二届会长、山东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诗词学会散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微刊主编、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等职务。在工作中刚柔相济,既公正公平,又宽容大度,善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在家是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潍坊市模范警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八年如一日赡养服侍病重卧床的婆婆。能做到这些,对于长期担任高校二级学院领导工作、公务缠身的郭先生来讲,尤其难能可贵。2020年从潍坊学院退休后,宝刀不老,继续担任潍坊诗词学会会长,并且迎来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诗意的工作和工作的诗意的人生境界。

刚健与柔婉并存

郭顺敏先生的诗词,既有“一出山海作狂吟”刚健,又有“就老亦缠绵”的柔婉。

诗中刚健的旋律,构筑着阳刚的精神世界,使人产生一种挺起腰杆做人的精神力量。柔婉表达婉转心曲,清新优美,唤起人们美好的向往。而刚健柔婉和其它艺术特色一样,不是独立于诗外的一种符号标签,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运行在情感逻辑发展的进程之中,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强烈审美感觉的产物。也正如诗人所云:“风骨今从淡处藏”( 《采桑子·端午抒怀》)。

描写重大题材满腔豪情,刚健有力。《为党的生日而作》:“九九初心各自评,诗人爱看海扬清。湘音少许书生气,泥腿偏多壮士行。代有英雄争赴死,时逢大疫敢出迎。浪高正好拿云去,直下汪洋向复兴。”诗中设置意象,作为物,“海洋”“云”“汪洋”,体现力量的“强大”;作为人,“湘音” “泥腿”这些特殊的词汇,成为伟人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雄姿,成为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壮举;作为行为,“争”“敢”“拿云”“直下”,体现了一种英雄气魄。这种强大,这种壮举,这种气魄,唤起人们的是一腔豪情,增强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拿云”一词,取自唐诗人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拿云”,但李贺的“拿云”,是一种虚化的精神扩张,而我们党的“拿云”,却是既有精神层面的英豪之气,又有物质层面的对自然风云的驾驭和征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

对身边生活、亲情伦理同样写得刚健有力。《丙申父亲节感题》:“父爱如山不是山,是山可作毕生攀。思亲忍看窗前月,拂梦恐惊心上弦。待懂深情人驾鹤,空留简墨训成篇。清诗奉候菊香早,梓里云乡又一年。”诗人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她从小在军营中长大,身上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形成了军人以阳刚为主旋律的审美观。女儿怀念父亲,这是人之常情,但这里没有悲悲切切,只有深沉厚重。诗作中悲伤的临界点当属“思亲贪看窗前月,拂梦恐惊心上弦”这两句,常规思维是思亲而泪流,然而诗中却是用“窗前月”移情,用“拂梦”抑情。使我们感到诗人在似乎波澜不惊的表象内,虽涌动着对逝去父亲的深深思念,但仍有一股刚健力量在运行。《观“鸢都之邀国际诗书画双年展”有作(通韵)》:“谷雨沾灵一望舒,奇观每在大鸢都。云深画里风筝小,草浅园中意趣足。三百幅前说底蕴,八千里外品春图。年年此季清流满,白浪吟诗自不俗”。以一“奇”一“大”定调,在“深”与“小”的对比中,昭示其“奇”,在“浅”与“深”的对比中自足其性,使得境“小”而意大。用数量词“三百幅”“八千里”更是昭示了一个宏大的意景,使人神清气健。

郭顺敏先生的诗词,刚中有柔。

如果说,刚健给人以壮美,柔婉则给人以优美。描写自然风光,清新优美,节奏舒缓轻松,使人产生休闲静雅之愉悦。 表达心曲着色婉转柔和。

《【越调·天净沙】在河口拍到一只火凤凰(通韵)》:“夕阳水岸芦花,半蹲直瞅斜趴,许我飞天策马。定格卮画,美呆绝色仙霞。”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纯属天籁,任何解释都显得多余。《【中吕·山坡羊】金莲川草原畅想曲(通韵)》:“星空支帐,白云翻浪,扬鞭扮个青春样。月生凉,草弥香,琴声美了教书匠。换上行头一亮嗓。光,也在淌;诗,也在淌。”此曲把畅想抒情寓于情节发展之中。“我”既是美景的欣赏者,又是美景的构成者。奔马、听琴,亮嗓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汇成一首自然舒缓流淌的心灵之诗。

自然与洒脱相融
 

所谓自然,是指写景抒情时真切体现出表现对象的自然形态,不用藻饰,得天然之趣。所谓洒脱,就是超脱天然之趣的意境升华。

就自然而言,不事雕琢,崇尚自然,体自然之性,挖掘自然本身所象征的语言。从现实生活的画面上撕下一页,散发着自然的清香,使人感到生活在诗人设置生活环境就在你身边,甚至你也觉得曾经有这种生活体验,只是沉淀在无意识深处的静默存在,一旦被诗人挖掘出来,你会觉得眼前一亮,出现在你面前的竟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教师节自题》 :“自取夕阳一寸丹,诗容海色到青蓝。当春有计非花小,及雨怀香正果鲜。辛苦了无星夜后,清晰每在旭窗前。待成圆满凭心问,弟子应知老教鞭。”此诗是诗人几十年的执教生涯的甘苦之言,自始至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顺理成章。通过丹心、青蓝的颜色交替与空间变化,将执教情怀自然托出,使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倍感亲切。《端午食粽感题(通韵)》:“堆青角黍玉身白,草线绵柔任尔拆。叶上偏粘一粒紧,抱香不肯下竹来。”据诗人自述:“随手写来,节日添趣,有感于那粘在粽叶上不肯轻易就范的一粒米”。此诗取材于屡见不鲜的小事一桩,使人不觉是在读诗,而是在拉家常。(【双调·雁儿落带过清江引】金莲花观赏记(通韵))写草原景象:“闻声卷底华,开眼金莲画。彩虹刚润笔,云马来接驾。(过)夏雨会心不作假,尽是清新话。羊群川上移,翠色风中挂。小曲一抓一大把。”通过一幅幅有动有静的画面,展现了草原的美景,使人觉得读此曲如临其境,与诗人一同享受草原之美,一同去享受“小曲一抓一大把”的快乐。

就雄奇而言,利用多种艺术手法,将平凡事物雄奇化,或将这种雄奇的因子始终隐藏在平凡的事物中,使人去感受去体会;或塑造一个雄奇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雄奇化不是脱离现实,而是在雄奇的精神高空奋飞翱翔之后,再回到现实的土地,进一步强化现实的本色。

《杠子头火烧》:“常备风尘挂远鞍,两分火色一分圆。七分硬气实心里,看把南墙撞北山。”杠子头火烧是潍坊市地方小吃,以皮硬心实越嚼越香为特色。过去人们出远门、下关东,它是最便于携带的食品,同时也是亲友之间馈赠的礼品,至今仍受到人们喜爱。杠子头火烧的内涵不仅仅在物质层面,而且实现了向精神层面的升华,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符号,一种道德价值取向,一种直来直去、敢作敢为、不怕困难的性格象征。“看把南墙撞北山”,在现实物质层面,用杠子头火烧砸南墙撞北山,徒增笑耳。然在创作精神层面,一个“撞”字,巧用夸张,极言“硬气”,雄奇顿出而不感到失实。《临江仙·龙头蜈蚣风筝》:“小技独雕天趣满,老龙起驾游春。穿云破雾看来真。须呈丝样细,目带百分神。   笑向东风行醉礼,摇头摆尾迎人。一出山海作狂吟。飞腾藏梦脚,脊骨透族魂。”全篇雄奇风格按照现实——仙境——现实的思路展开。现实中的龙头蜈蚣风筝成了神话传说中的龙王,且“一出山海作狂吟”。可谓“雄奇”神威,但再雄奇也要回到现实的土地:“飞腾藏梦脚,脊骨透族魂”,让人们联想到中华民族的腾飞。《写在学雷锋纪念日(中华通韵)》:“如电当空始姓雷,如春来拯道心危。燃得襟抱成天火,人字鲜红亮一回”,用自然界的鸣雷象征雷锋精神的回归,以拯救拜金主义横行“道心危”的严峻现实,可谓别出心裁,震撼人心;“人字鲜红亮一回”,进一步回应前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通俗与典雅相生

有一看就懂的诗、看注才懂的诗和似懂而未必懂的诗。第一种不可能是好诗,虽通俗易懂,但无多少意蕴而言。第二种虽难懂但有意蕴,有韵味,能够成为好诗。第三种既通俗易懂,又意蕴深刻,即雅俗共赏,当属真正的好诗。当代著名诗人武立胜先生也有句名言:

“让人一眼看懂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让人永远看不懂的作品一定不是好作品。”郭顺敏先生在雅俗共赏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形成了清新朗逸、通俗典雅的作品风格。

前面讲到的《端午食粽感题(通韵)》,一看就懂,但真正理解其中的三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抱香不肯下竹来”的理解:坚贞不屈者有之,不同流俗者亦有之,甚至自以为是者有之,顽固不化者亦有之。《行香子·友邻(新韵)》:“新韭香稍,合院风悄,应声来、不请之邀。愁潜杯底,喜上眉梢,醉几分酒,几株绿,几神聊。  诗得三昧,境入含毫,两怡然、闲赋推敲。炎凉去去,鱼水陶陶,写一生情、一世愿、一支谣。”上阕用饮酒代邻里友谊,把邻里之间的融洽和谐写得情景交融,多姿多彩使人感到亲切,几乎不用思考就能知其词义。下阕友邻之情和“诗得三昧”想联系时,这种情谊就更深化了,而“写一生情、一世愿、一支谣”具广阔的思考、践行空间,并不是一时一事就能说明得了的,能在人生中把握得了的。 上升到哲学层面还有一个知行统一的问题。

所谓典雅就是用词有出处,高雅而不浅俗。成功的用典故是典为今用,增强作品内涵的纵深感和重量感。郭顺敏先生用典故如战争年代的“解放战士”,一旦岁脱掉国军服,成为解放军,就在新的队伍里产生一种全新的战斗力。这些典故在新的语境中,汇入到新的意象创造行列,成为新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产生新的审美意义。《致敬叶嘉莹先生(通韵)》:“欲织彩锦效天孙,故土相招系汉魂。入夏清吟凉胜雪,连秋早课日同温。未觉桃李植三径,却使云竹起万根。我有诗心唯一捧,也期抱月立程门。”诗中多处用典:“天孙”,即织女星。织女忠于与牛郎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里喻叶嘉莹先生即使远在天边,也热爱自己的祖国。“三径”,指院中小路,晋·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此喻叶先生回到自己祖国来了。清吟:唐 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且约后期》诗:“閒徵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白居易笔下的“清吟”,是与刘禹锡对忧愁的排解,而郭先生笔下的“清吟”却是指叶先生报效祖国的诗句。程门立雪比喻诗人仰慕大师、学习大师的决心。

郭顺敏先生的诗词不仅仅是典雅,还有一种不用典故,用文字本身符号本身的含义体现出的文雅,在散曲中最为突出。请看:

《【双调·水仙子】读南广勋散曲(通韵)》:“恍如天外透灵光,轻去轻来小燕翔。园中貌似凡花样,一枝高过墙。趁无人“顺手牵羊”,撷其雅,品异香,果有清凉。”民间俗语:“偷瓜摸枣不算贼”。这里“我”做了一次“贼”,到南先生的曲艺百花园中“顺手牵羊”,得雅得香得清凉,好一番艺术享受。众所周知,当代散曲大家南广勋先生的散曲,素以飘逸灵动、风趣幽默、趋俗尚趣、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京味小令和带过曲见长。这里向南先生学习的高雅行为竟描写为小偷的经典动作:'顺手牵羊’。因“偷”而大俗之至,然 “偷”的是艺术享受,却又大雅之至!

合制与情适互补

所谓合制,就是合乎题材的要求;所谓适情,根据题材的需要对情感采用相应的表达方式。王安石说过,先体制而后工拙,可见体制之重要。郭顺敏先生的作品对政治题材和吊贺题材,正是以合制而情适风格使得其这类作品登堂入室,端庄大方,情真意切

政治题材类作品,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而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易于出现政治性压倒艺术性的偏差,而郭顺敏先生的作品没有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有的是用宏大叙事扣动的心弦,发出属于自己动情的声音,用创作实绩体现着政治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高度。《七一抒怀(通韵)》:“怀抱今生向大同,知行古训道为公。拳拳每在出发日,对誓扪心一朵红。”没有直言伟大理想,但有奋斗目标;没有亮丽的格言,却有“为公”的古训。一个“每”字,一个“扪”字,就把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决心和壮行写活了。《双调·水仙子】建党百年我的思想汇报(通韵)》:“今生无悔志同酬,那日将拳举过头。奉公岂肯居人后,拉犁争上游。饮清溪不老黄牛,凭心热,任汗流,夫复何求?”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自我标榜,有的是向党襟怀坦白,有的是不服老,继续争上游的勇气。

吊贺作品,属礼仪应酬之作,是礼和情的统一。拿掉题目就不知是吊贺诗的,与制不合,算不得好诗。蒲松龄就对应酬文“无端而代人歌哭”深恶痛绝,这无关蒲松龄的才气,而与“无端”且“代人”有关。写此种文字无疑是精神的折磨,无怪乎蒲松龄卷起铺盖走人。郭顺敏先生的应酬文既不是代人,也不是无关,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追求礼情俱佳,既合乎礼仪要求,又根据礼的要求展开相应的情感世界。《贺烟台诗词学会二代会召开兼贺汪冬霖会长连任(通韵)》:“誉上清吟任海量,云帆依旧向天张。初心只与蓬山远,故事合如滋味长。每蘸浓情开锦绣,便接龙气到诗行。风笛正把黄金色,化作洪波涌盛唐。”“誉上”“ 海量”,极言声誉之大,是对贺烟台诗词学会的赞誉。“云帆依旧”者,学会换届会长连任也。没言“贺”而无处不贺。从颔联到尾联,对诗词创作发展前景抒发豪情,成为贺诗之“礼”的有力补充。此诗既贺团体又贺个人,诗中的景物是宏大的:“海量”“ 天张”,这又是与地市级诗词学会的体量相适应的。《祝贺玉欣大姐荣任北海诗社社长(新韵)》:“欣欣来贺中三员,起早贪黑汝自甘。万里诗航传北海,难能捧上一襟丹。”三员即服务员、联络员、通讯员。此诗开宗明义就赫然有“贺”, “三员”正是对张玉欣会长的极高评价,后两句是对“三员”的进一步诠释与发挥,体现的一种精神境界,而非物质层面体量的描述,这也是与北海诗社的规模相适应的。由此可看出郭先生把握礼与情的精准尺度。

郭先生近年来对使用散曲形式吊贺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吕·山坡羊】欣闻中国散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新韵)》:“八方来贺,传花不辍,鲜灵散曲捎些个。越咂摸,越着魔,闷头儿欲写东风破。巴望枝繁结硕果。天,你莫躲;春,等着我。”一改千篇一律的庆贺作品的陈旧面孔,立意新奇,语言清新,轻松活泼,写出了曲趣曲味。吊唁散曲,以灵活的形式,悲痛而深情的话语,很好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地哀悼。《【中吕·山羊坡】沉痛悼念王峰会长(通韵)》:“还没听够,还没吟够,倾情总在八瓶后。不言愁,不低头,天宫竟取英才寿。此去道山应不朽,兄,您莫走;师,您未走。”郭顺敏先生与王峰先生多年诗友,曲中充满感情,自不待言。而与袁隆平、吴孟两院士没有交集,依旧感情感情充沛:《【中吕·朝天子】送别袁隆平吴孟两院士》(通韵):“是他,是他,噩耗惊雷炸!双双国士去天涯,泣写揪心话。水稻丰收,民疾常挂,情生万道霞。送他,送他,米饭吞不下。”这里两位院士与诗人心灵相通的是家国情怀。以情感表达而论,前者是小桥流水,后者是渤海扬波,这是与表达对象的社会地位相适应的。

综上所述,郭顺敏先生将工作艺术化作创作艺术,以创作艺术丰富工作艺术的内涵,以相辅相成而又各美其美的艺术特质,增添了作品体现社会生活意蕴的深度和重量,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尽管取得上述艺术成就,郭先生并不满足,作为诗人,她笔耕不辍;作为会长,她率队向前。我们祝愿她有新的大作问世,祝愿她继续发挥整体优势,不断摘取新的艺术桂冠。

范德忠简介

范德忠,男,山东省寿光市人,1955年生。中共党员。1983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3年至1990年在潍坊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文学概论,期间1987年复旦大学美学助教班结业,1990年至2015年,在寿光市公安局工作,2015年退休。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公安部文联会员、潍坊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寿光市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顾问。在大学任教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进入公安系统后,在有关报刊网刊发表诗歌、散文、通讯等1000余篇。2018年以来,致力于诗词评论和诗词创作,其作品散见于有关网刊。


【云帆诗友会】微刊投稿须知

参看往期精彩:

2021云帆“庐山·金秋名家笔会”圆满落幕

【重磅】云帆 || 2021金秋·庐山名家笔会

【云帆】辛丑重阳节诗词大会

【云帆】辛丑 七夕节诗词大会

【云帆·辛丑中秋特辑】乾坤同一瞬,举目各天涯

【云帆·2021】父亲节 诗词大会

【云帆辛丑端午诗会】云帆诗会总第472期

【云帆】2021 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青春诗会 || 2021

【云帆】2021 女神节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辛丑迎春大团拜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今月曾经照古人 || 云帆·庚子中秋节诗词大会

【云帆】庚子·七夕诗词大会

【云帆】2020·父亲节诗词大会

2020·云帆女神诗词大会

【云帆】2020·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2020 || 迎新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庚子迎春大团拜

【年度盛典】云帆己亥迎春大团拜暨平台创建三周年特辑

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公示

【诗事快讯】云帆诗友会2019年会在庐山召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二)

己亥深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三)

己亥暮春·云帆庐山工作室雅集

已无峰可仰   且喜道能居 ——匡庐仰止八家吟

打开如下链接,赏读作者更多作品:

【潍州散曲】郭顺敏 卷

【诗词年鉴】郭顺敏║自和天地开怀抱,便与炎凉比性灵

【荐读】郭顺敏:清宵听月是梅花——吕素玲诗集《云窗听月》序

云帆团队


顾问(以接受邀请时间先后为序)

熊东遨 熊盛元 杨逸明 李树喜 钟振振 周啸天 邓世广 张海鸥 周燕婷 星汉 江岚 抱朴书生 方伟 丁欣 段维 林峰(香港) 胡迎建 魏新河 陈仁德 刘能英 南广勋 马建勋 周达 杨子怡 王玉明 凌泽欣 唐双宁 黄友富

法律顾问

李清安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南国风笛 罗琦 扈超峰 李军 何其三 李静 韦树定 邢涛涛 韩保汇 小乙

诗教

阿朱 段维

外联(排名不分先后)

吴瑾 静如 左启顺 袁晓宏 陈兴 孙文 曹江宁 非也

编审(以年齿为序)

安全东 崔德煌 半隐庐 抱朴书生 宋善岭 萧雨涵 郎晓梅 崔杏花 唐颢宇

美编

张小红 牛应萍

收稿

牛应萍 木兮 邹志洪 雷彦 赵文涵 翰墨童 可观

执行主编

璐雨诗

云帆诗友·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陈永正 刘梦芙

熊盛元 钟振振 胡迎建 魏新河 周燕婷 郑欣淼 钱志熙

方伟 林峰 高昌 段维 丁欣 江岚 金水 星汉 苏俊 无名

刘庆霖 刘能英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张海鸥 赵京战

萧雨涵 王蛰堪 半隐庐 崔德煌 崔杏花 唐颢宇 韦散木

抱朴书生 沈华维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徐晋如 屈杰

潘泓 李子 阿朱 金锐 天许 深南 谢郎 罗伟 崔鲲 千山

周啸天 包德珍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郎晓梅 李葆国

安全东 何其三 孟依依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唐双宁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徐中美 李兴来 李宗原

宋彩霞 冉长春 林丫头 凌泽欣 耿立东 师红儒 廖海洋

杨强 雍平 鉴水 燕河 曹辉 曹阳 何静 吴瑾 宁静 赵英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倾一阁 黄飞鹏

王玉明 何永沂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周泽安

汪冬霖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冯仲平 李增山

闫震 何革 李静 月白 楚成 慕白 郭七 郑杰 张栋 何强

楚家冲 陈思明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李荣聪 陈晓敏

杨子怡 陈楚明 李俊儒 楼立剑 徐俊丽 孔祥庚 马旭升

唐云龙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张银华

马建勋 祁丽岩 周维芳  韩倚云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刘泽宇 董学增 扈超峰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史外外史 观棋不语 落雪听禅 眭谦 晋风 胡晓明 曾真

梦烟霏 杨春杰 汪良忠 刘英明  李梦痴 白秀萍 许洁华

倪昌盛 张芳君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曹树友

杨新跃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邓荣森 曹继梅

楚凌岚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张建章

风清 孙文 尤悠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黄莽 小雨 枫叶

染清尘 朱思丞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沈鉴宇

南广勋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张力夫

张海燕 杨勇民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杨景乔 王柳华

黄金辉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周吉潭 孙临清

南风 非也 木樨 玉蟾 何鹤 曹谦 潘松 桐荫 安儿 月儿

王海娜 毛谷风 程裕祯 李如意 蒋有亮 哈声礼 陈雅国

周学锋 周向东 严锦尧 蒋昌典 刘太品 杨益安 傅筱萍

巴晓芳 柳金虎 汪时健 郭亚军 李正安 陶永德 王惠玲

孙才 张奕 雨虹 老胡 文裳 陈越 刘燕 晓梦 眉卿 王琼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刘红霞 段兴朝 孔祥金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邬小香 刘秦文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武建东 燕雁无心 天然 泰然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张琳 樊令 大凡 高寒 郑毅 于勇

王悦笛 翁寒春 杨名忠 熊天锡 黄启深 詹三霞 李晓明

潘乐乐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王永江 沈尘色 程章灿 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李海彪 张彦彬 刘清天 周逢俊 钟子邦 张岩山 张伯晋

张和平 胡平贵 横道子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李清安 余秀玲 罗小娟 李瑞河 黄小遐 洪君默 宋晓光

陈少平 林志雄 康永恒 吴汉林 何乃政 诗影同春 郁犁

周达 潜斋 南风 杨敏 樵风 田茂 李兵 梁风 刘军 周晶

静如 瘦竹 玲珑 吴楠 苏燕 文森 秦凤 苏声 秋宝 周秦

范义坤 布凤华 金嗣水 李云桦 杨世龙 王继权 牛应萍

谢少承 梁二白 叶兆辉 蒋永桢 方跃明 张金英 陈金如

唐龙 胥奇 张洋 天放 静云、微灯 武斌 张雷 土土 小乙

安洪波 朱宁 玉启 蒿峰 鹿红丽 章剑钧 曹淑贞 曾继全

张青云 高语含 毛薆松 狐公子 紫菩提 卢金伟 袁绍藻

成文生 杨立新 赵清莆 梅玮峰 陈秋莲 魏丹 相看不厌

郑力 王一舸 六也 饶惠熙 韩开景 王惠维 曹国祥 吴容

胡长虹 向咏梅 梅凤云 蒋继辉 张颖娟 石晓玲 邱晓林

蒙显鹏 崔秀春 高志文 雨季 王聪颖 王改正 卓玉郎 

陈竹松 于虹霞 阙东明 徐吉鸿 吴长龄 周继舟 张建中

宋善岭 慧质兰心 芳芳 丰云 胡彭 紫筠 左云 戴庆生 

李文朝 吴洪滨 庄辉 健 李红星 刘正中 周红平 刘刚 

王国钦 云裳 青石 阿岑 祁连雪 方建飞 朱昌元 赵瑞松 

吴硕贤 邢建建 储昭时 郑登平 向志平 史耀华 陈金梅

马斗全 高朝先 何阳义 钟庸庸 肖芳珠 廖润昌 张幼鸣

卢冷夫 王少刚 郑安 楚雪 谢南容 王啸林 严秋林 秋词

张伟新 郭顺敏 蔡雨红 金越 程志远 卢竞芳 光头阿来

归樵 韩夫子 邓玉柱 郭子华 岳贵春 汪俊辉 杨树林

陈海洋 马星慧 周佐福 拾雨斋 徐中秋 李轶贤 周磊

石厉 詹强 文曦 高友群 曹新频 小鹿哟哟 虎岩三少

周坚桥 楚白起 陈姝棠 郑小粤 吴文彦 田成才 李歌甫

周文彰 孙和平 郭羊成 刘文 陈静 鲍海涛 毛瑞花 鸿雁

刘鲁宁 张志坚 龚晴宜 冰心无尘 翟向杰 牛能 赵秋凯

黄海涛 叶永新 白发科 王海燕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云帆品读】范德忠 论郭顺敏诗词曲艺术

编辑:璐雨诗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