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峰:我的前半生(74)

 早6点半 2021-11-25

章(调回地方

03长丰任上  競競业业

一、比武会上 发表演讲

19843月初,经过培训后的徐光学从合肥回到长丰县人武部,仍担任参谋。人武部参谋的常规工作是登记全县退伍士兵的登记,再把这些士兵以乡为单位编成民兵营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便于训练民兵,使他们会打枪、打炮,以应付突发战争。这次徐光学回来正好赶上长丰县人武部根据上级要求开展民兵军政大比武活动。

徐光学一回到长丰县人武部,就让部长钱朝军叫去,并被安排任务。钱部长说:

“徐参谋,你是高才生,又是刚到合肥进修的,这次我们人武部开展的军政大比武活动,由军事科李科长和你们来组织。请你代表人武部军事科给我草拟一篇开幕词,如何?”

“行,我保证完成任务。”徐光学笑道。

“那就立刻去准备吧,离大会开幕只有两天时间,你得抓紧。”钱部长拍着徐光学的肩膀说道。

“是。”徐光学答得干脆利索。

徐光学回到房间,坐在桌前,摊开纸笔,准备写作。他随手推开窗户,抬起头来,望着窗外。此时,春天虽已经来临,但是窗外的树枝还不见绿影,只在极远处站着的那几株老柳树的枝条上挂上鹅黄。天空依旧蓝蓝的,几朵白云在不紧不慢地漂着,空中偶有鸟儿飞过。

徐光学手里擎着笔,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便低头写起来。

同志们:

长丰县“民兵军政比武大会”今天开幕了。这次比武大会是根据我县民兵工作的实际情况经武装部党委研究,并请示县委批准召开的。对于省军区、合肥军分区首长和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的光临,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这次大会以党的十二大和六届人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中央有关搞好民兵工作,加强民兵建设的文件为依据,以民兵训练大纲部分项目内容为目的,总结交流经验,巩固民兵训练成果,在全党全军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提倡学习科学技术的形势下召开的。

这次比武大会,是进一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同志的军事著作,检验我县民兵第二周期的训练成果,进一步促进民兵工作“落实”,提高民兵军政素治,做好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开创民兵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民兵,是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军,是我国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也是毛泽东同志人民战争思想一个重要方面,长期革命实践表明,坚持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要战胜装备优势的敌人,要打人民战争。平时,民兵配合有关部门,担负着维持社会治安、保卫四化、建设四化的艰巨任务。所以民兵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抵御外来侵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民兵他既是“民”又是“兵”,是不穿军装的兵。我们长丰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民兵工作都很重视,列入党委议事日程,从历年的工作到这次军政比武,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做了大量工作。民兵同志们,你们不能辜负各级党委对你们的希望,要完成党交给你们的光荣任务,就必须苦练一套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先进技术和过硬杀敌本领。真是“平时多苦练,比武见英雄”。

比武,是对你们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军事技术一次大检查。

比武,是对全县民兵第二周期训练全面考核。

比武,是你们学先进,赶先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极好机会。

比武,是对你们提高在新形势下,用高标准、严要求,提高民兵工作的自觉性。

比武,是促使你们军事技术有个新的突破,军事素质来一个新的提高。

在这次比武中,要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武场就是战场。严格遵守各项比武规则。各区乡的领导要带好自己的队伍,维护好秩序,有事及时请示汇报。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通过比武,既看到取得成绩又要看到不足。发扬成绩,纠正不足之处,把荣誉授给真正思想好、技术硬、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

通过比武,在军事上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比出过硬的思想、过硬的技术。比出干劲、比出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开创民兵工作的新局面,为保卫祖国,保卫四化做出更大贡献。

预祝《民兵军政比武大会》顺利进行,圆满成功!

198433 日,人武部里的操场上,人头攒动,彩旗飘扬。长丰县各区乡民兵集中到县人武部。他们将在此举行军政比武动员大会。

一会儿,各乡民兵列序而坐,大会主席台就坐的有省军区、合肥军分区的代表,有县委领导,有县人武部部长、政委、副部长等。在动员大会上,钱部长拿着徐光学写的讲话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徐光学为钱部长撰写的篇演讲稿,主题突出,行文干净,情感真挚,鼓动性强,不时地赢来热烈的掌声。这个演讲也得到了在场的省军区、合肥军分区首长和长丰县领导的好评,认为这个演讲对推动长丰县民兵军政大比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撰写报道  宣传长丰

1984年,长丰县人武部给定下宣传任务,就是一年见报的宣传稿不得少于24篇。可是,人武部里人手本来就不多,能写会画的更少。这24篇宣传稿对于长丰县人武部而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好在徐光学来了。徐光学是大学生,在部队就写写画画地搞宣传,并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写作。他在许多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诗文。这次,他分配到长丰县人武部任参谋,宣传的重担自然就压到了他的肩头上。人武部分配给他的任务是一年见报至少12篇。198433日长丰县开展全县民兵军政比武,这是个绝好的宣传材料。

徐光学从给钱部长撰写的演讲稿开始,就算参与军政比武了。此后,他参与了整个大比武的全过程,大比武的时间是三天。这三天中,军事科李科长和徐光学边指挥,边指导,使整个军政比武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比武场上,大家你争我夺,各不相让,努力发挥出最好水平;而比武之后,大家都能和睦共处,切磋武艺,亲如兄弟姐妹。

特别是女民兵让徐光学很感动。她们在比武场上飒爽英姿,巾帼不让须眉;她们还利用比武的空余时间在长丰县郊营造一片树林。这不仅仅是义务植树美化环境,更是长丰女民兵崇高的思想道德的显现。36日,军政比武会大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军政比武大会胜利结束。徐光学迅速写了篇报道。这篇报道不仅报道了长丰军政比武的情况,还特地报道了长丰女民兵的高尚行为。该报道刊登于198437日的《合肥晚报》。全文如下:

昨天上午长丰县人武部在水家湖镇召开民兵军政比武授奖大会,为十五个优胜集体、三十八名成绩优秀的男女民兵颁发奖旗和奖品。这次民兵军政比武是从本月三日开始到六日上午结束的,比武的军事内容有:射击、投弹等十几个项目,政治科目是以党的现行农村政策《邓小平文选》和民兵基本知识为内容,进行了书面考试。比武期间,八十多位女民兵还特地抽出半天时间,营造了一片“三八民兵林”。

接着,徐光学的一篇篇报道见于《安徽青年报》《合肥晚报》《法制报》等报纸。他超额完成人武部分配给他的任务。

徐光学名利双收。他以通讯员的身份频频见诸报端,他的名字在人武部里最响。部长、政委、副部长对他十分尊敬,因为他对长丰县人武部是有贡献的。他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名声。而利呢,每篇通讯见诸报端后,都会得到一笔稿酬,除报社汇来的稿酬外,长丰县人武部另外还有奖励,即每篇报道见诸报端后,人武部再奖励510元钱。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为徐光学当时月工资只有68元。除经济利益外,徐光学还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他在写作领域里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三、下到基层  真抓实干

长丰县人武部在部长钱朝军、政委王宗川的领导下,与副部长王巧荣同心协力,政令畅通,工作开展得很好。他们对徐光学既敬重又关心,使他工作顺心,成绩显著。尽管徐光学在长丰县人武部任参谋只有一年,但这一年对他来说是非常愉快的一年。

徐光学在人武部的常规工作就是搞好转业退伍的干部战士的登记与工作安排,负责全县民兵登记工作,组织民兵训练。

为了搞好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徐光学一方面努力协调各个方面,使安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多次去县民政局进行磋商,搞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为推动民兵训练的开展,徐光学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安排在春节前后、夏种之前“双抢”之后、秋收之后冬修之前以及节假日、纪念活动日。为使活动开展更加切合实际,徐光学同人武部的其他同志下乡开展工作。1984年,在长丰县人武部军事科任参谋的徐光学到基层各区乡检查民兵“三落实”工作。

1984年深秋的早晨,大地上已经结上了一层白白的霜。一辆北京吉普车从长丰县城出发,奔驰在通往长丰县下塘区的土路上。车里坐着长丰人武部部长钱朝军、政委王宗川、副部长王巧荣、参谋徐光学。他们去下塘区搞民兵冬训工作。长丰大地是一片丘陵地带,这条土路就蜿蜒在起伏不定的丘陵上。车外,寒风未起,却寒意袭人。路上不时地看见农民在拾肥。土路上,行人少,路边也没有什么树,偶尔遇见几株,也是脱光夏日里的华丽衣裳,可怜兮兮地站在野外,没精打采的。不过,田野倒是一片绿色,冬麦长势不错。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徐光学一行人到达下塘区。一下车,他们就直奔下塘区人武部。在那里,他们认真地听取下塘区武装部的汇报,然后去训练场上实地察看民兵的训练情况。

在训练场上,县武装部部长、政委、副部长、参谋认真地询问了民兵们生活、工作和训练情况。针对民兵的具体训练,他们又进行适当指导。总体上看,他们对下塘区民兵冬训工作基本满意。

他们在下塘区待了一整天,检查完工作后,他们又驱车返回县城。第二天又奔向了另一个区镇进行民兵冬训检查。

1984年,长丰县以区为单位对民兵进行集中训练。参加训练的民兵人数达750人,其中民兵营长9人,所有训练都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训练,长丰县民兵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徐光学功不可没。

训练才结束,11月下旬,徐光学又接到上级通知。徐光学被合肥军分区抽回合肥,开展对全区干部的考察工作。考察对象是全市的区乡武装部干部。考察工作要在两个月内完成。考察工作开始前,徐光学参加了合肥市军分区的培训。之后,所有人员分派到下面的区乡。此次考察是分几个小组进行的。徐光学同合肥军分区司令部沈煜参谋长为一组,负责对肥东县北龙区和长丰县下塘区的武装干部考评。

1984年腊月底,江淮地区普降大雪。有报道说,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雪。“瑞雪兆丰年”嘛,这场大雪一定会给农业带来丰收的,可它又给出行的人带来了麻烦。

时间紧,任务重。考察者不得不出发。于是,徐光学随同沈煜参谋长一道踏上对区乡武装部干部的考核之路。他们乘一辆淡绿色的吉普车从合肥军分区出发,奔向肥东。那淡绿色的吉普车驶出合肥市,驶进漫无边际的雪原。雪大,路况又不好,车速相当慢。有时雪地打滑,车就走不动。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他们有时不得不下车来推车。

他们这次在每个区乡都待上一两天,召开座谈会,开展民意调查,并且要写出评语。军分区政治部和各县县委对此次武装部干部的考评都很重视,各个区乡也高度重视,他们开展工作自然方便了许多,所以,他们进展的速度很快。徐光学、沈煜参谋长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对肥东县北龙区和长丰县下塘区这两个区乡的武装部部长的考察,并给每个区乡的武装部部长写出客观公正的评语

【作者简介】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历任合肥军分区军械仓库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合肥军分区军械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开发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安徽日报社审计处处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经营总监。

另曾任《中华讯报》记者;《市场了望》编委;安徽日报主办的《适用专利技术》主编。

    曾获“江淮十杰”,军队青年企业家、安徽省军区“四有”干部称号、安徽日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诗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理事、安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安徽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会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会员。先后在《诗歌报》《安徽文学》《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的故事、诗歌、散文、论文1500多篇(首),110多万字。合作出版大型摄影画册《中国三峡》,著有诗集《月影花情》;散文集《心语足音》《爱与人生》;长篇人物传记《奔驰人生》(上、下)。其个人传略载《中国企业家大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六部辞书。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