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报告暨张怀华高中物理工作室集中研修

 豫见物理 2021-11-25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部署推进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和省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交流研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课堂教学等路径,11月24-25日在深圳市举办了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交流研讨活动。

结合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交流研讨活动内容安排,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张怀华高中物理工作室全体学员利用云端集中收看了此次交流研讨活动的首场专家报告,即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副主任刘月霞主讲的专题报告,用心聆听来自中国教育最顶层的声音。

鉴于新冠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17位工作室成员以自己所在学校为单位,利用云端开展线下集中研修学习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副主任刘月霞在此次专题报告中指出: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先后实施了双基目标和三维目标,现在实施的是以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目标。

中小学课程目标的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飞跃,都带来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乃至考试评价的必然变化。

目前,不关心、不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缺少学生视角,儿童立场,忽视学生主体性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

在核心素养目标之下,获取知识不是主要目标,在知识基础上形成能力、品格和价值观念更为重要,所以教与学的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强调情境性、实践性、任务性、自主性、合作性。

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模式下,选课走班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捷径,学生自主选课是自我认知、规划未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的过程。

教师要从核心素养出发,进行教学主题真实且较为复杂的教学情景和挑战性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有机会基于学科或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生要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会学科基本思想,建构知识结构,理解并评判学习内容与过程。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要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成为既有扎实学识基础、又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实践的主人。

在高中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差异性越加明显,高度统一要求不再可能;高中时期是学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个性逐渐显现。

普通高中要坚持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集中研修

集中研修

集中研修

自我研修

自我研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