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宋高宗赵构建南宋王朝、初期抵御金军入侵的这段历史称为“中兴”。“中兴四将”是张俊、岳飞、韩世忠、刘光世,是当时最著名的抗金将领。
【墓地发现】
2007年11月26日讯,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有重大发现:在半山地区,一座罕见的南宋大墓被发现,墓主可能是与岳飞同时代的南宋中兴名将刘光世。
杭州半山地区的皋亭山北麓有座山头叫水晶山,在刘文村东面,旁边有座显宁寺。当时水晶山前正在造浙江省环保辐射监测基地,因为半山一带是杭州市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所以工程开工前,考古部门先进场勘探。然后发现距今八百年的南宋大墓,墓主人被专家初步断定为“中兴四将”之一刘光世。
原本墓地的原址上为显宁寺。显宁寺曾多次重建,当年刘光世造墓时,把显宁寺迁到了山坞外,500年后,明末清初时,一位僧人又重建显宁寺,在建寺过程中,刘光世的墓大半被毁,这也是因果巡环了。
听老人说,刘文村以前叫刘坟村,看来以前是因这座刘姓大墓而起名的了。
01
图1,先看卫星图,红圈处即刘光世墓遗址。
02
图2,这是2000年的卫星图,当时山麓的环境还没大破坏。
03
图3,这样看,让人的感觉是星体兀起,包裹重重,倒是好看。
04
图4,近看,脉侧下,较陡直。 05
图5,这是2010年的卫星图,墓地经文物部门挖掘考察后,已建成环保辐射监测基地,原墓址已经填平,在房屋背后。
06
图6,这是2014年的卫星图,山体又增添了新挖的痕迹,从这图看,脉很急。
07
图7,其实,此地的案山是突肚的,并非有情。
08
图8,以卫星图的坐山看明堂,案山突肚还有点反。 09
图9,这是2007年文物抢救性挖掘时的墓体,就在环保辐射监测基地的房子右后方。
10
图10,大墓一共有两个墓室,左为刘光世墓,右为其夫人墓。
11
图11,在案山脚的路边看穴星,有楼房挡住墓位,大约在红圈处。
12
图12,拉镜头看,穴星似乎成形,但落脉很急。 13
图13,走上刚才挡住墓位的楼房顶上,可以方便观察穴场内的情况。
14
图14,红圈处即是墓址,2007文物考察完后已经回填泥土,8年过去,已经长上茂密的树木了。
15
图15,这样看穴星,还真的有点模样,很容易迷倒人,但实际落脉未有挫平之化气。
16
图16,于青龙方侧看就知道,下脉就象棍子一样直,此即直硬死气也。
17
图17,墓前亦无平缓之势,直下山脚。
18
图18,再上一点角度侧看落脉,直无变化。
19
图19,脉直若无挫平,势必斗煞。 20
图20,因建了环保辐射监测基地,周边都是围场,我们无法入内到墓址观看了。两边草树丛生且无路,费了老大劲才走到原墓址背后的围墙边,站在陡坡上,终于照了两张明堂图。
21
图21,这张图看得清楚点,案山确是突肚和略反的。
后语:
刘光世是大官,上代也是大官,故当另有发坟。但刘光世所葬地,并非什么富贵地,落脉乃直硬死气,案山突肚反面,只是花假之形罢了,最容易迷惑人,实非善壤。故其后代刘伯温贵为开国功臣,可肯定与此地无关。 查刘光世的儿子刘尧仁(刘伯温的天祖),改变了几代从武之路,只是一位读书人,在父亲任高官时,还做了个右文殿修撰的虚职,其父亡后,即隐居不出。而后刘光世的孙子刘集也是一介书生,从没做过官。曾孙刘濠倒是出任过元朝的翰林掌书,就是在朝庭抄抄写写的文员,但后来还是回老家了。也就是说刘光世的下三代都未曾有什么功名富贵,故知刘光世之墓,对子孙并无福荫之力。
至于四代后的子孙变化,又是另得风水吉壤福荫了,且看下面详解: 刘光世的孙子刘集迁至青田的武阳,死后所葬得大小贵人作朝,主文章科名,但可惜穴不够真,有名无实。再到刘光世的曾孙刘濠,倒是出任过元朝的翰林掌书,就是在朝庭抄抄写写的文员,虚职而已。其死后葬在西坑镇黄坑口,尽龙之结,伏虎卷尾形,穴在虎鞭,龙真穴的,青龙方有榜下仙童,主神童之应。刘濠的儿子刘庭魂(刘伯温的祖父),十分博学,涉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等学问,曾任元朝太学上舍之职(高等学府的教授类),死后葬于旧居后不远的山坡,五脑芙蓉出脉,开帐中出,大小贵人作朝,龙真穴的,主神童科甲。经过刘伯温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风水改良后,风水一代比一代好。到了刘伯温的父亲刘爚是个神童,可惜元朝没有科举,他没应试登科,但曾任遂昌县教谕。教谕是文职小官吏,主管一县之士子读书科举事宜,相当于今天的县教育局局长。但后来刘爚为了教育孩子,辞去教谕之职回家耕作课子。再后来,终于又诞生了一位大官刘伯温,他也是位神童,至于其它事迹大家基本也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