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富差异,本质上是教育差异|豆爸读书会

 亲子学乐 2021-11-25
文/编辑:豆爸读书会

全文音频

欢迎来到豆爸读书会,每周四在亲子学乐公众号首发更新。

随着身边的朋友都逐渐组建家庭、为人父母,大家的话题也变成了哪个早教机构好,哪家幼儿园师资力量强大,哪个APP对娃有用,哪套绘本对娃的提升大。每次见面,父母三句话都不离孩子。我越发觉得,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头等大事。

想起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2018年在中国上映时,票房比印度本土还高,这部电影以儿童教育问题为引子,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主题,聚焦了世界各地家长都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

电影中的父母为了让女儿皮娅进入一所著名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抢学区房、报培训班、接受父母面试模拟的专业指导,像极了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父母把“起跑线”搞错了。“起跑线”不应该被定义为培训班和辅导班的数量,而应该是父母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修养内涵、眼光见识和知识储备,以及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

因此,父母本身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前不久,“双减”政策的出台也给父母敲响了警钟。减轻学业负担,不表示父母的责任可以减轻,在“双减”之下,父母更要做孩子的第一责任人。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更是责任。

虽然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不同,但是真正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就告诉我们: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本书的作者安妮特·拉鲁是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对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都深有研究,本书是她的代表作。她用十年时间跟踪记录了低收入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的12个孩子成长的过程,由此发现,教育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书中通过真实案例研究表明,考上大学的中产家庭的孩子都自信乐观,为充满可能性的未来而兴奋;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大多在度过了不如意的高中生活后,结束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焦虑且疲惫。

如果你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本书或许可以告诉你这条“起跑线”究竟在哪里。

不同阶级的孩子,成长环境有何不同?

作为考出690分的中产家庭孩子,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在采访中曾耿直地表示:

自己的父母是知识分子,生活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有着很多农村孩子没有的教育资源,所以他在学习中会拥有很多“捷径”。

那么家庭所处的阶级真的对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决定性作用吗?

作者安妮特·拉鲁针对中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孩子的成长环境做过一项调查。

她发现中产家庭的孩子们参与了许多有趣的活动, 不仅仅使孩子能够演奏乐器、理解艺术,拥有运动技能,而且培养出孩子缜密的逻辑、有效的沟通能力、明确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以及不俗的修养。

而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没有被专门安排课后活动,通常跟伙伴们玩玩弹珠、跳跳皮筋来度过闲暇。父母忙于生计,不会跟孩子进行有效且深入的沟通,他们对孩子的要求简单直接,甚至有些粗暴。

父母带孩子参加比赛,让孩子体验了竞争感,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兴趣被重视,心灵变得丰盈充实。繁忙的生活让孩子不得不挤时间、理日程,从而锻炼出了时间管理能力。

这些便是决定孩子未来的“软实力”。“软实力”的获得让中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逐渐拉开差距。

中产家庭的孩子会越来越有优越感,他们有底气和能力去掌控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会生活得越来越局促,他们在认清社会现实之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平庸而逐渐认命。

安妮特的研究用时间在直白地告诉人们,父母的教育方式奠定了一个孩子面对未来的底气。父母输出的眼界、见识、涵养、为人处事的方式会直接输入给孩子,成为孩子的人生底色。

比起计算自己在养孩子上花费了多少钱,我们更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根据孩子的兴趣、天赋安排孩子的日常活动?我们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我们是否有意识地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

只有先想清楚这些问题,人们才会再相信寒门出贵子的“奇迹”。

不同阶层家庭的教育方法有何不同?

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被家庭的教育方式所深深影响。

处于中产家庭的孩子拼命地实现自我,因为家庭教育的影响让他们一心想活出自己,实现财富自由、精神自由、迁徙自由。

处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往往陷入“井底之蛙”的境地,看看父母的生活方式,再和周围的人比较之后,觉得混日子挺好。

父母言行中的潜移默化,是孩子成长中的丰沛养料。

郭晶晶和霍启刚带着孩子参加马拉松亲子跑比赛,跑到一半,霍启刚劝儿子休息一下,儿子却倔强地咬牙说:“不能停,停下来会输的。”

郭晶晶给孩子的不是“世界冠军”的钱财,而是成为“世界冠军”的品质。

我身边有个收入较低的家庭,父亲是二线城市国企的普通员工,母亲因为身体原因没法出去工作,一家三口靠父亲每月挣的三千元工资度日。

可他们为了给女儿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平时夫妻俩连肉菜都舍不得吃,却隔三差五给女儿“开小灶”吃鲍鱼海参,还买各种保健品给女儿提升智力。只要是学习用品,女儿要什么他们买什么。除了学习,什么活都不要女儿干,什么事都不要女儿操心。

他们给予孩子的,除了节衣缩食创造的物质条件,还有 “学习成绩决定一切”的片面逻辑,以及“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自私观念。

囿于眼界格局,低收入家庭往往陷入这样一个教育观念误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不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这直接导致孩子没有责任感、好逸恶劳。到了工作岗位,成了人见人怕,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的“小皇帝”。

贫富差异,本质上是教育的差异。

正如《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所说:“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的方式是不同的。”

有的人觉得只要为了孩子学习好,就算自己穷,也要挤出钱给孩子用。可是学习成绩好,就一定能获得在社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吗?这个问题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冲破束缚,给孩子成功的起跑线

中产阶级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当然不是。

南京一对家产千万的夫妇,自己生养了3个女儿,都很有出息。但是夫妇俩希望有个儿子来继承他们的家产,于是就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李浩。

夫妇俩对“接班人”李浩很是娇宠,满足他的一切物质需求,连李浩不想上学,只想玩乐,夫妇俩都配合他,允许他辍学在家。生活空虚无聊的李浩便成天到网吧去玩儿。

17岁时,李浩偷了一部手机,公安机关找到了养父。养父大发雷霆,把李浩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的李浩从此偷窃成性,直到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在这起典型案例中,“法官妈妈”少年庭庭长王萍认为,李浩的养父母已经培养了3个优秀的女儿,家境又优越,对李浩放松了教育,放宽了物质满足。李浩辍学在家,需要朋友,便用钱来拉拢朋友。当物质条件达不到他的预期时,缺乏家教的他并未考虑过手段的合理合法性,自然而然地用偷窃的办法获得财物。

所以,没有把自己的“软实力”言传身教给孩子,再优渥的条件也达不到好的结果。

《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来自中产阶级的父母的原生家庭也是工薪阶层。

我们要做的是,学习优秀家庭的教育思想,找出差距,赢得机会。

首先,观察孩子,探究孩子的兴趣“钢琴王子”郎朗在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通过对他行为表现的观察发现了他对于音乐的浓厚兴趣,郎朗的音乐造诣是建立在“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基础上的。通过对孩子的悉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进而进一步引导培养,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耕。

其次,使用“正面激励”,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在孩子很好地完成任务的时候奖励他,而不是在他没有完成任务时惩罚他。一定要确保家长给予的奖励是孩子喜欢的,而不是家长自己喜欢的。家长也要适时和孩子一道完成他喜欢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的内驱力提上来了,这件事情便会转变成他的终身习惯。

最后,家长要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多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多配合、参与学校教育。在其他公共机构场合,比如医院、校外机构,引导孩子和成年人交流,提前教会孩子交往技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摆脱心理上的局促感。

没有谁的人生是不遗憾的,就算拿了一手烂牌,也有机会打赢。

为人父母者,教育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探索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长永远在路上,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和改进的余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