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文化》阅读随笔:第11卷第2期

 小朱的读书笔记 2021-11-25
  • 忆马希文  作者:张恭庆
  • 守得云开见月明—— 纳什的北欧之行 作者:范 明
  • 何炳生教授四十年学术路 作者:何炳生
  • 2019年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后记 作者:汤 涛,郑伟英
  • 谈谈跨音速面积率和超音速面积率 作者:蒋 迅
  • 音乐与数学 (连载二) 作者:王 杰
  • 16世纪欧洲数学书籍扉页上的数学文化 作者:汪晓勤
  • 数学文化课在我国的兴起和推广 作者:顾 沛
  • 做了等于白做?——数牌的数学与魔术 作者:田汸泽寰
  • 一场跨越时空的数学对话 作者:彭 刚
  • 黄山历险记 作者:金小庆
  • 《从圆周率计算浅谈计算数学》推荐 作者:卢昌海

当时笔者看到这期文章目录后,第一反应是感慨这期缺少了点介绍大学数学的内容,似乎更加侧重于初等数学的科普.笔者自身是对大学数学更为感兴趣的,特别希望看到一些与大学数学相关的内容.当然由于该期刊是面向于大众,因此本期的这部分内容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朋友极为友好,即对读者的数学底子要求不太高.

笔者在今天闲暇之时细看了本期的这些文章:忆马希文,何炳生教授四十年学术路,数学文化课在我国的兴起和推广,《从圆周率计算浅谈计算数学》推荐.以下就这些文章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忆马希文

《忆马希文》是张恭庆院士对自己已故好友马希文先生的一篇追忆文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正是数理逻辑学家马希文先生.马先生在北大数学系求学时,即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年仅15岁即进入北大数学系的他,不仅仅在数学方面展现出过人之处,而且在天文地理、文学历史、语言文字以至音乐戏曲等方面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可谓是天赋异禀.无奈天妒英才,马希文先生于2000年12月底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而他的离去意味着数学界一颗巨星陨落,让人感到极为惋惜.

读完这篇文章,笔者从张恭庆院士的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他对这位好友的深深怀念.正如文章结尾所说,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我(注:张恭庆院士)的老友马希文.此外,这篇文章里也从张恭庆院士的视角出发侧面展现出马希文先生所具有的惊人天赋.不仅如此,曾任北大校长的丁石孙教授也评价了马希文先生,详细内容参见附记 :《逻辑 · 语言 · 计算——马希文文选》序.笔者在这里摘抄最后一段评价的话:

马希文是极少见的聪明、多才多艺的人,可惜天不假年,对于他的过早去 世我至今犹感悲痛.                                                                                      ——丁石孙

何炳生教授四十年学术路

这篇文章是数学家何炳生教授的自述文章,因此本文的作者即是南方科技大 学何炳生教授本人.何教授从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因此笔者对何教授还是较为陌生的,这很大部分是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所致.这篇文章通过作者本人的自述,更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一个数学家在数学求学研究道路上的所经历的坎坷与所具有的坚持.之所以说是坎坷,是由于何炳生教授因为文革导致自己进入大学时较晚,已经从事农业生产11年的他,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研读数学,这份对数学的热爱与初心的坚守很值得我们大家效仿!尽管正如何教授所言,"数学是年轻人的学问",但这并不代表已经错过最佳学习时期的人不能继续做数学,何教授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换言之,这篇文章也鼓励了很多对数学热爱的朋友不能轻言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篇文章中你可以感受出何炳生教授身上所具有的谦卑精神.比如,在叙述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被广泛重视后,何教授并没有表现出过高的兴奋感,相反更多是体现出他希望自己的一些工作能够真正地应用于现实生产中.笔者认为做优化等应用数学研究的确是要考虑这点,所谓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句话意味着要将自己所作出的工作真正地实际相结合.尽管自己曾经做过一些重要的工作短期内未被人们发现,但是长期下来肯定会被人们所重视从而广泛引用.所谓沉心做科研,大体就是如此吧.

有人问我学术生涯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那我要说:走自己的路,独立思考, 扬长避短,不骄不躁。即使个人自然条件不好,也能做出一些有益的工作。               ——何炳生

数学文化课在我国的兴起和推广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南开大学的顾沛教授.顾教授在教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曾获过"第一届全国教学名师"的称号.作者本人从自己在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逐步展开自己对国内数学文化教学的点滴思考.文章先后谈到了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必要性,依作者的观点来看,国内公共数学课教学出现三大类问题:

  • 问题之一,是指导思想的问题;
  • 问题之二,是如何对待考试的问题;
  • 问题之三,是如何对待“课时少”的问题;

由于以上三个问题的缘故,因此作者认为开设数学文化课程极具有必要性.那么问题来了,必要性现已经知晓,那么该如何开展数学文化课程设置工作呢?换言之,数学文化课程的内容和特色应当是怎样的呢?作者根据自己在南开大学上课实践来回答这一问题,点出了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的独有特色:从数学典故、数学问题、数学观点等角度切入来组织教学.事实上,正由于顾沛教授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数学文化课程在国内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关于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推广和发展,顾沛教授总结了五大阶段:早期探索阶段(2000 年~ 2004 年),前期发展阶段(2005 年~ 2007 年),中期推广阶段(2008 年~ 2011 年),近期被普遍认可阶段(2012 年~ 2014 年),现期采用慕课等技术手段的阶段(2015 年~ 2019 年).关于这五个阶段的划分,笔者认为观点是极其新颖的,很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从圆周率计算浅谈计算数学》推荐

这篇文章是卢昌海博士对《从圆周率计算浅谈计算数学》一书的推荐语.尽管这篇文章篇幅较短,并没有长篇大论地阐述优点,但是文章作者观点言简意赅.寥寥两页即体现了作者本人的核心思想,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本人文笔非凡.《从圆周率计算浅谈计算数学》是数学家汤涛院士的佳作,尽管笔者并没有读过,但是笔者非常自信地认为这本书绝对是一本真正优质的作品.正如卢昌海博士所说,本书篇幅仅60页但是却有诸多优点.在所列举的三大优点之中,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这一评语:

有不少精辟之语(比如“数学模型本身也 是近似的…… 在这种情况下, 一定非要求出它 的精确解本身就是一个苛刻且不必要的要求”, “求出问题具有足够精确度的近似解实际上是一 个根本性的要求, 并没有打一些折扣来'讨价 还价’ 的意味”),......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也体现出卢昌海博士读书的认真程度.比如,在文章的末尾部分作者指出这本书的笔误之处.有关于这点,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效仿.读完这篇文章,也应当清楚读书或者看文章发现错误时应该怎么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