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生助教工作之所思

 小朱的读书笔记 2021-11-25

学期研究生助教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随之而来的即是关于本科生期末考试的监考工作。关于本学期助教工作的总结,笔者向问卷中提交了下面这段长文字:

本学期的高等数学(下)助教课程难度上要比高等数学(上)稍微大一些,其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在内容量和计算量上都是不小的。事实上,本学期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也感觉较为复杂,一些较为困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批改。

本人在这学期时感觉力不从心的一点是,很难将高等数学(下)中多元微分学的证明题把握到位,这也是这学期助教工作中表现不足之处。从助教工作来看,无疑可以让自己再次熟悉高等数学课程考核的重难点,同时更好地把握高等数学课程中的一些计算精髓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我们研究生做数学课程助教的最大收获。

毕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而是要能够把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内涵。做学生如此,做助教亦然。

回首过去将近两年四个学期的研究生助教工作,不禁若有所思,至少从初入助教岗位到熟络整个工作流程给自己留下了若干思考。

思考1:985高校设置研究生助教工作是否真的达到了对本科学生的作业批改反馈效果?

这一问题其实目前为止仍然是很难回答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针对国内985高校,通过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的确可以帮助缓解任课老师的教学负担。事实上,研究生助教岗位的设立将会直接建立三个群体之间的联系:任课老师、学生群体、研究生助教

我们简要分析一下研究生助教工作对上述三个群体所起到的实际影响。

  • 任课老师:研究生批改本科生作业,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利用剩下的时间可以专心做科研或者接项目;

  • 学生群体:任课老师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做大量的作业以达到一定的训练,助教批改作业以达到一定的反馈;

  • 研究生助教:主要工作是批改本科生的作业,额外还有非常耗时间的监考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会到做老师从事教学的感受.当然这一过程是有酬金发放的,并不是义务劳动.

上述三个群体中论重心当然要落在学生身上,毕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收获知识启发思考。然而,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一般来说,大学老师要比研究生教学经验丰富得多(做题也许会更多?),是否研究生批改作业效果会差一些?

当然,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高校老师也有的对教学中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未必要比研究生做得更好一些。

但问题的核心之处或许在于,985高校是更加侧重于做科研的,教学上的考查也许没有那么看重,将批改作业的任务转移到研究生助教身上或许是一种帮助高校老师更加专心科研的策略。

毋容置疑,这种策略既是985高校对该校老师的一种承诺,又是一种丰富研究生科研生活的一种手段

只是,如何有效地建立起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成为了一个较为困难的课题。至少,笔者就几乎没有跟授课班级中的本科生见过一次面。

思考2:一般高校如何实行研究生助教工作?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来看,985高校可以设置研究生助教工作的一个潜在内因是因为有酬金可以发放。至少在现在的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单纯靠情怀做成一件事情是比较困难的,针对少数几个人组成的群体的确是可以做到,但是大规模的学校活动则是困难重重。

既然如此,985高校可以发放研究生助教酬金,其原因就很好理解。因为这些高校有大量的国家经费,足以可以支撑起这一类似于科研项目的活动。

问题来了,普通高校就没有那么多国家经费,光是建设校园硬件设施就已经吃不消了,又怎么能分配一定的钱完善学校的软件服务呢?

毋庸置疑,高校的“马太效应”也是愈演愈烈,强盛的高校只会愈发强大,最终可以通过大量的经费挖到高水平的人才,以补充自己的弱势学科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学校资源的短缺也会使得自己的教育培养显得“先天不足”。

然而,这看起来像是自身的过错,但又无法用人力去改变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这一层面,一切还好说,但是意识到了就会觉得多少有点问题。

笔者认为,这也是名校吸引生源的一个方面吧。在个人天分相当的情况下,资源和人脉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次要矛盾转变为主要矛盾,而这些是普通高校比较弱势的一方面

但情况也许未必那么糟糕。笔者的一位本科老师曾说,一流高校抓科研,二流高校抓教学。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身处在二流高校的话,也许可以通过更多地以学生组织、老师参与的方式建立一个比较好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前提是学生和老师有意识地觉察到问题所在,并且能够尽量有一定的科研项目作为支撑,长此运行下去也许会起到一定的好的效果。

不过,这也实在是太看重机缘了。毕竟,普通高校的学生多数是对学习没有热情的。

以笔者之所察,老师有心学生无意,则一切事难成;老师有心学生有意,则万事易成

谨以此文告别自己过去两年的研究生助教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