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不喝酒的人,滴酒不沾,也能在酒桌上谈笑风生,但这只是特例。五千年的酒文化,喝酒时谈感情、谈业务、聊生活,正所谓无酒不欢,无酒不成席。于是,喝酒就有喝醉,喝醉还开车——醉驾,就成为街头巷尾高频率的使用词。 ——酒文化与酒驾 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酒驾;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驾。 2010年刑法修正案(八)出台之前,酒驾、醉驾只是治安处罚。但刑修(八)将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规定为危险驾驶罪之后,法律效果明显不同: 首先: 你的驾照被吊销,并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如果开的是营运车,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满十年后再取得驾驶证的,再也不能驾驶营运车,包括滴滴打车哈。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其次: 你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6个月以下拘役。 再次: 你会被剥夺职务和相关资格: 如果你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员,被开除职务; 如果你是党员,被开除党籍; 如果你是专业技术人员比如律师、会计师,吊销执业证; 如果你是公司董事、监事、高管,被解除上述职务。
醉驾构成的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资格剥夺上无任何例外。 没人可以例外,不论你是影视明星,还是高官巨贾。 醉驾与刑事责任 醉驾系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危险驾驶罪的行为之一,法条描述为: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也就是说不管情节是否恶劣、不管有无造成后果、只要百毫升血液里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即可构成犯罪;至于情节严重的,是在构成犯罪以后加重处罚的事情了—— 如果严重超员、超载、超速驾驶、无驾驶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如果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如果造成交通事故且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如果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如果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如果逃避、拒绝、阻碍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如果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以上的; 如果因酒驾被处罚过的; 简言之,醉驾一律判刑,严重者判实刑。 坊间流传诸多诀窍、秘籍,如猛喝水、锁车逃跑、找人顶包。细细品析,大多是一笑而过的段子而已。你要真把这些当成救命稻草或者说免罪法宝,只能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绝招吧:
喝水能够加快代谢的速度,但酒精无法排出体外,酒精浓度不能明显降低;况且饮酒超过1小时后,酒精还会融入血液呢。
首先要确定的是,锁车逃跑是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的行为,如果查实醉驾,构成严重情节,会从重处罚; 弃车逃跑,能否跑的掉还难说,毕竟交警不止一个,除非你曾是百米飞人那么有把握; 锁车逃跑,过几天再去领车的,照样有被定醉驾的呦;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逃逸肯定会被认定为全责的,到时欲哭无泪!
找同车人顶包,找下属顶包,找没驾照的人顶包,比比皆是。 交警部门现在执法时都配备执法仪,全程录像。再说现在无处不在的监控设备,随便调出来一看,谁开的车一清二楚; 结局是:驾车人构成危险驾驶罪,顶包人构成包庇罪。 顶包一念间 害人又害已 喝酒事小 醉驾有罪 醉驾案频发 喝酒男人切记 |
|
来自: 昵称7783440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