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弦:新诗琴弦上的守望者

 置身于宁静 2021-11-25

诗人北岛

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幸存下去,也必须幸存下去,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

热爱南京的文化遗存

胡弦出生于江苏铜山,先后做过教师,报社记者和编辑。90年代初,胡弦开始创作诗歌,没想到这次尝试所带来的快乐,让胡弦不由自主的爱上了诗歌的创作。胡弦的老家徐州虽然离南京不远,但在他看来那里属于北方,来到南京后,他说自己算是跨过了淮河和长江,而这种地域的改变,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很多新的碰撞。

《燕子》

爱一只燕子,

你要爱那突然出现的光,和一根

穿过空际的高压线。

用整个天空来爱它,

用一朵云来爱它,

你要爱流逝,爱怀想,

爱不知所踪和去而复返。

用黑色的灵魂来爱它,

爱一只燕子,

你要用一个地名爱它的家乡,

用一连串地名爱它的漂泊。‍

琥珀里的昆虫

它懂得了观察,

以其之后的岁月。

当初的慌乱、恐惧,

一种慢慢凝固的东西

吸收了它们,

甚至吸走了它的死,

“你几乎是活的”,

它对自己说,

“除了不能动,

一切都和从前没有区别”。

它奇怪自己仍有新的想法,

它身体周围那绝对的平静不能

存放任何想法。

光把它的影子投到外面的世界

如同投放某种欲望。

它的复眼知道无数欲望比如

那梯子明亮、

缓缓移动并把这

漫长的静止理解为一个瞬间‍

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让新诗走上了文学舞台,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然而新诗诞生了一百年,爱它的人手不释卷,怀疑它的人也大有人在。面对荆棘的新诗路,胡弦依然在坚守。

胡弦,现任职于《扬子江诗刊》,作为诗刊编辑的他,也总是能敏锐地发掘各种风格的优秀诗歌,让它们能够各尽其能。在诗坛耕耘多年,胡弦敏锐地感觉到当下是个信息快速发展的阶段,虽然能让人方便快速的阅读大量诗歌,但也会让不少创作者淹没在别人的声音里人云亦云。

本周日(6月16日)19:30

全媒体记者:周心诚 秦岭

编辑:小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