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聊到,“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了解一座城,更像是观察自己,在到访一座城市时,我们往往第一眼就能看见它的繁华,但要读懂它,更要洞悉它的气质。 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探秘的城市。在2021年末,我们从艺术出发,给出3条不同的路线,希望带你去了解真正的香港—— 点击图片 立刻解锁你的多重艺文气质 兼具摩登与传统,繁华璀璨的国际都市是香港的外衣,包裹的是它浓烈炽热的艺文气质。3条路线分别蕴含了哪些艺文气质?往下看(对了,我们还准备了精美周边送给大家,答应我,要看到最后噢!) 01 西九龙的日与夜 如今的西九龙,日间与夜晚各有风姿,因此,“从早逛到晚”的悠游方式,无疑是解锁西九龙艺文气质的不二之选。 11月,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正式对外开放,在玻璃幕墙遍地可见的香港,拥有陶瓦组件的M+显得格外不同。日间走近M+,很难不被它的外墙吸引。 日间,我们愿意将时间“浪费”在一饱眼福的M+、声临其境的表演艺术新枢纽自由空间、多功能城市绿洲西九艺术公园,来一趟惬意慵懒的日间艺文之旅,待天色渐沉,西九海滨长廊可能是最佳的黄昏观赏地。 黄昏漫步在西九海滨长廊,维港海岸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如果足够幸运,或许能遇上在Growing up展亭举办的小型活动。 入夜,我们告别黄昏,去到有平民夜总会之称的庙街夜市,吃地道的港式小吃,逛港味十足的夜市摊档。 庙街悠游,还能看到很多来自普通人的演出,有粤曲迷的“粤曲Freestyle”,也有歌手唱的广东流行曲或粤剧,甚至还有相士摊子。 香港的文艺力量不容小觑,看过了庙街里的平民演出,怎么能错过在戏曲中心和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城市艺文。 02 将艺术定格在岁月里的非遗 对我们来说,香港传统文化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又恰恰因此而吸引力十足。不夸张地说,这座城市,是以非遗之名,将艺术定格在岁月里。 香港是个很适合看live的城市,除了演唱会、栋笃笑、话剧等一般演出,还有融合了运动、比赛、表演的现场,比如说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舞龙 。 在随客家群体移入香港后,舞麒麟发展出极具本地特色的造型、步法和套式,并且,还与本地传统音乐和武术结合。若身临其境过,很难不被这场视听盛宴的现场氛围所感染。 这是这种在香港传承200余年的传统艺文活动的生命力。 如果觉得舞麒麟、舞龙太“躁”,那可以试试看传统木偶戏。 传统木偶戏,自民国初年便在香港逐渐流行,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的发展和地方戏曲关系很是密切,其中,杖头木偶戏中演出的剧目、行当和音乐都和粤剧非常相似。 看木偶剧,感受另一段人生。表演者用细线扯出故事脉络,在剧场方寸间,用故事解锁新的艺文气质。 演出看罢,是时候吃饭了!说到香港美食,脚就不自觉地往茶餐厅去。 驰名世界的丝袜奶茶,既有英式奶茶的影子,也有中式饮食习惯的加持,既是中西饮食文化在香港的交融发展的体现,也是“融合”这一香港城市气质的缩影。 茶餐厅之外,还有凉茶、传统虾膏虾酱和传统盆菜值得一试,它们既是香港饮食的名片,也代表了香港这座城市在吃上的讲究。 03 穿越百年 艺文气质从未离开香港 艺术场所、街区、装置的发展,也是香港发展的见证者。若真有时间旅行,那大概,不管停驻在哪段时间,你都能感受到香港的艺文气息。 当线上购物愈发蓬勃,商场的作用也从购物转移到生活体验上。香港的K11 MUSEA商场更像一座城市客厅,融合了零售、艺术、文化和自然元素。我们可以在K11 MUSEA买到各种国际品牌的产品,也能在这欣赏到世界级的公共艺术作品,参与文化活动。 在K11 MUSEA中见过了这座城市当代商业与艺术的有机混融,也能在大馆、PMQ元创方、F11摄影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里,窥见那些留住时间的经典之作。 长按识别海报二维码,一起艺游香港 作为第一座公营艺术馆,香港艺术馆成立于1962年,四大馆藏比照古今、中西、本地以至国际。站在国际新锐都市的视角欣赏最“老”的艺术品,果然很香港。 艺术在艺术场所,更在街区。 在港岛西营盘艺术小区艺里坊里,艺术以彩色涂鸦的方式,从地面蔓延到墙上。在被重新焕活的中环街市里,让民众通过参与,抵达艺术的最高象限。 建于1939年,现为三级历史建筑物的中环街市,在见证了香港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后,如今在保留标志性摊档设计的基础上,以新旧共融为特点,引入新老品牌。 集合了文化、艺术、历史为一体的多元化中环街市,总是在不经意中袒露出一些独属于香港居民真实的生活艺术。在商品人群的流转中,诚实地记录下香港的艺文气质。 04 是时候 解锁你的艺文气质了 融合和艺文是香港的城市内核。 它东方,却隐约有西式元素;它在引领潮流,却没抛弃经典;它用新场所解锁新气质,却没忘记焕活旧空间,迎接更新颖的艺文气质……三条艺术线路代表了多重艺文气质(小声提醒,长按图片二维码就可以快速进入一起玩)。 有人在戏曲中心半生为戏痴迷; 也有人在港式奶茶里感受“三点三”的生活艺术; 还有人,换下西装背上相机,在艺里坊点燃街区艺术; 现在,我们也邀请你来解锁,你在香港的艺文气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