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一位国民党中将司令在重庆宣布起义,这样的人物在重庆这样的核心之地起义,对我军的帮助自然是非常大的。 但是当陈毅元帅得知这件事情后,却亲自下令将这位国民党中将司令,由重庆押送回南京。随后经过南京军法处审判,直接判了该人枪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剧照 1908年,仍是清朝光绪帝统治时期,一个名叫毕书文的人出生了。在那个时候,目睹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毕书文,想的或许是报国安民吧。 毕书文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国民党军人。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那个年代,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最怕的就是跟错了长官。 1930年毕书文成为第二十五军参谋处上尉参谋,但他的上司却是一个意志不坚定、反复无常的人,此人便是参谋处处长郝鹏举。 如果没有这个郝鹏举,毕书文的人生或许不会如此的不堪。但是话无绝对,毕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毕书文能够成为郝鹏举的心腹,始终追随左右,想来两个人是有些共同点的。在接下来的军旅生涯中,毕书文可谓是平步青云,他从一个上尉参谋一步步地成为了上校参谋(胡宗南部)。 ▲郝鹏举 在1940年3月,又调任鄂豫皖边区游击司令部上校副司令。当毕书文成为副司令的时候,担任司令员的则是他的老上级——郝鹏举! 随着侵华日军的步步紧逼,毕书文在1941年投靠了日伪(汪伪政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奸,通过对爱国人士的打压,他的官职是一路高歌猛进。 1942年,毕书还做了将校训练团的总务组少将组长。而教育长也是投靠了汪伪的郝鹏举,之后他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风顺。 抗战胜利后,毕书文又跟着郝鹏举投奔了蒋介石,而他的官运依然是一帆风顺。他们麾下的部队被改编成了新编第6路军,郝鹏举担任总司令,毕书文担任副总司令。 1946年初,我军和国民党部队在山东地区打得难分难解。郝鹏举和毕书文眼看形势不对,又立刻率领麾下的国民党部队举行起义。他们的归降,自然得到了我军的欢迎。 ▲国民党部队 6月19日,郝鹏举的部队被我军改编为华东民主联军,郝鹏举担任总司令,毕书文担任副总司令。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觉得,郝鹏举和毕书文这对老搭档终于走上正道了,以后应该会安稳一些了吧,其实并不是的! 就在他们投奔了我军一年之后,毕书文和郝鹏举再一次投奔了国民党。他们一再反水的行为,彻底惹怒了陈毅元帅。在他们投奔国民党一个月后,也就是1947年2月,陈毅元帅便活捉了郝鹏举。郝鹏举被活捉后因为逃跑,被看守士兵当场击毙。 郝鹏举身死道消,毕书文又是什么结果呢?说来也巧,陈毅元帅活捉郝鹏举的时候,毕书文恰巧在外地,从而躲过了一劫。当时的毕书文去哪了呢? 原来在郝鹏举叛变后,他奉命押送着多名我军的军政干部前往南京,作为他们投奔蒋介石的“投名状”。在这些军政干部中,有一位政委和陈毅的妻弟。既然毕书文上交了“投名状”,蒋介石也没有亏待他。 ▲蒋介石 1947年8月,任命他为暂编23师的中将师长。一年之后毕书文的暂编23师扩编为106军,他也成为了中将军长。 就在毕书文做梦都能笑醒的时候,蒋介石的一纸调令却让他傻了眼。毕书文喜欢反水的性格,蒋介石是知道的。把一个军的兵力交给他,着实有些危险,于是在23师扩编为106军之后蒋介石就把毕书文调往了南京,另外派遣将领担任军长。 当然了,蒋介石给毕书文的官职也不低,让他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副总司令。看称呼的话,绝对是大官了。但是却并没有实权,而且手下也没有军队。蒋介石的这套操作,让毕书文再次心生反意。 于是在1949年底,看不到前路的毕书文又跟着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一同起义。据说毕书文起义时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身边一个大头兵都没有。不管怎么样吧,毕书文再一次回到了我军的队伍。 但是在1951年12月份,陈毅元帅亲自下令将毕书文押解到南京,由南京的军法处负责审理他的案子。经过对毕书文的审理,工作人员详细地了解了他的过往历史。毕书文一再的叛变,还当过汉奸。但真正让毕书文被判枪决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当年毕书文为了取得蒋介石的信任,不但供述了我军的大量机密,还将一些我军人员押送给了国民党,以至于他们因此遇害。也正是因此,毕书文最后被判处枪决!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