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去世后为何要“停尸三天”才能下葬?真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

 老朋友1945 2021-11-25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逃不过,而死是生命的终结,古人对逝者都比较敬畏,俗话说:“死者为大”,

从殡葬制度中就可以看出其重视程度。

(配图均源于网络,侵删)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殡葬制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文化地位,所谓的殡就是死者入殓后停灵待葬,一般来说,人死后往往要放置3天后才能下葬,因为古人比较迷信,他们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的,并且还得转世轮回。可是到了现如今,在我国农村地区依旧奉行着这样的习俗和传统,这是为什么呢?

1、期待起死回生

所谓的“起死回生”其实是一种假死现象,也就是生命体征看似停止,实际上依旧活着,只是脑功能和呼吸被暂时抑制了。古代由于诊断技术有限,大家无法确定人死亡后的种种奇怪迹象,为了避免被活埋,往往会停尸观察三天再做决定。

并且在后世的考古案例中,也会看见墓主人棺盖布满抓痕的情况,这都是因为假死被活埋的惨剧。

2、让后代祭奠

人死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对于亲属来说,尚且不能立马接受生死离别的痛苦,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为了让活着的人整理好心情,也为了让死去的人得到最后一丝陪伴,停尸三天的祭奠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在做最后的告别。

3、预留时间准备后事

虽说现在都开始施行火葬,但是个别偏远农村地区依旧是土葬,若是死者走得太突然,则不能及时挖坑下葬、准备寿衣、孝布等物品,往往会停放几天,等到白事过后再郑重下葬。

4、便于履行孝道

一般来说,若是家中长者去世,子孙后代都要回来祭拜,若是突然离世,往往要停尸几日,让儿女能及时赶回家探望最后一面,以免徒增遗憾。

总而言之,人在去世后要停尸三天再下葬是有科学依据的,既是缅怀逝者,恪守孝道,也能给活着的人足够的缓冲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