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54):修德为本 | 修养玄德的心法4:无为(二)

 道德经学用 2021-11-25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修德为本》;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然后,用“虚灵顶劲、垂帘正视、卷舌藏喉、松腰竖脊”的身法来调整一下姿态。

昨天,我们分享了修养玄德的第四个心法“无为”的上篇,重点讲了什么是“无为”。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无为”的第二篇:如何修无为。

老子说的“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是借治国的相来喻道,这个“治国”也可以理解为经营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事业成功。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身心、家庭、事业的“君王”,我们是周围一切的核心,一切都因我们而变化,又反作用在我们身上。我们无为了,环境就会自生自化,越来越和谐宁静。

但很多人不明白“无为”怎么修?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每个章节中都在讲这个问题。无为,无为,就是要在心灵世界中重视“无”,而在现实世界中积极“为”,这就是第十一章中讲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心灵中的“无”就是放下概念、放下执著、放下得失;现实中的“为”就是善始善终、尽职尽责、尽善尽美。这两者,一个是心态,一个是言行,心态与言行必须都统一在大道中,才是生命最好的状态。

能达到“无为”境界的人,我们可能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说话做事总是能温暖大家、启发大家、团结大家。他们不一定受万众瞩目,但只要他们存在,氛围就会和谐而舒适。他们从不瞎折腾,也不试图干涉别人、控制周围,只是坚守自己的信念,聚焦在做好自己上。他们无论遭遇什么,都心怀家国天下,做事永远考虑的是别人。如果事情做成了,他们就转身离开,把舞台让给后来者,因此,世间也许连他们的传说都没有……这就是修无为的人。

修无为,也是要我们明白:一切发生都是经历,而不是占有。

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我们能真正把持住,它们既然会来,就一定会走。只有当事情来临时,投入全身心去经历它,过后才不会留恋。就像猪八戒没吃过人参果,一朝拿在手,又不用心去吃,囫囵吞了,过后一定会留恋。事情就是这样,只有当时用心经历和尝试了,最后才有可能超越,然后放下。如果留恋,说明过去没有用真心;如果后悔,说明当时没有出全力。

修“无为”就是把“有无”统一起来,一起修。

因为“有无”这两者,要保持平衡,才能对生命产生积极作用。“无”就是在心灵的广度上拓展自己;“为”就是在做事的深度上深耕自我;所谓“无为”就是要扩大生命的容载量,让心与天地、心与宇宙合二为一。生命只有在无我利他的服务中,才能得以延伸和提升。

再进一步说,对于“无”,可以用观照的心法,去修心量,修接纳,修柔弱,修抱一——这个“一”就是道,就是终极的创生和维护力量。而这个力量是无穷的、无限的,在万物之中、在万民之中、也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想把这份力量激活,只要您按下“做到”的确认键,就行了。修“无为”说起来抽象,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关于这个心法的第三篇“无为在静坐中的运用”,我们将在明天为大家详尽介绍。请记得:今天的静坐要点是“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修德为本》。这一章的原文是: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sì),世世不辍(chu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道为镜

本章的关键词是“善建”和“善抱”。

“善建”表示为人类做事的一颗大道心不会轻易动摇;“善抱”表示能和谐他人,团结他人,凝聚人心;能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走出一条路,建立一个模式,以此帮后人在求道修身上节省一些力气。虽然,有道者从未想去影响别人,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恰恰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人进入好人一生平安的行列。

但与“善建”和“善抱”相反的是,很多人的成功只是一时的成功,他们建立的事业很容易被拔除,他们的信念很容易滑脱,甚至于半途而废。还有些人老想改变别人,这样往往会引发争端。如果初心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对方,那就是包容,就是修德。成功的秘诀并不复杂,不过是:建道德于天下,让自己身心合一、内外合一、天人合一;让自己成为大家的需要,让周围的人自自然然地心悦诚服,这样才会深深扎根于大众,才可以不被拔除。

修德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只有修德才能承载生命的恩典,人的德行若跟自己的得到不相称(chèn),就是在折自己的福。每个人来到地球这所生命大学,都是带着使命和天命而来的——做人的真相就是要为他人带来利益;做事业的真相就是要为别人、为国家、为世界带来利益。这种精神会生出很多福报,这样的人未来才会成为引领他人的人,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来帮助您的诀窍!

第五十四章《修德为本》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以道德传家,才能福荫子孙,代代延绵。

规律二:做事无论大小,关键在于用心。

规律三:成事的基础一是定位对;二是专注做,成功就是这样炼成的。

当一个人持续伤害您时,如果您能与伤害共处,去经历它,那么燃烧的过程就发生了,宽恕也自动发生了——伤害将转化为能量,痛苦将转化为喜悦。

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也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可以助人的机会,每个机会都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生命,只能在为别人服务的基础上得以延伸。帮助别人成功,但把功劳归功于大家,自己仍默默无闻、谦下守弱,这是修真功夫。给人亮化品质的天地,比给他什么都重要!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冥想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只有在内心种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才会向着光明奋力奔跑。

第五十四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人。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想要让自己幸福天长地久,就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如果做不到,那损福速度比积福可要快得多;如果试图与老天谈条件,这是以有限对抗无限的痴心妄想。

想要与孩子联接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内心宁静——当您的内在没有冲突、恐惧、焦虑时,您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此时,无论您做什么,对孩子来说都是完美的,孩子也会忠实地回应您,这样就会对孩子创造奇迹。

想要与伴侣幸福长久,就要知道:婚姻不和谐有无数原因;但婚姻幸福却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心灵上的门当户对。想通过改变伴侣,去打开幸福之门只是幻想,只有全然接纳您的伴侣,所有的转化以及爱,才能自动发生。

每个人身上都挂着一个大算盘,每做一件事,都会记录到自己的《功过本》上,冥冥之中自有公道,人算永远躲不过天算!这个世上,没有谁能确保我们的安全,只有修德的人是最有福的;只有清心寡欲、无我利他,才能最大程度地拥抱幸福。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