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文锦 散文 关于我的爱情

 燕山诗文 2021-11-25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做一个好人,再找一个好人,这是人间爱情的真谛。这也是我对爱情的渴望。可是,回想起来,由于种种原因,我的爱情于我来讲却是既陌生又离奇,这段话题还得从我是个小姑娘的时候说起。

      我出生于贫寒而又幸福的农家,可天不随人愿。在我十三岁那年,慈爱、正直的父亲因心力交瘁而不幸去世了,幼年丧父的心灵伤痛简直让我痛不欲生,失去了父爱的我,觉得天都快要塌下来了。

家庭应当是人生幸福的港湾。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让人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和不幸的家庭,也都各有各自的不同。只不过幸福的家庭往往被别人看起来都差不多,而忽略了其能够幸福的原因。但是,幸福的家庭必须要靠每个人的不懈努力,亲人间互相谦让扶助,赢得物质精神的富有,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不幸的家庭,往往缺乏理解、互相指责,最终摆脱不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乏,而失去发展壮大的动力。

在父亲去世的八月,为了生存为了我们姐妹四个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母亲改嫁了。同继父又重组了新的家庭,继父对我们好坏在这里我不想多说,只是每次提到都会心痛,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我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嫁的年龄。我没有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兄长,没有在能在痛苦中安慰自己的弟弟,只有姐妹,为了能继续为家庭效力,让家人们将来过得幸福些,我不得不选择了和别人不一样的爱情。

有首歌这样唱道:爱情常遇暴风雨,人生难免不如意。泪与欢笑成对比,冬去春来是温馨。人生的旅途喜与悲,风风雨雨会过去,命运握在你手里,成功更要靠自己——我觉得这歌所描述的与我的经历很相似。

那时的乡村,一般人家的姑娘都是嫁出去,而我却阴阳倒置,是“娶”个了男人进家门,也就是说我的男人被招赘到了我家。因为他家很贫穷,拿不出钱来给他娶亲,他才不得已走了“倒插门”这条路。也许至今姐妹们也不知道,我搭错车的爱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她们的幸福。

    那是1992年的春天,经媒人的撮合,我认识了他(我的另一半)。当时没有电话,没有手机,甚至交通都不方便,只有书信可以彼此简单地了解。从认识到结婚,我们之间只有过一次简单的书信往来。

       当年的冬腊月,我们就草草地结婚了。记得那天,天气是特别的寒冷,还刮着呼啸的西北风,冻得人连手都伸不出去,就连贴在车上的喜字都被北风吹走了。我怀着一颗不安的心,用双排座去接他,到了他家后,他的父亲拿来笔墨,说这个婚姻和别人不一样,让我立个字据。看着以“小子无能”字样开头的字据,当时我就蒙了,这是什么婚姻啊?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顾全大局,就这样我在字据上签了名,按上了手印。当时给我的感觉,不是我被卖了,就是他被卖了,或者是两人都被卖了,我们几乎成了买卖婚姻的牺牲品,但我仍然抱有振兴家庭的一线希望,我觉得希望就像地上的路一样,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大文豪鲁迅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我迎着寒风把他娶回家,在家人亲朋的祝福下,我们完成了这个爱情的仪式。到了晚上,不知为啥继父和母亲又吵起来了,我隔着窗户看到可怜的母亲躺在院子里,姐妹们、亲戚们都围着母亲。按着传统的结婚方式,结婚当晚新人是不能见星月的,我只好在屋里含着眼泪,无助地向外望着。结婚是人一辈子的大事,是改变命运的跳板,我终没有得到机遇跳出人生的误区。也许,这辈子我本不该结婚,而应让自己顽强的生命独当人世的风风雨雨。别人都有个幸福快乐的洞房花烛夜,而我却全然不同。我的洞房花烛夜,随着寒冷的朔风消失在了腊八冬夜。

    这就是我陌生而又离奇的爱情,也许让很多人都难以置信和理解……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是著名的婚姻问题专家,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让自己增强生活的勇气,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并学会了写诗,神奇的文字让我的人生慢慢地展现出了一抹抹的亮色。翻阅着记录着我人生坎坷历程的一本本日记,读着一篇篇向命运宣战的诗歌旧作,想着如烟的往事,电视剧《渴望》的插曲《好人一生平安》又在我的心灵深处响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都一生平安。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让我倍感离奇的爱情,让我爱恨交织的家庭,究竟缺少了些什么,这都引发了我关于人生的深思……

注:本文所附照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异议,烦及时联系,立即撤回。

作者简介:李文锦,字月帛,笔名锦文女,1971年生于河北唐山一个农村。河北唐山市诗词学会会员,遵化市作家协会会员,遵化诗歌协会会员,香河市诗词协会会员;凌宇书画院行政管理副院长(网络)。自小酷爱文学,尤喜诗词。十三岁开始写人生日记至今;三十多年笔耕不辍,常参加县市文化部门举办的“古体诗和现代诗”比赛,并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诗词作品多次在《四季风》《金秋文苑》《畿东文化与艺术》《西北文学》等书刊及诗词网络平台发表;2018年开始被安徽的《司空山诗刊》定期约稿至今。

顾问:关仁山  峭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编  委:范丽丽 张国印 曹雪艳 王翠红 

           杨晓键 张玉红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键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刘艳芹

古体诗词:刘艳芹  张志明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本期编辑:徐小东





投稿须知 :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不足十元不发,集体创作以及多人作品一次刊发原则上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