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草,唐代的张旭和怀素可以说是必学的两大典范。而大草书家中,还有一位文豪,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 他就是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 为何学大草要学黄庭坚? 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曾这么评价他的草书:“黄太史书,得张长使圆劲飞动之意。”他的草书虽满纸云烟,飞花乱坠,但其法度严谨,笔笔周到,无一轻率缭绕。 观黄庭坚大草,参禅妙悟,虽多理性使笔,也能大开大合,聚散收放,进入挥洒之境。 其用笔,相形之下更显从容优游,虽纵横跌宕,亦能行处皆留,留处皆行。黄庭坚也因此开创出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所以,学习黄庭坚的大草更容易从中去把握书写技巧。 对于黄庭坚草书的学习,墨池邀请到了七届兰亭奖银奖得主,中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林景辉】老师,以“黄庭坚”大草临创为课题,为各位研习草书的书友们带来一场主题训练营。 本次训练营由林景辉老师主讲,墨池金牌助教陈亮为助教,二位老师将共同带领各位书友探索黄庭坚大草的艺术世界。 课程将会从基础开始讲解,引领各位书友走上正确学习草书的道路,分析草书笔法、笔势与书写节奏,上升至结字空间与行间气息的贯通、对墨法运用的理解。理解黄庭坚大草的特色与特点所在,提升线质、点画及章法。林景辉老师将以自身经验来引导大家进行大草的临创转换,提升创作能力,最终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大草作品。 导师介绍:林景辉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国展评委;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石狮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石狮市政协之友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泉州市文化名家、高层次人才;石狮市优秀人才。 当书法成为文人学士的艺术活动领域,就开始成为他们人品、修养、学问和天赋的一种外化形式。 林景辉老师作品 林景辉老师曾短暂执过教鞭,还曾下海做过生意,也当过广告设计师,而如今他是一位职业书家。多重身份的转换换来的的是丰富的阅历与人生感悟,这也多少影响了他的艺术生涯。 他年少即习字,于今三十余载,其学书初从行书入,取法“二王”,转而兼习篆隶,后专攻草书,对米南宫、王觉斯用功最勤,于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怀素的小草等也多有涉猎,朝临暮习探幽烛微。而闲来常读书感事偶作文,怡情养性,日积月累终有所成,渐成自家面貌,频频于全国诸大展中入展获奖。 林景辉老师作品 林景辉老师楷、行、篆、隶、草诸体兼善,以草书出类拔萃,并以小草大写为能事。其小草跌宕起伏、富于变化,结体活泼俊逸、线条爽利劲健、用笔纯熟干练,颇见功力与风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