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科医生不能不看的 13 本中英文权威肿瘤期刊

 外科黄文斌 2021-11-25

优秀的专业期刊收录临床和基础研究重大进展,引领肿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前沿,是提高专业素质的必由之径。嘉医课(J-Academy)科研专栏,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肿瘤领域影响力较高的10本国际期刊和3本国内期刊,期待广大肿瘤科医生可从高质量文献阅读中得到提高。

国际期刊前10推荐


No.1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简称

CA CANCER J CLIN 或 CA

2020年影响因子

508.702

图片

CA的“神刊”地位稳固,令其他期刊难以望其项背。

CA CANCER J CLIN于1950年11月创刊,是美国癌症协会的旗舰杂志。作为世界上影响因子最高、发行量最大的肿瘤学期刊,文章质量上乘。期刊为双月刊,每年出版6次。

CA CANCER J CLIN是综述性学术期刊,内容涉及癌症预防,筛查,流行病学,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等各个方面。主要发表特约稿件,特别是Review Articles(综述文章)栏目,内容精雕细刻,值得肿瘤科医生细细拜读。另外每年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Global Cancer Statistics)或癌症统计数据(Cancer Statistics)也是肿瘤领域论文必引的内容

2016年,中国学者、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发表题为“Cancerstatistics in China, 2015”的文章[1]通过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提供的高质量数据分析了中国各癌种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变化趋势。这是中国学者研究成果首次登顶CA CANCER J CLIN。

No.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简称

N Engl J Med 或 NEJM

2020年影响因子

91.245

图片

由美国麻省医学协会出版。NEJM由一位波士顿医生学者John Collins Warren于1811在新英格兰创刊,起初命名为《新英格兰医学,外科和医学分支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urgery and the Collateral Branches of Medical Science),1921年和波士顿医学通讯合并,易名为《波士顿医学和外科杂志》(Boston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直至1928年才改为现在的名字。

作为世界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NEJM发表多个学科的医学原创研究和综述文章,以及评述,医学艺术,影像和病例文章。每周内容进行更新。多项影响临床实践的肿瘤领域重磅研究均发表于NEJM。

随着中国研究实力增强,荣登NEJM的中国学者研究逐渐增多。例如2020年发表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领衔的ADAURA研究[2]这项随机双盲研究对比了手术完全切除的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中,奥希替尼或安慰剂辅助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总人群中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HR达到0.16,确立了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辅助治疗的地位,改变了肺癌辅助治疗临床实践。

No.3 NATURE REVIEWS 系列
图片
图片

NATURE REVIEWS系列属于Springer Nature旗下期刊,其中有2本肿瘤学领域期刊影响巨大。在肿瘤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2位的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简称NAT REV CLIN ONCO)影响因子达到66.675。期刊于2009年开始在英国出版。排名第3位的NATURE REVIEWS CANCER(简称NAT REV CANCER)影响因子60.716,创刊于2001年。这些期刊主要刊登临床和基础医学综述和评述类文章。多为编辑约稿。

例如2017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在NAT REV CLIN ONCO上发表综述,论述了中国临床试验和药物获批现状及促进新药获批的策略[3]
No.4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简称

J CLIN ONCOL 或 JCO

2020年影响因子

44.544

图片

创刊于1983年1月,是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的论坛杂志,每年随着ASCO年会上公布重要研究结果的同时,很多研究也同期发表于JCO。每月出版3次。主要聚焦于临床癌症研究,以及关于癌症诊疗方面的权威综述或指南。

JCO发表的第一项中国学者主导的临床研究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和刘孟忠教授牵头NEOCRTEC5010研究[4]这是一项对比新辅助放放化疗后手术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术前放化疗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和DFS,奠定了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新辅助治疗的地位。

No.5 LANCET ONCOLOGY

简称

LANCET ONCOL

2020年影响因子

41.316

图片

 “柳叶刀”旗下杂志。英国出版。LANCET ONCOL首发于2000年9月,最初主要刊登肿瘤新闻进展,2005年开始收录原创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月刊,主要刊登肿瘤领域原创临床研究以及观点,综述,新闻等文章。

期刊似乎更偏向于创新药物和靶向药物相关随机对照研究,中国学者发表文章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例如2017年发表的ARCHER 1050研究[5]由吴一龙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等参与。研究入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随机接受二代EGFR TKI达可替尼或一代药物吉非替尼治疗,结果显示达可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显著优于吉非替尼(14.7个月 vs 9.2个月,HR 0.59,P<0.0001),证实了二代药物更好的疗效。

No.6 CANCER DISCOVERY

简称

CANCER DISCOV

2020年影响因子

39.397

图片

杂志由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出版。创刊于2011年4月,今年正值创刊10周年。主要收录颇具创新性的癌症领域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特别偏好于关于驱动基因和耐药机制的文章,以及靶向药物临床研究。除论著外,杂志还发表综述、评论及展望、新闻和其他重要期刊文章的总结。月刊。

今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张晓明教授团队发表了题为Spatiotemporal Immune Landscape of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at Single-Cell Level的研究论文[6],对97例结直肠肠癌肝转移样本进行空间转录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技术进行整合分析,绘制了大肠癌肝转移的免疫时空图谱,并阐述了化疗对转移微环境的影响,对于明确大肠癌肝转移发生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No.7 ANNALS OF ONCOLOGY

简称

ANN ONCOL

2020年影响因子

32.976

图片

1990年创刊,英国杂志,是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和日本肿瘤内科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 JSMO)的官方期刊。

期刊主要发表肿瘤系统治疗,肿瘤外科,放疗,儿童肿瘤基础研究和肿瘤综合治疗的论文,特别注重创新疗法,随机对照研究和转化研究。

2020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再毅教授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田捷教授团队关于深度学习放疗组学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成果发表于ANNONCOL。研究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的放射列线图对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为胃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7]

No.8 JAMA ONCOLOGY

简称

JAMA ONCOL

2020年影响因子

31.777

图片

2015年4月创刊于美国,是肿瘤顶级期刊中较为年轻的一员。发表有影响力的肿瘤进展和治疗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意见和综述,包括肿瘤内科治疗,放疗和外科治疗方面的研究。每周四线上发表,每月出版。

今年JAMA ONCOL发表了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和王绿化教授团队一项NSCLC辅助放疗的3期PORT-C研究结果[8]研究显示对于手术完全切除并行辅助化疗的ⅢA-N2 NSCLC患者,辅助放疗不能改善DFS和OS。

No.9 CENCER CELL

2020年影响因子

31.743

图片

CELL旗下的杂志,2002年于美国创刊,月刊。收录研究包括分子和细胞生物以及临床肿瘤学研究。

2021年10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芝华教授、马飞教授和徐兵河教授团队在CANCER CELL发表文章,使用单细胞分析方法揭示了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对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患者治疗前后的配对样本,通过整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T细胞受体序列测序和染色质可及性测序,构建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动态图谱[9]

No.10 JOURNALOF THORACIC ONCOLOGY

简称

J THORAC ONCOL 或 JTO

2020年影响因子

15.609

图片

创刊于2006年美国,月刊,是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的官方期刊。发表关于胸部肿瘤预防、筛查、早期发现、分期、诊断和治疗的顶级研究,涉及流行病学、肿瘤内科、放疗、胸外科、呼吸病学、放射科、核医学和基础研究。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JTO上发表研究已不稀奇。最近公布的国产免疫药物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3期研究,如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主持的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NSCLC的ORIENT-12研[1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主持的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的RATIONALE 304研究[11]等,均发表在JTO上。

国内期刊


No.1 中华肿瘤杂志

复合影响因子

5.304

期刊影响因子

4.499

5年影响因子

3.142

图片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杂志一直是国内期刊的扛把子。《中华肿瘤杂志》于1979年创刊,被众多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

《中华肿瘤杂志》现为月刊,同时注重基础和临床研究,重点报道中国肿瘤基础、临床和预防工作成果。收录文章类型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论文,综述,病例等。根据杂志网站统计,阅读量最高的文章主要是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情况和部分肿瘤的诊疗指南。

No.2 CN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复合影响因子

4.564

期刊影响因子

3.421

5年影响因子

3.155

图片

是中国抗癌协会的联盟杂志。1995年3月创刊,最初每季度出版,从2013年后改为双月刊。杂志属于SCI收录期刊,2020年度影响因子为5.087。

CJCR收录英文文章,包括基础和临床研究和综述类文章,涉及癌症预防、病因和流行病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病理、影像、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生物治疗和早期诊断等内容。被引量最高的文章主要涉及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学数据。

No.3 中国肿瘤

复合影响因子

4.556

期刊影响因子

3.814

5年影响因子

2.828

图片

《中国肿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杂志创办于1986年,1992年开始公开发行。

期刊目前为月刊,主要报道肿瘤防治方针政策,卫生经济,流行病学,医院管理,以及临床和基础研究。阅读量最高的文章主要包括中国肿瘤登记处数据,和部分肿瘤综合治疗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Chen W,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 CA Cancer J Clin. Mar-Apr 2016;66(2):115-32.

[2] Wu YL, et al. Osimertinib in ResectedEGFR-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 Oct29;383(18):1711-1723.

[3] Zhou Q, et al.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clinical trial and approval processes in China. Nat Rev Clin Oncol.2017;14(9):577-583.

[4] Yang H, et al. 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Locally Advanced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NEOCRTEC5010): A Phase IIIMulticenter, Randomized, Open-Label Clinical Trial. J Clin Oncol. 2018;36(27):2796-2803.

[5] Wu YL, et al. Dacomitinib versus gefitinib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GFR-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lung cancer (ARCHER 1050):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Oncol. 2017;18(11):1454-1466.

[6] Wu Y, et al. Spatiotemporal ImmuneLandscape of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at Single-Cell Level. CancerDiscov. 2021 Aug 20;candisc.0316.2021.

[7] Dong D, et al. Deep learning radiomicnomogram can predict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locally advancedgastric cancer: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Ann Oncol.2020;31(7):912-920.

[8] Hui Z, et al. Effect of Postoperative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IIIA-N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Complete Resection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Phase 3 PORT-C Randomized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1;7(8):1178-1185.

[9] Zhang Y, et al. Single-cell analyses revealkey immune cell subsets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PD-L1 blockade i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ancer Cell. 2021;S1535-6108(21)00499-2.

[10] Zhou C, et al. Sintilimab Plus Platinumand Gemcitabin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or Metastatic SquamousNSCLC: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ORIENT-12). JThorac Oncol. 2021;16(9):1501-1511.

[11] Lu S, et al. Tislelizumab Plus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Nonsquamous NSCLC (RATIONALE 304):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J Thorac Oncol.2021;16(9):1512-1522.



版权信息

本文由一嘉医课编辑部负责编写或约稿。如需转载,请联系jmre@jmre.org。未经授权使用文章内容及部分内容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一嘉医课
我们聚焦前沿医学进展,致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系统进阶,提升临床医生理念、技能、科研能力的线上继续医学教育平台。
3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