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秘密|“国”字演变历史趣谈,武则天、洪秀全都曾改字

 宜花得木 2021-11-25

汉字的秘密|“国”字演变历史趣谈,武则天、洪秀全都曾改字

文:枯木

汉字“国”字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字形始见于商代,经过历代变迁演变,异体字非常繁多,据统计,其写法多达40余种。不过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时期,最常用的为“國”。1956年,中央颁行《汉字简化方案》,将“國”简化为“国”,是现在法定规范文字,而台湾省依然延续以前的“國”。

关于“国”字的产生原因以及演变,目前在学术界依然有不少争议。笔者不才,依据目前一些手头材料,简单谈谈自己的陋见。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演变过程中的趣味故事和传说,也来分享给诸位,以作茶余饭后谈资。

一、甲骨卜辞、金文中的“国”字

1、“国”最初的字为“或”

在最早的甲骨卜辞中,有“或”无“國”,西周初始有國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卷六】【囗部】有:“國,邦也。从囗从或。古惑切。”【卷十二】【戈部】:“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大意为“國”从“或”转化而来。“或”字为会意字,字形如图,为人拿着武器“戈”守护土地(“口”表示的是宫殿或者社),大意为“执干戈以卫社稷”,这就是或的本义。

2、金文中出现多种“國”字体

(↑甲骨卜辞)

(↑金文)

(↑西周早期何尊中的“中国”)

金文是夏商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中“國”字有多种字形(如图)。可以看出,和甲骨文不同的是,“或”字左边没有“一”字结构,古代用“一”表示土地,即疆界;而“國”字出现“一”表示边界,或上下两个“一”,或“匚”三个“一”,或四个“一”,右边始终为“戈”,不过都表示“國”的意思。

3、“國”字演变和考古相吻合

从现今田野考古证据来看,不要说尧舜禹时期“尧都平阳”的陶寺遗址,就是后来夏二里头,商殷墟,周丰镐,楚郢都早期等都没发现城墙遗迹。这说明在西周早期以前,都城聚居地没有城墙,而只是有一些高大建筑。因而最初表示地域的“或”,只是用人们拿武器守卫建筑(社稷)来表示。

(↑西周晚期毛公鼎中的“国”字)

到了西周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出于能更好地守卫,于是在过渡周围开始筑城,因而用“國”来表示“或”。如《逸周书·卷五·作雒解》记载:“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可以说明。并且当时分封的诸侯也开始筑城,当然不可能都一样,于是这就是为何金文出现多种“國”的字形。

由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天子管理的范围,常常用“邦国”表示诸侯封地,其中“邦”即“封”的意思,是指周天子指定的区域范围,“國”的意思是诸侯王侯的封地,二者大致相同并用。不过大多指疆域概念时用“邦”,特指诸侯国(或城郭)的时候用“國”。同时,从字形也可以看出,“國”字没有外围圆圈,说明当时对于诸侯国的边界并不重视。

二、春秋战国时期“國”的演变

西周时期,虽然开始分封诸侯,不过当时人们数量相对较少,对于生产资料需求并不多,物质资源相对充沛,并且周天子和诸侯国的百姓们大多生活在封地主要城镇周围,因而“國”字没有外围边界。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对于物质资料和生产资源的需求猛增;再加上分封制使得周天子式微,少数诸侯国开始强大崛起,为了争夺霸权和物质资料,相互讨伐,相互征战,因而对于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概念变得非常重要。于是原来表达用武器守卫城堡社稷的“國”,开始内涵变大,把表示疆界的“一”放到“或”的外围,并且连起来,成“口”字,以表示国界疆域地盘,从此“國”的字形变成“从口从或”。

三、秦统一文字后,“國”字基本定型

(↑李斯《会稽刻石》的“國”字)

(↑东晋《好太王碑》的“國”字)

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各不相同,然而由于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因而目前保留下来的六国文字较少。不过我们可以从秦国文字中看一下“國”字形状,其中最著名的当为刊刻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的《会稽刻石》,据说是李斯所书,其中小篆“國”字形状(如图)一直延续到现在,依然在书写。

四、“國”字演变史中的几件趣事

1、武则天多次改变“國”字

“國”字从秦小篆开始定型,然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字体虽然从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风格演变,然而基本上保留秦汉“國”字字形,没有太多变化。不过,到了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就有了一些转变。

(↑裴休《圭峰禅师碑》“国”字)

武则天执政时期,为了宣传自己君权天授和稳定统治,在宗秦客的鼓动下,垂拱五年(689年),诏令《改元载初赦》:“(则天文字)上有依于古体,下有改于新文。”开始创作新字,从最初的12个字到后来18个字,最著名的是她的名字“瞾”,取义“日月凌空,普照万物”之意。

而其中就有“國”字,武则天亲自书写榜题“大周万國颂德天枢”,改写“國”为“圀”,字形以“八、方、囗”会合成义,意思国家就是“八方朝拜,天下一统”之意,以显示自己统治大周的功绩。当然,这个字并非武则天臆造,而是早就有之。在汉代崔駰的《樽铭》中有“献酬交错,万圀咸欢”,南北朝(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囗部》中也收录此字,并注明:“圀,古文國字”。看来,武则天只是复古而已。

另据明代張自烈撰著的《正字通》记载野史,当时曾有一位幽州书生,上书建言,说“國”字方框内的“或”很像“武”,有扰乱天象之嫌;而且“或”即“惑”,有不稳固之意,当今圣上姓武,是武姓之国,宜将方框中的“或”改为“武”,这样才可以上承天意,下孚民望。于是武则天将“或”改为“武”(如图)。然而不久又有人上书说,“武”字入“口”,犹如“囚”,有'武’氏被困之嫌,是不祥之兆。”武则天认为很有道理,于是改用“圀”字。

不过,武则天文字没有传了多久,就被改回。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十月,下诏废新字,改用本字。于是,大多数地域的“国”字又回到“國”,只是在偏远地域“圀”字还通行了不少年代。

2、洪秀全改“國”字

不但武则天改过国字,清晚期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也改过。1851年,洪秀全领导将士在金田武装起义(今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建立太平天国。下令“天国”二字写法均特殊,其中“天字必长其上划”,“國”则去“或“从“王”,作“囯”字,谓王居中。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称天京)之后,即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正面为“太平天国”,背面为“圣宝”(如上图),其中“天”“国”均为新字。不过,洪秀全这个“囯”字不是新的创造,不过早就有之。据辽代《龙龛手鉴》载,“囯”为“国”的俗字,《宋元以来俗字谱》也都收入了“囯”字,元代刊刻的宋代孙奕学术笔记《新刊履斋示儿编》中,既有“國”字,也有“囯”字(如下图)。

《↑新刊履斋示儿编》

3、建国后简化“国”字

(↑唐怀素《自叙帖》草书“国”)

“國”字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方便书写和印刷,国家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其中“国”字简化也有过争议。据说最初的简化字为“囯”,但是有的委员认为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因而最后通过“王”字加一点成“玉”,这就是今天的简化字“国”的由来。

(↑六朝碑文“国”字)

也有文章说,当时入选的有“囯”、“囻”、“囗”等。然而“囯”为太平天国使用,体现不了人民当家作主。“囻”倒是符合当时现状,也曾使用于民国时期,但因为过于生僻,没有广泛使用。“囗”极易与“口”混淆,最终也没有被采用。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不过,如果查找古籍,就知道“国”字在六朝碑帖中就已经出现(如上图),因而不可能是郭沫若新造的字。

五、结语

以上就是汉字“国”的演变历史,可以说,历史上“国”字有多种字形,诸如“囶”、“”,以及“囗”中加“众”、加“戈”、加“土”、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代表“国”字等等,虽然本义不变,然而不同字形还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这大概是汉字的魅力所在吧。

2021/11/25榆木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