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复杂的恶霸,清廉一生却杀人无数,死前留下12个字发人深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11-25

人性是复杂的,善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面性格。或心系天下百姓疾苦,或草菅人命屠戮成性,如果说这种能集中于一人的话,那他就是陈兆棠。此人一面清廉无私,然而另一面却是无视人命。其性格之复杂,难以揣测。


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湖南桂阳泗州寨陈氏家族的陈兆棠,字澍甘。乃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幕僚,晚清中兴名臣陈士杰之子,而且家境极为显赫,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所以自幼接受各大名家指点,天资聪颖的他也曾游历各地,博学多识且见多识广,闻名一时。

尽管陈兆棠学业以及家境基础甚好,但在相对公平的科举制面前还是名落孙山,未能有所发展。万般无奈之下捐官五品同知衔,任四川兴文县知县。然天有不测风云其母在其上任途中病逝,为母服丧完后,在赴任川井矾票盐局途中其父陈士杰逝世。可谓是官运多舛。

陈兆棠在经历过父母的相继逝世后,坚韧如他,并未就此停止踏上仕途的脚步。在调署四川威远县后,展现了他出色的政务的能力,公正廉明,还为民兴建书院以求开化民智,受到了当地民众的一片好评,可见其实干精神。


清末民声载道,盗贼猖獗。虽为文官但陈兆棠对待盗贼却一点不心慈手软。在被派往崇庆州治盗后,其手段可谓是雷厉风行,逢盗必杀,宁可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个,所到之处盗贼闻风丧胆不敢出门。在盗贼闻其清廉知名后亦是大写的服。

清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各地民众纷纷以破坏洋人教堂为傲。陈兆棠却强力阻止民众,保全了辖区内的洋人教堂,这与当时朝廷眼中的红人岑春煊不谋而合,陈兆棠更是被岑春煊看重,一路扶摇直上,得到了朝廷重用。


以剿匪闻名的陈兆棠招兵买马组建军队专职剿匪,由此成为武官。虽然他为官清廉剿匪成果显著,但其嗜杀本性在一次次剿匪行动中显露无遗,在他治下甚至曾出现过“清乡”的现象,纵使错杀也绝不姑息一人。在民众心中逐渐成为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的形象。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22日,武昌起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大清帝国就此轰然倒塌。这位作恶多端的民众心中的恶魔被革命军枪决,临行前,陈兆棠写下:“不死于君,不死于国,死于因果”十二字遗言。原来一切都是因果报应,让人唏嘘不已。


不可否认,陈兆棠有许多值得大多数官员学习的地方,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在名声大噪,官运亨通后还能不忘初心,以民为本,为民做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