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启示》(终)作者:曾仕强

 如水138 2021-11-26
文章图片1

1.什么叫“拖”?就是把时间拖过去,认为时间可以解决问题,因为人是健忘的动物,拖到最后大家都忘记了,他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2.我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什么叫作“识时务”?今天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会把它理解为“投机取巧”,迎合时代潮流,这个观念其实是不对的。要正确理解“识时务”,关键在于对这个“时”字的把握。“识时务”,是指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做事,才出来,而且当仁不让;否则,他宁可归隐,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什么情况。这跟现代人的观念有很大差异。现在很多人是看时势怎么样,然后去迎合时势。所以,真正的“识时务”必须要合乎时机,要务本务实。而真正的重点在务本务实,也就是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这个时代不适合你出来,你就绝对不干。现在有这种勇气的人很少,多半都是投机分子,所以很难真正做到“识时务”。什么才称得上“俊杰”?首先必须才智过人,才智过人是自我的条件。其次就是要能顺应时势,识时务。当然顺应时势也分为两种:一种叫作同流合污,一种叫作当仁不让。俊杰就是当仁不让的,“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必须做,不做不行”。

3.如果说一个人天生就是好人,那就说明他这辈子没有好好修炼,也没有修炼的必要,那就叫“不长进”。其实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很多缺点,我们这一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然后让自己从茅塞未开变为茅塞顿开,到最后自己有一些独特的心得,这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

4.用什么来“化”呢?用道德来化。前面已经讲了,曾国藩不是天生就具备那些道德的,而是吃尽苦头之后才有的深刻觉悟,“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道德是真的”。我们对“道德”这两个字有非常大的误解。什么叫作“道德”?“行道有所得”,就叫“道德”。一个人如果按照天理去做,并不是说结果一定会好,也不是说他一定会升官发财,而是他自己深深感觉到的确是符合天道,单凭这一点,就说明这个人的道德修养很高。

5.“化”什么人?小人。“化人”就是感化小人。如果你所感化的都是君子,那你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因为君子根本用不着你感化,他已经是君子了,你还感化他什么呢?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他看到小人却不会想赶尽杀绝。一般人都认为对小人就应该赶尽杀绝,那是不对的。有君子就一定有小人,如果没有小人,你又怎么能知道谁是君子呢?

所以“化人”实际上就是告诉你,对小人要敬而远之,你才可能感化他。你跟他太贴近,就很可能被他拉下水,你跟他距离太远,他对你没有感觉,你就化不了他。一生能化几个小人,就可以算得上功德无量。

6.一个人要时刻提高警觉,一直持续不断地修炼自己。所以“活到老,学到老”,不如改成“活到老,修到老”。你只有先让自己有足够好的修养修为,心里才能容得下任何人任何事,甚至包括死亡。能容人,你才会真正把心和眼打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也就是“识人”,进而才能用人和用对人。

7.自己的体验。为什么要加上自己的体验?因为历代圣贤只是讲原则性的话,实际使用的时候你必须要因时而变,看情况,看对什么人、什么事,你要懂得应变,如果不会应变,那就叫死守法则,最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8.“不断自省,力求精进。”我想“自省”是儒家非常强调的一点。我们洗脸洗澡都只是洗表面,而反省就是洗里面,叫作“内沐”。里面要洗得干干净净才行,否则你就算外面很干净,可是里面很肮脏,那也没有用。反省就是内观,了解你自己。反省的时候为什么最好点香?香是拿来计算时间的。所以真正反省的人,一要准备一杯清水,这就象征你要用这杯水来洗你的内部,二要点一炷香,因为你反省很容易草草了事。你可能会说“我今天三件事情做得不对”,但你不知道讲给谁听,所以你就在心里第一第二第三地对自己都说了,报告完毕,你就反省完了。这样,你就很轻易放过了自己。所以诚心要反省,至少要反省一炷香的时间,你才是真正没有放过自己,是真的在反省。人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错误,自己的错误则往往忽略,对别人苛刻,死抓着不放,对自己却很宽容,轻易就放过。

9.“诚是贯通天地人三才的媒介。”一个人要顶天立地,只有靠一个“诚”字,否则顶天不了,最多立地而已,你若想顶天,谈何容易。“诚”这个字,大家也需要好好去悟一悟,要想做到“诚”,也并不是很容易的。

10.什么叫作“官”?做官就是“为人民服务”,看到这你就应该恍然大悟:现在不管士农工商,其实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所以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是官。

文章图片2

11.什么叫“忠”?当你把心放在中间的时候,就叫“忠”。首先要“从心”,古人“以不懈于心为敬”,必须尽心任事才能“不懈于位”,做好分内之事,其次要“从中”,“中”有不偏不倚之意,所以“忠”也是正直之德。

12.人生是什么?就是坚忍与等待。一个会等的人永远是有希望的,一个不能等的人则经常是错过机会的。机会要来的时候是自然来的,不是你要它来,它就会来的,机会要走的时候也是不会征求你的同意,而是说走就走的。所以人要配合机会,而不是等机会来配合你。

13.曾国藩自己就是谦虚谨慎,对上对下都没有半点傲慢。这个“傲”字很重要,你只要有一点点骄傲,就可能遭遇很大的打击。我们学了英文以后常常会说,“我们以你为傲”,这句话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英文是we are proud of you,这个proud of you对西方人而言是可以用的,但对我们就不太适用。说“我们把你引以为豪”可以,但说“我们因你而骄傲”就不可以。中国人很神气,但不骄傲。做人一定要神气,不神气“就会衰”,但一旦骄傲就糟糕了,骄傲必败,绝对不能有一丝骄傲的感觉,因为那也会让别人很不高兴,而这就是在给你制造阻碍。

保持谦虚使曾国藩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应对自如,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讲到“不败之地”,我又要说一句,我们是一个不求胜利的民族,我们不求胜利,只求不败。很多外国人一直问我,你们和日本人有什么不同,看上去长得很像。我就告诉他们:“我们都是东方民族,但是戴的帽子不一样,凡是上面写'东方必胜’的就是日本人,写'东方不败’的就是中国人。”我们只求不败,从来没有求一定要胜。但是现在形势变了,也都是在讲求胜、求胜,必胜、必胜了,这其实并不是好事。

14.一个人一定要想办法了解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然后勇敢地把自己换出一个人来,这才是进步的功夫。能做到这一点也很让人佩服。所以他由蹇卦变恒卦,果然换出一个人来,这就证明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改造的。

文章图片3

15.功名利禄都是天定的,你这辈子能赚多少钱,能做多大的官,能有多大的事业,都是天注定的。你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进德修业”。老天给你这个机会,给你这个舞台,你就要去做,但是最后会怎么样,你不要管,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呢?从现在开始,只管你该做的,你该做的就去做,不要厌倦,也不要跟别人比。至于结果怎么样,跟你没有关系,这样不是就很轻松吗?其实这么简单,你就可以过上很轻松的生活。曾国藩后来就是按这个思路做的。

16.一个人最怕的就是虚名,因为虚名会让你很不安,很不好过,你没有那个实力,而空有那么大的名气,就会整天提心吊胆,哪天如果被别人戳破了,你就会很难堪。人一生应该追求的是要有实在的才能、真正的本事,至于有没有名无所谓,如果抱这种态度,你就真正是“实至”,然后才会“名归”,那才是最实在,最名副其实的“名”。

因为不追求虚名,所以曾国藩能放下身段,尤其是“在上者”最在乎的面子,都可以放下,虚心向别人甚至下属请教,只求自己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而一旦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他具备了宽广的心胸,也就更能与各方人才和睦相处,并能深得人心,那么他办起事来也就会更加顺风顺水。

17.什么是“三不朽”?“三不朽”就是指立德、立功、立言。

文章图片4

18.什么叫“凿空”?就是立论无据,流于空谈。

19.曾国藩为什么能把他成功的基础打得那么稳、那么牢,一定有他的原因,不可能没有原因。任何事情一定有它成就的因缘。根据我对曾国藩的了解与研究,我认为以下三点非常重要。

一、良师益友,遍结同人

在必要的时候,总是会有良师益友及时出现,适时地提醒他。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所以我们常常说“点他一下”“请多多指点”这类话,因为当局者往往是很迷糊的。这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人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而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一生中最好有几个好的老师,好的朋友能及时地给自己一些提醒。

第二,要能与胜过自己的人相处,并向他们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以求不断长进。要做到这点也是很难的。曾国藩是不太懂谋略的人,大家不要以为他自己很会指挥,很会打仗。他打胜仗都是听谁的话?听胡林翼的话。胡林翼很会出点子。但是关键在于他作为一个领导者,他能听进去属下的话,大家都认为这样好,他就说“好,就这样办”。所以其实当领导的人不一定要样样精通,你只要协调能力高,会用人,并能真正用人,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就可以当好领导。而更为可贵的是,他还能放下身段,虚心向所有具备胜过自己的优势的人请教学习,这就是“不耻下问”。他只求自己获得实实在在的长进,而不在乎一般人所在乎的面子与虚名。

第三,要能扩大舞台,使大家都乐于共事。其实刚开始他也不太推荐人,认为推荐人就要负责任,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后来还是别人劝他,他才慢慢转变观念。把舞台扩大,用我们现在很流行的话说,就是“把饼做大”。让更多人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和他共同做事情,同时还要让大家很乐意一起共事,这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领导人的人格魅力,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等。但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么做不是出于功利考虑,而是从人的价值实现角度出发。也就是说,之所以不断扩大舞台,壮大队伍,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只是为大家提供正当方便的晋升途径,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本来也是在上者的责任与义务。

20.他改名国藩,决心以恒的功夫来自我要求,“凡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就是他自己下定的决心,然后遵照此走下去,他才得以慢慢地把自己的命运改掉。

21.“漂亮”就是圆满的意思,你必须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你得罪任何人,都是不成功的。

22.“持盈保泰”就是《易经》教给他的智慧。身处顺境乃至极盛之时,就该时刻小心谨慎,保持安定,才能保住已有的事业。

文章图片5

23.做人要深思熟虑,而不是立即反应。偏偏我们现在都是鼓励大家立即反应,“马上说”“马上做”“马上表明态度”“你怎么这么慢”。其实反复思虑并不是优柔寡断,要求别人尽快说清楚、讲明白才是存心害人的不良企图。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往往才能对一件事情作出最好的应对,也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否则就会后患无穷,你自己也会因为轻率鲁莽而自食苦果,后悔不迭。

24.《易经》的“易”有三重含义,变易、不易、简易。一切都在变,都在流逝,一切都是无常,唯有变不变。什么叫“不易”?生命只有一次,就算有前生,有后世,但是这辈子还是只有一次。你不能永远不死,你也不能死而复生,这是不易。世界上没法改变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好有好报,坏有坏报,这也是不易的东西。你先认识清楚那些不易的东西再来变易,才不会乱。有原则地变就不是乱变,没有原则地变是最可怕的,变到别人都不知道你下次会采取哪种标准或方式的时候,你就是很可怕的了。而最要紧的还是要交易,当然这里的“交易”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意思,而是广泛意义上的交换与交流互动。人与人之间要有交易,国家与国家之间要有交易,民族与民族之间要有交易,文化与文化之间也要有交易,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才会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